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政府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绕过财政,法律的框架进行融资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对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进活动进行规范显得日益重要。考虑到地方政府投融资的一体化,应将财权与事权结合起来,以事权定财权,利用合适的融资工具为公共品投资提供资金保障,丰富地方政府的融资模式,提高政府投融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洪晓静  吴倩 《领导文萃》2008,(24):34-36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实行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双重领导”,即主管部门负责工作业务的“事权”,地方政府负责本级职能部门的“人、财、物”权。在双重领导体制下,地方政府存在以“人、财、物”权影响职能部门“事权”的操作空间,职能部门存在对地方政府的依赖关系。这种双重领导体制容易形成地方保护,妨碍中央政令的畅通。近几年来解决的办法就是上收权力,  相似文献   

3.
德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德国是一个国体上实行联邦制、管理上采取分权自治、经济上推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联邦政府处理各级财政关系的初始环节。是明确各级政府所承担的公共事务。德国的国家宪法——《基本法》对各级政府的事权作了原则划分。其总的原则是。哪一级政府对某一项既定的社会或经济事务把握的程度最高。并掌握有效的手段出色地完成。该项事务就划到哪一级政府负责。联邦政府的事权为所有涉及整个国家利益的事务:州的事权包括教育事业、警察、文化事业、社会救济、税务管理等;地区的事权包括负责辖区内的公共事务、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维持。  相似文献   

4.
按照"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和一级税权"的原则,中国县(市)级政府必然要有其相应的税权。但中国县(市)级政府事权与其财权和税权不相匹配是众所周知的。本文从中国县(市)级税收的现状及问题出发,论述构建县(市)级税收的框架设想,并进一步探索安徽模式。  相似文献   

5.
分税制改革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城镇化使地方政府财政缺口持续扩大,地方官员GDP晋升锦标赛使地方政府投资过度等诸因素,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井喷现象的催化剂。随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表现为规模大、数量多、效率低。通过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理,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3,(49):30-31
《决定》原文: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解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目前,中央地方与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一些应由中央负责的事务交给了地方,一些适宜地方负责的事务,中央承担了较多支出责任,中央和地方职责交叉重叠、共同管理事项较多。这种格局造成目前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只占全国总支出的15%,地方实际支出占到85%。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近期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把现行地方财政包干制改为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的分税制,过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所谓分税制,就是指一个国家在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指础上.根据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按照税种统一划分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分级独立编制收支预算、自求平衡,并辅之以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比较普遍地实行了分税制的体制。我国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力争用不太长的时…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一分权改革和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改变1980年以来的分权改革,使地方政府获得了广泛的权力,主要表现在:1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下放了大量的财权和事权,包括(1)推行了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扩大地方的财权;(2)扩大地方的事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权、对外贸易和外汇管理权、物价管理权、物资分配权、旅游事类的外联权和签证通知权、工资调整权等;(3)在对外开放方面,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建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省五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了上海、天津、大连等一批沿海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相似文献   

9.
申润典  夏德峰 《领导科学》2020,(24):106-109
基层放权赋权应坚持应放尽放、依法下放、权责一致的原则。但乡镇执法主体资格缺失、执法能力保障不足,属地管理运行不规范、县乡政府间财权事权不匹配、基层放权赋权的力度不够、相关配套政策支持跟不上等因素,影响了放权赋权质量和乡镇承权实效。在权责一致思路下统筹考量放权赋权,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乡镇机构改革和编制资源向基层下沉;理顺县乡政府间职责体系,厘清事权与支出责任;增强放权赋权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改革服务措施;搭建信息共享集成化平台,提升基层综合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08,(34):19-19
作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武汉市将完善城市管理体制,赋予区级政府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使各区事权、财权、责任相配套,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综合人民网及武汉当地媒体报道,武汉市政  相似文献   

11.
分税制是指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按税种划分财政收入以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如今一提到分税制,人们一般都会想到九四税改。其实,我国分税制的构建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12.
首都产业疏解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涉及政府、企业与个人利益格局变化的复杂过程。首都产业疏解属于政策性疏解,中央政府与京津冀三地政府分属不同角色,承担不同形式与内容的引导责任。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政府引导责任包括鼓励性引导责任与抑制性引导责任,其中,界定政府间疏解事权、加强财政合作、完善倒逼机制是首都产业疏解工作为政府职责调整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在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地方政府征税成本对货币发行与地区金融资产质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从金融部门荻取金融资源这一外部性很强的方式成为地方政府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其后果将使地方政府特别是难以获得充足税收收入的地方政府更倾向于通过干预金融部门为公共投资融资,这构成了引起地方金融资产质量下降,金融生态环境难以改善的重要制度性原因.本文认为只有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部门独立性,并且使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相适应,才可能正确引导地方政府积极性.使地方财政和金融两方面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正郡县治,则天下治;郡县安,则天下安。乡镇基层的治理成效决定郡县乃至天下的长治久安,更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国乡镇基层有着人口众多、社会矛盾凸显、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实际困难。虽然乡镇党委政府承担着繁重的公共责任,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做了大量工作,但不少基层群众对乡镇党委政府的政治信任度却比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乡镇党委政府身处体制的最末端,事权高度集中,却又是政府财政中最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十二五规划》(草案)明确赋予地方政府履行提供地方公共品,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职责,这就要求地方税收体系必须要满足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品,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需要和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然而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财力逐步向中央集中的趋势,导致地方政府职责、事权与财权利益之间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履行其职能的能力与效率。因此加强地方财力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现行地方税收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可为提高民生福利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发挥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及地方积极性的重要前提。但我国尚未走出央地之间病态的循环怪圈,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没有使央地之间财权与事权相互统一、协调。这就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后果,因此需采取必要措施保持二者平衡。  相似文献   

17.
程默 《决策探索》2008,(19):46-49
许多地区的地方财政“退化”成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退化为“房地产商的附庸”。这一局面的形成要从分税制说起,因为分税制是土地财政的根源。而最新的财税体制改革不仅没有朝着“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方向演进,反而在“强干弱枝”的路途上越走越远,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8.
"小马拉大车"是困扰珠三角特大镇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继2009年出台《关于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2010年印发《关于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2011年发布《广东省县镇事权改革若干规定(试行)》后,广东省编委日前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意见》,将统筹全省各类镇平  相似文献   

19.
一署名文章认为: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大难点在于事权的划分和职能的界定,通常,人们把撤并机构,裁减冗员作为此项改革的切口,但作深入研究,这一突破点的最大障碍不在于精“兵”,而在于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0,(31):19-19
2009年7月.广东省决定在佛山、东莞市开展简政强镇事权改革。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作为试点之一.不到一年时间.不仅完成了政府机构扁平化.把原来28个部门(单位)整合设置为11个机构和2个分局.还通过成立街道公共决策和事务咨询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