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六逸是民国时期我国日本文学领域的权威学者和翻译家,在他翻译的大量日本文学作品中,志贺直哉及其《范某的犯罪》尤其值得重视。一是小说使用了中国题材进行创作,读者可通过作品反观日本作家及民众如何想象作为“他者”的中国;二是志贺直哉是“白桦派”的中坚作家,创作强调描写现实,书写人生,契合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写作追求;三是《范某的犯罪》乃志贺“心境小说”的代表作,可作为中国现代作家创作时心理描写的借鉴,故《范某的犯罪》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坛有着非凡价值。  相似文献   

2.
翻译必称"信、达、雅",这一理论导致中国的翻译一直停留在字、词、句的斟酌对应层面上,完全忽略了读者的感受与认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在中国逐渐获得一席之地,这也为译者对原作进行适当改写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狼图腾》的翻译为例,译者对原作的改写使得该作品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及蒙古文化迅速被西方世界接受,为中国的文学输出开辟了另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3.
柳春蕊 《阴山学刊》2007,20(3):33-38
从史书材料、五言诗在汉代创作情况、对锺嵘和刘勰相关观点的辨析、与《古诗十九首》比较等六方面对《文选》所收李陵诗逐一考证,可以得出结论,《文选》所收三首“李陵诗”应当是李陵作。  相似文献   

4.
《琼州学院学报》2017,(6):37-43
《古诗十九首》以其极高的艺术成就被刘勰赞誉为"五言之冠冕",其文采温丽,但诗意悲远;情感真挚,却显苦闷颓废,含有浓烈的"末世情怀"。《古诗十九首》产生于战乱频繁,人民生活流离失所的东汉末年,从6个方面可以看出这些诗歌中所蕴含的"末世情怀",即诗歌书写的时间轴、地点轴、人生短促的感伤、及时行乐的描写、失意人生的痛苦和离散人生与情感失衡。饱含"末世情怀"的《古诗十九首》给了盛世和衰世的中国文人们创作灵感和营养,是中国抒情文学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5.
<正> 茅盾的作品反映的社会领域极其广阔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描写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展示出旧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的画幅。他不仅把艺术的触角伸入到城市,写出了长篇巨著《子夜》等优秀作品,而且也伸入到农村,创作了“农村三部曲”(即《春蚕》、《秋收》、《残冬》)等成功之作。探索和研究他对农村题材的开拓,对更深一步地了解他卓越的创作成就以及推动和繁荣农村题材作品的创作,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讲话》对左翼文学的吸收与改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中州学刊》2007,1(4):217-220
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红色的年代”,知识分子纷纷“左转”,“以俄为师”加快了文学与革命的结合、文学思潮与社会运动的一致。40年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吸收左翼文学的党性、阶级性的同时,也在改写着左翼文学的自由性、松散性,确立工农兵文学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蜕变》是曹禺抗战时期创作于重庆的一部话剧,作家试图通过该剧表现“我们民族在抗战中一种‘蜕’旧‘变’新的气象”并实现自己创作模式的转变。但事实上在《蜕变》中作家既没有成功地展现出人们生存环境蜕旧变新的真实过程,也没能成功塑造出蜕旧变新的人物形象,其创作模式的转变反而使其作品沦为政治思想的传声筒,以前作品中的那种诗意与美感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8.
废墟中的反思——评贾平凹的《废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十年代初的《废都》是贾平凹创作的一大转折点,在写《废都》之前,他几乎不涉及城市题材。在《废都》里,作家的视野由诗意的山村转到喧嚣的城市。由于地域和题材的转变,作家的感情基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废都》里,作者明显表达了对城市的厌恶之情。  相似文献   

9.
汗曾祺先后改写了《职业》和《异秉》,两文前后期情节处卵的变化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对人生苦难本质的认识与悲悯人世的宽厚情怀.  相似文献   

10.
1899年林译《茶花女》存在着大量的删节和改写,法国故事的中国化改造经由这种翻译过程而实现.林纾在翻译时以中国传统范畴重新构筑了法国爱情小说《茶花女》.原作《茶花女》的核心词汇是爱情,林译《茶花女》的核心词汇却是忠贞.1907年,钟心青创作的《新茶花》再次重新改写法国小说《茶花女》.表面上看,《新茶花》对《茶花女》亦步亦趋,实际上有些不同.《茶花女》中的爱情在《新茶花》指向改良社会和爱国主义.个人主义的爱情在晚清中国被改写和肢解的命运早已注定.  相似文献   

