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进化论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马克思虽然对达尔文高度评价,认为他的学说打击了宗教神学,并为自己的理论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但对达尔文进化论中关于人类社会分析的内容,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马克思对人类进化的分析与达尔文的观点具有重大不同。  相似文献   

2.
几乎有一个世纪,马克思和达尔文的名字被难分难解地联在一起,这种联系几乎完全是虚构的.关于达尔文的两封信,一封真是给马克思的,一封是给马克思的女婿阿维林而被人误认为给马克思的,现已查清,不必再加叙述.马克思与达尔文之间关系的神话是从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开始的.他把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比之于达尔文发现了生物界发展的规律.一星期后,这篇讲话就在《社会民主党》上发表.五年以后,恩格斯又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作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于我们这个古老而又伟大的民族的历史命运一直予以高度的关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恩格斯曾在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了22篇关于中国事件的评论。这组不朽的檄文无情地揭露鸦片贸易的卑劣,严厉地谴责西方殖民者的海盗行径,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科学预见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鸦片战争起因于鸦片贸易。为什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不向中国输出工业品,而向中国贩卖印度的鸦片?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文中详细分析了“这种不寻常的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概况”。在长期的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一直处于入超地位。英国工业品在中国没有市场,而中国的丝、茶却是欧洲市场的抢手货。当时的中英贸易主要就是英国用白银买中国的丝、茶。英国商人和东印度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概念成了一个特别尖锐的问题。因此,人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向自己提出了制定社会主义模式,即社会主义构想的任务。依我所见,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与空想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本就没打算勾画一幅未来社会的最终蓝图。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批判了一些空想主义者,因为这些人竭力按照臆想的方案组建社会,幻想实现乌托邦社会。恩格斯在给英国社会主义者爱·皮斯的一封信中说,他和马克思对未来  相似文献   

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社会主义者一般把马克思看作一个达尔文主义者,而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则是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的一个必然推论.马克思早年研究黑格尔哲学,但这是在《物种起源》发表以前.李卜克内西曾描述过当时居住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逝世后,在恩格斯生活和战斗的十二年中,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四十多年的战斗经验,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战胜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内外敌人,继续在各个理论领域里,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由于恩格斯晚年的理论活动是在两个世纪,即从十九世纪向二十世纪转变、交替的前夕,所以他觉察了新世纪来临的许多征兆,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新现象,从理论上做了探索,并且有了新的概括和初步总结。现在,一些西方马克思学家,制造许多马克思和恩格斯种种对立的神话,特别是对恩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明了工人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同时,他们也论证了对全部社会关系进行共产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本质。他们证明了,从工人阶级的斗争中,从工人阶级的全面发展中将产生出这样一个社会,这个社会由于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和具有高度的生产水平而不再有阶级,不再有城乡之间以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这个社会不需要国家,并保证所有人都有丰富的产品和完全的社会平等。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范畴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圣祯 《学术交流》2005,2(11):14-17
利益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著作中,他们从利益的经济关系、利益与需要、利益与效用、物质利益的决定作用等多个方面,对利益范畴做了科学论述。并且,在研究利益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错误,确立了利益概念的唯物主义原则、辩证能动原则、历史性和共时性统一原则及一般和个别统一原则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分析利益范畴的构成、特性和社会本质的基础上,探析了利益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定。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恩格斯不恰当地把马克思的辩证法从社会领域扩大到自然领域,从而用一种反思理论(主体和客体持续地存  相似文献   

