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我国非农就业不断加深的现实背景,利用湖北省5个县(区)753份样本 农户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实证,探讨了务农意愿对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 的影响.研究表明:务农意愿对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也即务农意愿越强 的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的可能性越大.在具有务农意愿时,不同的规模调整预期也会导致 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差异.有机肥技术采纳的概率会随着农户的预期规模缩小而降 低,而预期规模增大时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的概率会增加.研究进一步发现,年龄较小、家 庭收入较高、家庭劳动力较多、耕地面积较大的农户务农意愿对其采纳有机肥技术有显著的 正向影响.因此,建议对农户进行差异化的技术培训和推广,优先考虑对相对规模种植户等 主体进行有机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农业技术的采纳不仅关乎农户的粮食生产能力,还有可能影响到农户的成本收益乃至家庭收入等方面。基于微观视角,通过对采纳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并感知技术价值的农户进行分析,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技术采纳、价值感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农户劳动力投入、技术的认知程度对农户采纳节水技术并感知技术的环境与劳动价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在能否感知到节水技术采纳价值的农户之间,农户自身的特征对家庭农业与非农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三,农户采纳技术感知环境、劳动价值有利于农户家庭农业与非农收入的增长。据此,提出纳入农业支持政策,加大节水技术的推广并完善后续技术支持服务,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提出差异化节水技术推广措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气象灾害的发生会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在灾害发生时会给农户提供抗灾政策支持,农户对抗灾政策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抗灾政策的有效实施。选取鄱阳湖地区592个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对政府抗灾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外部因素三类因素中,户主特征中的户主性别、务农年数、是否从事非农工作,家庭特征中的家庭人口数、家庭人员中是否有村干部,外部因素中的获取灾害信息的手段、给予灾害措施的机构以及灾害发生时是否得到资金补贴、技术指导和物质补贴等因素对农户满意度会产生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户口类型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对湖北省随州市和黄冈市30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有相当比例(41.5%)的农村劳动力愿意成为职业农民,当前农村社会并非无人愿意种地,而是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及其家庭面临“无地可种”的困境。(2)农户生计显著影响其劳动力的职业务农意愿。就生计模式而言,相比于纯非农户,兼业农户中的劳动力更可能选择职业务农;就资源禀赋而言,拥有可代替劳动力的农机具及家庭实际经营耕地面积具有正向刺激作用;就生计状态而言,家庭货币支出压力越大,其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越强。此外,个体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政府农业补贴力度与个体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转入耕地难易程度与个体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农地经营权抵押实践中,出于管控经营风险的考量,金融机构一般采用市场法而不是收益法评估被抵押农地经营权的价值,这种评估法往往忽视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创造财富的价值作用,低估了农地经营权价值,从而潜在性诱致农户面临生产性融资约束。利用2022年中国西部4省原国务院、地方政府授权农地经营权抵押试点区1 539份实地调研数据,结合收益和市场两种评估法核算出的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差值,探究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的溢价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务农人力资本数量禀赋显著降低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影响概率和影响程度,而务农人力资本质量禀赋的影响则与之相反,经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的正向影响在户主为青年、中年与农地经营规模大的家庭中更明显。因此,应当建立务农人力资本禀赋评价制度、创新“抵押+务农人力资本禀赋”评估方法,在农地经营权抵押实践中量化、变现并最终认可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创造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山东省果蔬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与因果中介分析模型(CMA),从社会化服务供给异质性视角检验了参加合作社对农户家庭务农收入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参加合作社具有明显的促农增收效应;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有效供给对成员家庭务农收入的提升存在显著的因果中介效应,其中金融信贷服务、技术培训服务和生产流程服务对成员家庭务农收入提升的平均因果中介效应依次递增;尚无证据表明产品销售服务对成员务农收入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在引导和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同时,应重视强化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功能,适度扩大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供给规模。  相似文献   

