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区域入境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战略机遇。Moran’s I指数显示各省区入境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文章构建空间Durbin模型以探讨入境旅游经济增长机制。结果显示,对外贸易规模、经济活跃程度、交通通达性与旅游设施本地正向效应明显;重大突发事件本地负向效应明显;对外贸易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经济活跃程度、旅游设施、重大突发事件负向溢出效应明显。借此,利用我国向西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重点打造"人文丝路"与"绿色丝路",助力入境旅游经济带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化旅游是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提升旅游竞争力是旅游城市打造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焦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五大节点城市的旅游发展具有显明特征.通过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对西安、银川、兰州、乌鲁木齐和西宁的综合分析,发现西北地区的5个省会城市必须立足差异化功能定位,通过提升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同维度和全产业链要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最终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创新驱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信息技术影响物流业效率理论机理,并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包括中亚五国和中国西北五省区)2007-2016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用面板固定效应Tobit模型做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该“核心区”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对物流业效率的影响正向显著,但是固定电话使用率的影响显著程度不高。(2)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对物流业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门槛,互联网覆盖率对物流业效率存在单门槛,移动电话使用率和固定电话使用率对物流业效率不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的政策含义是,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发展与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注重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培养物流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5.
金融支持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关键保障,而金融发展能力的提升则是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功能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西北段沿线五省(区)为分析对象,选取衡量省域金融发展能力的35项指标构建相应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研究和评价沿线各省金融发展能力。研究结果发现:尽管西北五省(区)金融整体发展能力依然较弱,但陕西和新疆的金融发展能力相对西北地区其他三省(区)处于较高水平,而处于中等水平的甘肃的金融发展能力与前两个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宁夏和青海则相对排名靠后;五省(区)金融发展能力受其经济发展程度、金融行业规模与效率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显著,并且各自的影响效应大小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向西开放重要功能的西北地区,亟需通过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金融产业结构、强化区域金融合作以及改革创新区域金融发展等诸多措施,合力促进区域金融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最终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6.
从宏观经济状况、旅游业发展状况、城市建设状况三个层面构建江苏省各城市国内旅游市场投入产出的指标,以2011年的数据为投入指标,2012年的数据为产出指标计算江苏省各城市国内旅游市场的投入产出效率.发现江苏省9个城市国内旅游市场投入产出效率均已达到最优,而南京、徐州、南通、宿迁4个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低于1.其中南京市在宏观经济、城市建设方面投入过剩,在接待国内旅游人数方面产出不足;南通市旅游业投入冗余明显;徐州和宿迁市国内旅游收入产出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政治风险是企业跨国投资的重大障碍。中国企业在中亚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他沿线地区可能遭遇的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歧视性干预、政府违约、政治暴力等。而地缘政治竞争、周边地区动荡、内部政局不稳及对中国的消极认识等是诱发上述政治风险的主要因素。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寻找合作方、利用国际担保等经济手段,以及借助政府间协议、政府引导、政府救济等政治手段规避风险并降低经济损失,从而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符号的灵魂,丝绸之路作为经济之路和文化之路,得到世界人民的承认,并被符号化为具有探索、自由、平等、合作等多重内涵。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主席根据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所提出具有重要战略性的经济合作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需要借助丝绸之路的符号化象征,并以符号资本为依托,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进行符号化生产,从而对丝绸之路进行新时期的符号化重构。  相似文献   

9.
