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成本与兵团农垦团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党政军企的组织性质是由屯垦戍边的使命约束决定的。这种组织定位存在着经济利益诉求与提供公共产品承担社会成本的矛盾,使农垦团场的社会成本高昂,农工负担沉重,可持续发展堪忧。建立公共财政和农垦团场组织再造,有助于降低农垦团场的社会成本,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其具体措施有:加快推进师市体制,实现农垦团场政府化;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实现农垦团场场社分离、政企分开;加强社会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落实中央各种惠农政策,构建农工增收的长效机制;开发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屯垦戍边新型城镇等。  相似文献   

2.
农业团场之持续与剩余及社会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农垦团场的性质和功能框架决定了农垦团场组织目标的非单一性,表现为农垦团场承担着许多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成本。农业弱质产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经济剩余水平不能承载较高的组织成本,这种规律性体现在以农业为主的农垦团场的运营中就是高产低效甚至亏损。理解这一规律有助于认识当前制约农垦团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以此来指导农垦团场的改革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的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促进林地流转、大力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创新林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为着力点来稳定林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林地流转和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通过改进林业经营效率对林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产生影响,而创新林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则通过增强社会保障功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家庭联产承包制取代人民公社,这一基本经营制度的改变带来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变迁,但这种变迁总体来说仍是人民公社时期供给体制的承继和延续,它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矛盾和失衡,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的目标,应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重新构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二元组织,是新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地区为实现特定职能而进行的组织制度创新。研究以结构功能主义为分析视角,分析了兵团农垦团场的组织属性与组织功能、组织结构以及由功能结构变化引起的社会成本、表现形式以及对兵团农垦团场产生的负面影响。认为财税体制改革、农垦团场组织功能变革与农垦团场组织结构变革的不同步,导致了农垦团场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从而形成了农垦团场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究其本质是政府职能缺位和公共财政缺位的外部化成本内部化给了农垦团场。沉重的社会成本严重地削弱了农垦团场的积累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影响了农垦团场的可持续发展,消解这一困厄的根本举措在于兵团农垦团场组织结构的改革,构建政府组织和公共财政以制度化的方式化解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6.
张笃堂 《社区》2009,(25):44-46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走向市场化的进程,传统的单位体制开始趋于消解和变异,单位制社区面临转型,“还经济于市场,还社会于社区”,在“权力下移”的总体背景下,由于其自身特点,单位制社区建设逐渐为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7.
公共产品供给与新农村建设: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新农村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制和免除农业税之后推动农村发展的新举措。本文从公共产品供给的角度建立一个分析新农村的基本框架。文章认为,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主要是解决满足农民基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和农村基本制度体系。作者指出,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完善农村治理结构、推动农村中间组织发展、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加快农村的基本制度体系建设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来实现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产品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特征,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长期以来我国采用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都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当务之急。分析了政府在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承担的主导作用、监管职责、统筹规划职能、扶持职责和法律保障职责。  相似文献   

9.
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城乡间失衡等几个主要问题。取消农业税后,由于乡镇财政缺口加大、现行的“一事一议”制度缺陷甚多、免税引发的“要地热”激起村民矛盾,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更趋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就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多元治理——高教体制改革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教体制改革正处于市场化的争论中,本文在概述这场争论的同时,试图从高等教育公共属性的角度剖析市场化争论的深层动因;在分析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区别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以公共事务的多元治理理念为指导,协调公共性与社会性之间的非一致性,探索高教体制改革路径,走出高教体制改革的"二元化"困境.  相似文献   

11.
论制度的功能演变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的功能发挥过程是复杂多端的.自发形成的制度的功能演变大致是由满足占主导发展为限制占主导,而自觉设立的制度的功能演变则复杂得多.制度变迁始于社会成员对制度限制功能的反抗.制度变迁的理想目标为制度文明,而制度文明的产生更是交织着种种矛盾.制度创新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诺思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侧重于分析社会经济的根本制度,而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更适合于分析具体的制度安排。这两种理论都应该加以认真研究,以加快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制度评价的标准选择及其哲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哲学视野中的制度评价需要确立三个标准:合理性标准、合法性标准和现实性标准。制度的合理性标准是指制度是否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制度的内容是否符合制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制度效率;制度的合法性标准是指制度是否具有存在的法理基础,制度的价值选择与目标定位是否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着眼于制度公正;制度的现实性标准则是指制度是否具有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实施成本的高与低,着眼于制度的实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相比较美国研究生教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普遍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本文从入学制度、教学制度、科研训练制度、激励—淘汰制度、资助制度对美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就以上制度比较中美两国的研究生教育,总结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梳理建国以来刑罚执行制度研究概况及发展脉络,并对刑罚执行制度的研究现状,即减刑制度和假释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引起关注的热点问题及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得失进行比较客观的整体评论,可以总结出刑罚执行制度研究的整体成就和不足。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系统的失灵及完善措施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区域创新系统的"失灵"问题,应采取措施完善区域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历史悠久,经历了禅让制、世袭制、军功爵制、荐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取士制等发展阶段。以隋唐为分界线将其分为"荐举"与"科举"两种制度,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利弊得失,以期对今天的用人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学自主创新与科技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科技自主创新主要是指大学利用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提高原始创新、技术集成和吸收消化能力。大学科技体制可分为外部体制和内部体制两个层面。当前,我国大学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归根结底在于大学科技发展体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管理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以及科技活动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滞后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推进大学内部科技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创新、加强大学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等途径,提高大学科技活动的效益,促进大学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相似文献   

19.
内部财务制度在企业管理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邓春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具有特定的内涵、行为目标和实质。制度缺陷即制度安排缺陷、制度实施机制缺陷、制度变迁方式缺陷是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制度创新来遏制地方保护主义是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