10.
承认发展的普遍性和本质性是唯物辩证法最重要原理之一,这种承认不是简单地确认俯拾皆是的事物,也不是从现有的科学材料中直接得出的逻辑结论。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个原理,有助于揭示这个原理固有的内容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反映发展的复杂性、间接性。如果发展是普遍的,那是不是说,每一个过程都是发展过程呢? 机械运动的普遍性早已确定,但是机械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全面的人口理论,认识人口再生产的规律,研究这些规律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条件下具体的作用方式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后果,这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提出完整的人口理论,但是在他们研究经济问题时都谈到了人口问题。他们的那些表述具有原则的意义。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也都为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方法。我们集中讨论近年来引起热烈争论的那些问题,主要是:在人的再生产过程中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生产力发展与人口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关于人的社会属性与生物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些主要著作中对人的本质作了一系列的阐述。社会属性和生物属性是辩证的统一。人与其他的生物具有共性,但又有着本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密切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认为,启发工人阶级认识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着不同的内容。文章对马克思提出的“自在阶级”和“自为阶级”的论断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自在阶段”和“自为阶段”、“自在状态”和“自为状态”等新的概念。指出,在工人阶级已成为国家领导阶级的今天,对部分人来说,仍然存在着“自在状态”的问题。本文认为,把他们从“自在状态”提高到“自为状态”,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为了完成这个使命,我们应当象马克思那样,高度重视对工人群众的理论灌输,改变目前理论的不适应的状况。这对于我们进行两个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关于马克思学说整体性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在马克思超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超越哲学领域的哲学批判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即:在超越哲学领域的哲学批判中构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系统,同时在超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丰富和发展初步完成的哲学革命的成果,最后在这两种互动的批判中基本完成经济学革命并使哲学革命的内容和形式趋于完善。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启示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其学说的整体性实际上包含着对后人研究和发展其哲学的一个最为根本的方法论要求——从其学说的整体性出发来研究和发展其哲学。为此,就必须形成由批判理念、问题理念和时代理念构筑而成的跨学科意识。  相似文献   

14.
卢布尔亚那“共产主义者”出版社1984年出版了G.斯塔尼契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发展》一书。该书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全书共8章,702页。作者在序言里阐述了自己研究这个课题的方法论定义。该书前3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无产阶级的组织原则和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实际组织经验。第五章《第一国际诞生期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论述实现无产阶级政党革命作用的经济前提。最后3章探讨阶级、革命和民主以及国际主义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共产主义,名副其实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形成的历史过程的最重要成果。马克思和他的天才战友恩格斯在其智力活动初期,既不是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1841)的前言中断言,“唯心主义不是臆造,而是真理。”只是到了1842年,在马克思发表在《莱茵报》的文章中,才发现了他的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过渡、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雏型。1844年,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学书信,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有待开发的领域里,作者对马克思、恩格斯自1842年起的半个世纪里的166封书信作了全面考察,按其内容分为6大类,253个条目,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研究风格及其理论价值。文章对俄国农村公社、东方问题等作了重点介绍。并以充分的史实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而并非是从晚年才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由张奎良教授主编,衣俊卿和丁立群等参加撰写的《跨世纪的回响——马克思学说的精粹及其现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是一部思想深逮、见解新颖的学术力著。这本书以市场经济为坐标,系统、深入地挖掘和阐释了马克思学说的深刻意蕴和当代价值,揭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人的主体性、实践性和批判性的重要意义,是《发展与改革》系列丛书中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全书除引论外,分上下两篇,共22章。每章可独立成文,但又章牵连贯,一气呵成。观点新,紧扣时代脉膊,读来发人深省。上篇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代阐释。专辟10章,论…  相似文献   

18.
列宁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①而这一成果首先是在《意志意识形态》中集中表述的。这本书不仅深刻地叙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一系列重要原理,而且还在综汇这些原理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社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哲学三大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的思想体系;人的社会实践是整个世界的基础,它通过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揭示着人的本质;实践会产生“异化”现象,但“异化”最终又会被实践所克服,从而使人的本质实现复归;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会通过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交往关系的普遍发展不断地获得解放、获得发展,最后迈进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新历程。马克思哲学的上述三大学说是人类思维的宝贵财富,它将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查理·达尔文1880年10月13日写的一封信,没有收信人的名字.这封信早在1931年苏联《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首次发表的时候,编辑人员认为收信人是马克思.最近苏联出版的《苏共历史问题》杂志1977年第4期发表了一篇研究考证这封信的文章,题目是《查理·达尔文的信是写给谁的》作者认为这封信不是给马克思的,是给马克思的女婿艾威林的.由于弄错收信人,长期来在这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对马克思的态度问题上,在马克思和达尔文的关系上,造成了一种不正确的印象.为此我们特辟"文献研究"一栏,发表这篇文章.以后如有其他类似资料,仍将陆续译载,供国内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