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家庭化迁移日益成为我国乡城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但家庭团聚能否促进社会融入尚不明晰。基于2014年8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针对核心家庭三种迁移模式——单人迁移、夫妻迁移和家庭迁移,从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对比三种类型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不同维度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并运用倾向值匹配法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研究表明,夫妻迁移者社会融入水平最低,家庭迁移者最高。社会融入各维度不均衡,经济融入和社会适应较滞后。家庭化迁移对除社会适应外各维度社会融入起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和流动经历对社会融入各维度起促进作用,城市类型的影响则较为复杂。鉴于家庭团聚能促进个体的社会融入,地方政府应为乡城流动家庭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建立家庭友好型社区,促进流动家庭市民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CMDS调查数据,分析2010~2018年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的特征及变迁。研究发现,中国的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呈现“同中有异”的变化特征。稳定性表现在,家庭迁居模式保持稳定;家庭的迁居决策仍体现出理性人的特征;先行者多为年龄较小、学历较高的男性家庭成员。新特征表现为,举家迁居的家庭已占流动家庭中的多数;家庭化迁居的速度加快、居住更加稳定;随迁家庭成员中老人、子女数量有所增加;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在近十年明显提高;流动家庭的收入水平有所提升,但住房支出负担加重。  相似文献   

3.
家庭化迁移已成为中国乡城迁移的主要模式,具有分期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对个体迁移决策的影响,对家庭化迁移的关注较少,也很少有研究考察土地在家庭化迁移不同阶段的影响。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在托达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分期动态的家庭化迁移决策机制,将家庭化迁移分为两个阶段:家庭离散阶段和家庭聚合阶段,并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拥有宅基地对家庭化迁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对于拥有宅基地的家庭,宅基地面积对家庭化迁移的影响为显著的“正U型”;(3)相比于家庭离散阶段,宅基地禀赋在家庭聚合阶段的影响更大。据此建议进一步保障农民土地产权的稳定性、探索构建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制定满足迁移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和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4.
5.
女性流动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我国女性流动人口的婚姻状况,及其随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流入地区变化的特征,以聚类的方式研究了女性流动人口婚姻的宏观地区分类,并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探索了影响女性流动人口婚姻现状的地区性变量和流动人口自身变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流动人口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般认为,大多数流动人口为了更高的收入而发生流动。本文先应用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建立一个有关人口流动的行为分析模型,在收入决定的基础上来分析人口为什么要发生流动的微观动因,以及在影响因素变动的情况下,人口流动决策机制的变动问题。此外,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对我国流动人口的行为进行了总结,认为收入水平、地区差别以及教育程度都对流动人口的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离开家乡外出从事各类务工经商活动,使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成为雇主和自营劳动者的可能性显著低于汉族流动人口,而成为雇员和失业的概率均显著高于汉族;并且不同的少数民族在就业状况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计量检验表明:女性、来自城镇、年轻或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较高、跨省流动、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更可能从事雇员工作,而不是成为雇主或自营劳动者;而男性、中年、受教育程度较高、跨省流动、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失业的概率显著更低。  相似文献   

8.
9.
