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零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对供应链管理问题也日益关注.但总的说来,中国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水平还比较低,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的零售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强化供应链管理.目前,零售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主要应从加强企业内部整合和加强外部协调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外商在中国零售业的投资规模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动向,也引发了业界关于外资迅速扩张是否会影响内资零售企业的经营业绩等争议性问题。通过计量方法重新解读上述争议,分别使用省际面板数据、地区面板数据和业态面板数据分析外资扩张对内资零售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外商在中国零售业投资的加速扩张导致内资零售企业销售额的增长速度放慢;按地区统计,外资零售企业的扩张导致内资零售企业单位面积销售额的下降;但是按照业态统计,外资零售企业的扩张导致内资零售企业单位面积销售额的上升。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辽宁14个城市271家本土零售企业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运用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零售创新活动对中国本土零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组织与管理创新、自有品牌、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这四方面的创新活动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活动却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没有显著的影响。零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存在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研究对于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跨国零售企业在华扩张战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扩张是企业在发展变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企业的成长、生长、发育,是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是企业在发展进程中的上升性、进步性特征.零售企业的扩张和传统的企业扩张理论有所不同.随着2004年底中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进入中国的大批外资零售企业展开了全面扩张.本文在阐述零售企业扩张路径、扩张要素的基础上,对跨国零售企业在华扩张战略研究从空间扩张、业态扩张、本土化、规模扩张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连锁经营的经济解析:沃尔玛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加入WTO以来 ,国外零售商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这将对我国业已形成的零售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 ,但同时也为我国的零售企业带来了极好的学习机会。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美国零售连锁业巨头沃尔玛的成功之道作一初步的探析 ,为那些正在市场中殊死搏斗的我国零售企业整理几条竞争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前,零售企业基层员工普遍存在压力大的问题,这对零售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基层员工身心健康等方面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在此分析了零售企业基层员工的压力来源,提出了零售企业基层员工压力管理措施,以期可以为零售企业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并为零售企业基层员工解决压力问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零售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只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社会而存在, 零售企业也不例外.零售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仅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考虑到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零售企业对外部社会责任的承担不仅有助于社会整体责任感的提高,而且能够为零售企业自身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也能够提高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基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种种障碍,加大立法与社会监督制度建设步伐、建立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树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完善零售企业内部社会责任机制、界定社会责任的范围等,应是零售企业加强社会责任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从零售企业品牌及其忠诚的内涵出发,探寻同质化环境下品牌忠诚对零售企业的重要意义,分析零售企业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为零售企业品牌忠诚建立和维护所要做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零售业外资进入与过度竞争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后 ,外资争先进入中国的零售业 ,对中国零售业的市场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带来了零售业的过度竞争。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利益而过度放任外国零售商进入中国造成商业网点的地域性分布非常不合理 ,而恶性竞争也由此加剧。其结果是外资企业扩大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中国零售业的绝对利润也在下降 ,一些零售企业甚至破产、倒闭。因此 ,我们要壮大民族零售产业 ,增强本土商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规范企业市场行为 ,充分发挥中国的商业功能 ,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0.
作为流通领域的中介力量,大型零售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责任,零售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和考评维度因其所处行业的独特性质而有别于传统生产性企业。基于零售行业的独特性构建的零售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关系模型表明:大型零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终将通过两个中介变量——企业绩效和企业形象的提升,正向影响结果变量——企业竞争力。这也意味着大型零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但不会造成企业成本的浪费,反而会通过绩效和形象的提升,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伊始,世界零售巨头与国内知名零售企业纷纷进驻黑龙江,黑龙江省本土零售企业不但在规模上与其存在巨大的差别,而且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上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因此,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黑龙江省大型零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黑龙江省大型零售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应放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企业独有的盈利模式和组建战略联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零售企业竞争激烈的时代里,顾客的忠诚度决定着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了进行顾客忠诚管理,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重视顾客忠诚度的测量,并通过建立顾客忠诚度管理的模型对顾客忠诚度进行评估,以此制定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营销组合策略等。通过运用零售企业顾客忠诚度测评模型和建立指标体系对某A零售超市进行实地考察,可以看出,服务指标、顾客关怀指标等对零售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阐述连锁零售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的内涵与特点,揭示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的问题,给出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零售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顾客忠诚管理对于零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行业的特殊性使零售企业的顾客忠诚管理的难度也大于生产性企业。而运用信息技术,譬如建立顾客忠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向供应商开放的数据库等,既可以强化零售企业的顾客忠诚管理,使企业顺利实现其营销目标,也可以为零售企业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外零售企业的比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 ,意味着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将融为一体 ,中国零售业也要直面国际零售巨头的竞争。加入WTO ,一方面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另一方面也带来严峻的挑战。零售市场的开放特别是外资的进入 ,带来现代管理、营销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有助于推动我国零售业结构调整、改革、创新 ,有助于我国商业企业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面对机遇与挑战 ,须认真分析与国外零售业巨头的差距 ,不断调整策略 ,才能提高我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于 2 0 0 1年 12月 11日正式加入WTO ,按照协议外资银行将在两年内获准经营对中国企业的人民币业务 ,五年内获准经营对居民的人民币零售业务 ,享受中国国民待遇。零售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 ,无疑将成为双方争端的焦点。零售业务是外资银行非常成熟的一项金融业务 ,经历了近百年发展的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对于刚刚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中国商业银行具明显的优势。中国金融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一、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与外资银行的主要差距(一 )人员结构及质量。国内商业银行临柜人员很多是在 80年代商业银行膨胀期入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零售银行经历了从初始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发展变迁,典当、钱庄和票号等构成了中国零售银行的初始形态.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零售银行经历了曲折的制度变迁过程,合作金融、邮政金融等几经废立.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不断探索新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零售银行发展模式,积极推动零售银行制度改革和创新,包括改革合作金融体制,成立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推动城市商业银行改制上市,为发展城乡社区型零售银行创造条件,同时改革邮政金融体制,成立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我国大型零售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零售银行制度在变迁中不断向前发展.我国零售银行的发展路径应该是组建社区型零售银行以及建立跨地域大型零售银行,实现对零售金融市场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8.
零售企业顾客忠诚管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顾客忠诚管理已经成为零售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行业的特殊性使零售企业进行顾客忠诚管理意义更为重要,但其难度也远大于制造业.针对影响零售企业顾客忠诚的主要因素,零售企业应通过树立正确理念、实施战略管理、建立顾客忠诚管理系统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手段进行顾客忠诚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相比较本土零售企业和进入我国其他城市的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南京的外资零售企业在进入动机、基本情况、经营战略、店铺选址、商品采购和商品销售等方面都有许多特殊之点,应该在政府政策制定和企业经营竞争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0.
尹元元 《云梦学刊》2007,28(3):74-77
自2004年12月11日起,国内放开对外资零售业在地域、股权比例、数量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限制。随着国内零售业的逐步开放,行业内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国内巨型零售企业的相继涌现;外资零售企业纷纷涌入,抢占市场先机;行业内业态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但是与国际商业巨头相比,本土零售企业普遍顾客忠诚度不高,顾客流失严重。因此,本土零售企业应着力培育顾客忠诚度,以提升本土零售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