从“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环境”两个方面分析旅游消费者的决策心理和郑州市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及发展现状。依据知觉、动机、决策等心理学理论,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和少林禅宗文化的影响力进行分析,提出以嵩山少林寺为重点,突出专题旅游资源,抓住龙头打造中原旅游精品,引导旅游消费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物流活动的有效性,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国家为样本,以世界银行公布的2010~2018年物流绩效指数为样本数据,采用DEA Malmquist指数方法对物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动态评价。研究认为,从整体来看,15个沿线国家的整体物流效率水平发展不稳定,技术进步效率普遍偏低,综合效率的增减态势与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态势基本一致;从国别差异分析来看,结合历年LPI排名和物流效率值,将15个沿线国家按照物流绩效水平较高较低和全要素生产率态势较好较差划分为4个类别,得出每个类别国家的物流效率波动成因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为改善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应打造高效海关系统、强化与沿线国家的政策交流、充分发挥投资和技术支持的优势、加强国家之间的物流信息化合作等,提升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满意度和物流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测算“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基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构建加权Russell方向性距离函数指数包络分析等模型,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进行分解。结果显示:2004-2017年西北地区交通运输碳排放非效率值逐年增加,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效率较低;交通运输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大多为正值,地区差异较大;2010年以来,各地交通运输碳排放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因素共同促进了交通运输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是技术进步增长较慢,贡献率偏低。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旅游创新能力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析旅游创新能力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创新能力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在时间序列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的碳减排效应在低效率省份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6—2020年旅游产业的超效率及其变化程度进行测算并进行可视化描述,利用四象限图对旅游产业的超效率演变类型进行判定。最后采用面板方程对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旅游产业的超效率呈现出先迂回波折后快速突变式的发展状态,整体表现出DEA无效状态,在空间上呈现出东—中—西空间聚集现象,从东到西呈现出反梯度变化趋势,而其变化随时间表现出“V”型演化路径,省域差距显著;区域超效率发展类型处于由瘦狗类、金牛类朝问题类、明星类过渡的阶段;旅游产业超效率受到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的正向影响,而与科技信息化水平和交通便利等因素呈负向关联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回民街居民对入境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感知,以及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归纳总结了回民街居民对入境旅游影响的一般认知态度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业达开发区是首批创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它不同于坐落于上青天(上海、青岛和天津)和深圳等工业基础雄厚、科教事业发达、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都市开发区和经济特区,也有异于那些处于经济相对落后、交通相对闭塞、开放程度较低的中小城市的开发区。业达开发区所在的烟台市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和国际化水平在国内比较适中,其发展经验和成果,走过的路径和面临的问题,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有一定的可资借鉴的意义。基于前期对业达开发区发展要素、路径、经验和问题的研究,结合分析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进行了探讨并尝试对其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西北丝绸之路上重要城市所辐射的西北五省为研究实验组,考察1995-2012年西北丝绸之路复兴计划所带来的旅游收入对经济时间效应差异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陕西的经济密度和旅游带动的经济效应都领先于其他西北地区;2007年是整个西北地区的突变点,西北地区在西北丝绸之路计划实施之后,各地区对政策的响应时间并不一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旅游收入之外,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古丝绸之路从兴起、繁荣到走向没落,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合作作为首要任务,这不但与"古丝绸之路"的理念一脉相承,同时展现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时代特征。丝绸之路随着人口迁徙而形成的文化迁移与变迁,成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民族格局的重要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传承古丝路的文化多样性与融合性,因而通过"文化涵化"现象与"文化内化"现象对其民族关系进行解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人口迁徙受到经贸、自然、区域安全与稳定等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给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该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选取22项经济评价指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部沿线1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力作出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沿线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中西安市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最强,吐鲁番市经济发展能力最弱;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实力、相关产业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竞争力发展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9.
该文立足于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运用生态位理论构建综合生态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个省份的物流可持续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布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物流生态位以四川、广西等西南地区为中心,向中部、西北部逐渐递减,四川和陕西占据大部分的物流资源,对物流资源的占有竞争力较高,青海、宁夏、甘肃则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生态位扩充、分离和共生的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四川、重庆和广西采取生态位扩充策略,引用多维度物流发展生态位,提升其空间溢出效应;宁夏、陕西、甘肃和青海应采取生态位分离策略,以核心物流园区为依托,形成从带内到带外的辐射效应;其余省份应采取生态位共生策略,加强经济带内省市和区域的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降低流通费用基本就是降低物流业投入的同义语.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流通费用理论对降低物流业投入有重要的启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中国西北五省区和中亚五国必须充分认识当地的物流业发展及效率现状,以《资本论》流通费用理论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物流业效率,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畅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