11.
梁粱 《阴山学刊》2003,16(3):28-29
诗人白涛在其诗集《从一只鹰开始》中,用追寻鹰翅和马蹄的心,铺展开了一方历史与现实辉映、叩问与赞美交织的诗歌领地。诗人在诗歌中倾注了对草原的爱恋,表达了对文化失落的痛惜,用博大的爱把一个民族的时间和空间纳入视野,力求打通个人体验同整个民族精神之间的距离,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古远清 《学术研究》2001,(5):123-124
作为岭南文学的一个分支的广东客家文学研究 ,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这个课题难度较大 ,因而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成果一直未曾出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罗可群教授的《广东客家文学史》才更能显示出其学术价值。这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学术著作 ,是首次将客家文学以“史”的面目出现的奠基性专著。全书论述了从张九龄到古直的文学创作 ,其中既有像宋湘这样的“客家才子” ,也有像洪秀全这类革命文学家 ;有像黄遵宪这样“走向世界”的诗人 ,也有对广东客家文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丘逢甲。所研究的对象从唐宋到近代 ,其时间跨度之长 ,是同类著作…  相似文献   

13.
农业投资行为分析——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永波 《东岳论丛》2003,24(2):37-39
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已影响到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而农业投资不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及扶持 ,改善农业投资环境 ,提高农业投资收益预期 ,引导各个投资者独立决策的投资行为 ,具有深远的经济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克服哲学的知识化与智慧的遗忘,是当代哲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克服智慧的遗志,同时意味着走向具体的存在.作为存在的理论,形而上学既致力于回归存在的统一,又联结了智慧之思的不同向度,从而在双重意义上体现了哲学的以上品格.从存在与价值关系的辨析,到自由之境的诠释,存在本身展示了其多重维度和意蕴,世界之"在"不断呈现了与人之"在"的内在关联.与认识、审美、道德的本体论之维的敞开相应,真、善、美的统一获得了形而上的根据,而存在本身的具体性、真实性则不断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5.
“都市佛教”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佛教是指以都市寺院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现代都市特点及要求由僧团为主对市民进行佛法弘扬和开展宗教活动的人间佛教。都市佛教不同于都市中的佛教,它是都市中的佛教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它依都市中的佛教而得名,以都市为自己存续的基础空间,具有明显的现代性,有强烈的整体观念和组织观念,发展目标明确,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意识。都市佛教是人间佛教的一个组成部分,抑或是大陆人间佛教在当代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佛法在世间的现实版。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构成了大陆人间佛教的全部内容。都市佛教概念提出已经十年,它逐渐成为学者重点关注与研究的对象,并由此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随着城镇化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注和研究都市佛教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6.
未来主义析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主义文学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中,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未来主义从歌颂机械、科学到崇拜物质、速力,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热切向往和追求。本文着重对未来主义叛逆反抗的现代精神,未来主义的不同价值取向、艺术追求,未来主义标新立异的艺术审美主张进行一番梳理析论。  相似文献   

17.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因为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 ?”强调总体性的辩证法和近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而在国内外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虽然书中不乏理论失误之处 ,但就其哲学探索来说 ,却是非常可贵的。对当今中国理论界而言 ,卢卡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贯穿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的矛盾和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逻辑上包括二者的存在关系和价值关系两个不同的向度,在理论上则表现为方法论和价值原则两个不同的侧面。西方哲学在其历史发展中环绕这一问题形成了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争论,这种争论既展开于社会历史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等“实践哲学”领域,也体现在一般方法论、认识论及本体论之中。  相似文献   

19.
古老的乐器-箜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箜篌是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源于西亚,历经埃及、波斯、亚述等地传入新疆,并于汉代传入中原地区.在传播中其称谓、形状及种类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该乐器后来悄然消失,但在文献和石窟壁画等中仍残留了许多相关的记载和形象的图案,尤其是在且末县扎洪鲁克出土的两件木竖箜篌,在印证文献记载同时,亦填补了我国文物藏品种类空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片面化倾向 ,本文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城市经营的内涵 ,强调了在市场化、资本化、产业化的城市经营过程 ,形成城市经济活动中心、发展城市功能设施、产业资本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经营的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