7.
以2008年对陕西和甘肃两省746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二项Logistic和Ordinal Regression模型对农户投资非农产业意愿及其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5.3%的农户没有投资非农产业,投资非农产业的农户中有74.1%的农户对投资收益持积极态度。农地面积、家庭常住人口、户主的教育程度、农户的风险态度、家庭财务状况对农户投资非农产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农地面积、是否愿意采用新品种、户均年收入对农户投资非农产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江西农户8年跟踪调查纵向样本数据,运用广义估计方程(GEE)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户主职业与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户主职业对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户主全职务农农户逐步成为技术采纳的弱质性农户,户主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具有异质性,户主职业的变动对农户林业科技服务响应有正向影响。提出林业科技服务供给以及协同推进发展现代林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采纳成本的视角,通过构建农户新技术采纳机理分析框架,利用江苏省水稻主产区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新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新技术采纳源自劳动力转移产生的诱导力,但诱导力的作用受到信息水平、技术服务、农户组织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其作用的内在机理表现为降低采纳成本-影响诱导力-促进农户新技术采纳。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山东省东、中、西部的青岛、潍坊、菏泽325个有机菜农的调查数据,以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为支撑,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有机农业采纳时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促进因素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纳时机具有显著影响,社会影响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纳时机的影响并不显著。提出应加强宣传引导,以提高农户对有机农业的认知水平;加强有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以降低农户生产难度;在进一步发挥食品安全监管作用的同时,出台有机农业的具体鼓励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黑龙江省249户稻农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Ordered-Probit模型探究农户IPM技术采纳决策与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性别、年龄、风险偏好程度、信息获取能力、交通条件是显著影响稻农IPM技术采纳决策与采纳程度的共同因素,务农劳动力人数、受教育年限、是否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耕地细碎化程度、是否获得技术补贴、是否参加政府技术培训是显著影响稻农IPM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而耕作年限是显著影响稻农IPM技术采纳程度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提高稻农综合文化素质、加强基层水稻IPM技术的宣传与推广、提升稻农IPM技术信息获取能力及加大对稻农采纳IPM技术补贴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陕西、甘肃2省1 208份苹果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OLS、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考察了资本禀赋对农户有机肥替代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本禀赋对农户有机肥替代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本禀赋水平越高的农户采纳有机肥替代技术的可能性越大、采用程度越高、采纳时长越长,其中物质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影响就越显著。进一步探讨作用机制后发现,资本禀赋通过提高采纳意愿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技术采纳行为,具体表现为资本禀赋水平越高的农户对技术的采纳意愿越强烈,进而采纳有机肥替代技术的可能性越大、采用程度越高、采纳时长越长。此外,技术培训、补贴满意度对资本禀赋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参加技术培训、补贴满意度提升能发挥资本禀赋对农户有机肥替代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陕西省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在测度农户社会学习、电商认知和政府支持的基础上,运用IV-Heckman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社会学习对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社会学习对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学习水平的提高能推动农户做出采纳决策,并深化其采纳程度;电商认知在社会学习影响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会学习通过提升农户电商认知水平对其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产生积极影响;政府支持在社会学习影响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政府支持水平较高的环境下,社会学习对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的正向影响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4.
以安徽、湖南和湖北三省688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的农户为研究对象,构建"外出务工经历-生计资本-采纳规模"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中介效应逐步回归法实证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规模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户主外出务工经历、其他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经历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规模.(2)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比例与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规模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3)生计资本变量中,各维度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负向显著,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正向显著,经济资本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基于此,建议引导已返乡务农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技术,加大力度出台乡村振兴规划,避免高层次人才流失,鼓励有返乡意愿的回流劳动力再农化,以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以安徽、湖南和湖北三省688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的农户为研究对象,构建"外出务工经历-生计资本-采纳规模"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中介效应逐步回归法实证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规模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户主外出务工经历、其他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经历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规模.(2)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比例与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规模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3)生计资本变量中,各维度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负向显著,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正向显著,经济资本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基于此,建议引导已返乡务农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技术,加大力度出台乡村振兴规划,避免高层次人才流失,鼓励有返乡意愿的回流劳动力再农化,以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林农家庭基本情况、经营基本特征对农户参与合作组织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务农劳动力数量、对合作组织的"了解"程度与农民参与合作的意愿呈负相关;非农就业技能、家庭主要成员的社会地位、经营规模、市场风险对农民参与合作的意愿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应当根据农户特征、地区经济、经营对象、生产环节等情况选择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省滁州市六市(县)问卷调查为数据源,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状况、农户对管护的认知状况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探寻农户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务农年限、承包耕地面积、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家庭非农就业人数、农户对建后管护性质与功能的认知、农户对建后管护中权利与义务认知、管护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认知、参与管护工作的态度、后期管护宣传强度、管护资金来源和管护组织、激励制度11个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行为.研究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调动农户参与管护的积极性,提高管护效率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山东省527个农户及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确定了影响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关键因素,进而通过ISM模型厘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农业技术特长、非农就业机会、土地流转价格、家庭生计模式以及年龄对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生计模式、非农就业机会及年龄是根源影响因素,不仅独立发挥作用,还以农业技术特长、土地流转价格等因素为中介变量发挥影响。经分析发现,所在地非农就业机会少、户主年龄大且具备农业技术特长的纯务农家庭子女更有可能成为高素质农民。  相似文献   

19.
以湖北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为依据,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分析框架,借助Bootstrap自抽样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影响农户对劳动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社会影响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在农村社会网络中,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在劳动节约型技术推广过程中的示范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纳条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农户对劳动节约型技术的采纳意愿,还能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户的采纳意愿。  相似文献   

20.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金融可能影响农户的气候适应性行为。基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1 384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农户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若未使用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下降;未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如果使用了,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提高借贷易得性与信息易得性,进而促进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行为,农户对于金融包容性的认知能够正向增强数字金融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于资本型适应性行为影响的边际效应最大,在反事实假设下也表现为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资本型适应性行为提升效果最强;数字金融对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率较高、接受过培训的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技术促进效应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