语用迁移是中介语语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研究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语嗣信息的理解、产出和学习所施加的影响。文章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国内外语用迁移研究作一综述,认为目前语用迁移的研究在可迁移性及其影响因素、迁移发生的判断标准上等有侍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流动人口跨区域迁移与居留决策问题,本文以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为基础,将个人、家庭与区域因素纳入选择Logit模型分析考量.研究发现,年龄对跨区域选择成正“U”型特性,且男性、农村户籍、较高学历及较低学历拥有者更倾向于跨区域流转;家中未成年子女数越多,超过60岁以上老人数目越少,越倾向于选择跨区域迁移.此外,宏观经济、教育与环境等因素均对流动人口跨区域迁移有着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个人、家庭变量在长期定居意愿模型中呈现与跨区域模型中相反影响,政府及研究者应把握“出”“入”与“留”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开大学"2013年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信用卡消费、住房产权、居住质量、流动类型、流入时间、对城市生活水平的满意度、流入地亲人数、朋友中的本地人数量等具有生活适应性和社会融入度的指标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同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通过影响流动人口社会参与等也对其定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但是,户籍、婚姻、就业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住房公积金等代表社会分层和经济状况的指标影响却不显著。说明在与购房成本等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影响流动人口经济状况的指标对流动人口的生活适应和社会融入影响不大,因而,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也不显著。因此,改善流动人口居住状况比提高流动人口收入等对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定居城市更加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和学习适应性测验方法对厦门市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五所公立中学的56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在亲密度、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以及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心身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流动人口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有不良影响,而要改善他们的学习适应性,不能只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层面的指导,还需要注重对流动人口家庭环境的独立性、文化性和组织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不同模型分析流动人口贫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贫困主要表现为相对贫困,消费贫困发生率远高于收入贫困;贫困类型以持久性相对贫困和选择性相对贫困为主;乡-城流动人口更易陷入相对贫困,且不同贫困类型的发生率均不同程度高于城-城流动人口;部分个体家庭因素和流入地区因素均对流动人口陷入相对贫困有显著影响,其中个体及家庭因素比流入地区因素的影响更大,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分位点存在较大差异。政策启示在于应将流动人口扶贫工作纳入到整体社会扶贫的大格局大体系之中,并着眼于区域发展和致富的长效机制,减少相对贫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刘黎红 《东方论坛》2009,(1):94-10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流动人口出现了“家庭化”的发展趋势,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但在家庭基本状况欠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是呈现出了多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流动家庭的家长们提出了相应的诉求,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分类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中国关于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界定和术语使用十分混乱的现象 ,在对已有的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分类进行考察和探讨的基础上 ,以中国的户籍制度为背景 ,提出了一种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分类方法 ,并从多个角度对所做分类的含义和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试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当代中国人口大规模地流动,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该问题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社会化过程的中断、家庭物质条件的困难、子女入城后的复杂变化和家庭教育方法选择上的困难等四个方面探讨该问题的成因,并指出该问题具备的三个特点:复杂性和关联性、内部性和外部性、封闭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7.
城乡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引起的中国新时期大规模人口流动,正在影响中国传统城乡关系的改变。利用19962011年数据,构建中国城乡人口流动、城乡收入差距、家庭现金负担、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值等4个变量的协整方程,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是城乡间巨大流动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户现金支出负担是次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对农村地区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所期望的减缓城乡间人口流动的效果尚未显现。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了短期波动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改善城乡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结构-能动二维互动的视角从社会结构和家庭策略两个层面出发,在对广州和长沙两地流动迁移家庭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流动迁移家庭城市融入结构包括经济、文化、身份、心理四个维度,其城市融入的总体水平偏低且在经济、文化、心理、身份四个维度上呈现出依次降低的趋势。影响流动迁移家庭城市融入度的因素既有社会结构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能动因素。家庭策略在流动迁移家庭城市融入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家庭策略依旧会受到结构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构建家庭友好型的公共政策,促进流动迁移家庭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长,以加快流动迁移家庭的城市融入进程,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一直是广州市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运用社会学方法对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这一现象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并分析了它的特点。之后,结合他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指出流动人口的就业需求与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的突出矛盾是引发犯罪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广州市的现实提出了对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流动人口大数据正成为发现问题、把握规律、科学决策和精准管理的重要依据。流动人口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来源广泛、层级复杂、特色鲜明、缺乏共享等特点。流动人口大数据在服务管理中可以发挥现状分析、趋势预测、决策支持、精准服务、绩效评价、智能匹配等作用。为使流动人口大数据更好地服务流动人口,应整合数据资源、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搭建流动人口数据平台,采用新技术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并利用多种方法对流动人口大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