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产业集群化视角的陕西文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产业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但是文化产业体制滞后,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区域发展战略雷同,产业链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文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在系统分析了陕西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基础上,从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资源创新性整合机制,加强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文化企业集团和培育民间文化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了陕西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西部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会极大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由于西部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资源分散,开发模式单一等原因,没有形成具有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西部地区应从实际出发,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西部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发挥文化产业对西部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与文化产业集群的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全球化和产业集聚并存的两种趋势。在此过程中,文化产业跨国公司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一方面,文化产业跨国公司通过总部模式、卫星平台模式和价值链外包模式将生产的各个环节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配置到不同文化产业集群中,从而使产业集群被纳入到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中;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从产业集群中获得柔性生产优势、社会关系网络优势和区域创新优势。  相似文献   

4.
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宝鸡市的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外部经济和文化旅游及其品牌等内在驱动力,也有内部发展不平衡,产业链关联度低,产业园区同质化严重和投融资渠道单一等集群效应低下的原因。宝鸡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要通过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园区,积极推进投融资体系建设,提升宝鸡文化产业集群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乡村振兴需要迎合人们回归热土的意愿,要发展更离不开好的政策来扶持。现阶段,乡村基础设施落后,生态资源遭到破坏,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的道路。文化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其前景广阔,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文化产业相结合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乡村文化产业依托区域和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开发和创业就业融为一体,将美丽乡村、风俗文化、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增加乡村发展动力,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是乡村实现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的集群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而集群政策又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因此,需要针对文化产业的特征和我国文化产业集群政策的实际,设计系统的文化产业集群政策。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的知识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共享知识的特点:地理聚集性、溢出性和核心知识的保密性,并从知识形态、知识垄断、知识共享能力的差异、共享平台的技术壁垒及文化产业产品的保护措施不够健全等方面分析了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制约因素。分析认为,应从共享能力和学习能力、组织间的关系、公共机构和专业中介机构、集群文化、共享平台及人才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升文化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文化产品,将文化产业迭代和经济语境融合发展是国家经济领域的战略议题。推进文化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促进文化产业的独立发展,积极展现与其他相关行业的融合性,亦是规划改革的新课题。在研究和编制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方向时,应基于文化资源的特殊属性并分析其所限制的发展方式,尤其应结合经济环境的需求,考量游客的消费需要,对省内文化资源的风格界定、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目前的发展思路进行分析论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同时,围绕文化资源的品牌打造,搭建合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完整的、适用性强的文化产业发展序列,为山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角度,运用好的创意和资源整合手段,形成整体的运转体系,从而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特色文化产业是一种基于民族和地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并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核心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形态,是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吉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制约因素之后,从五方面给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加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延长特色文化产业链条和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0.
湘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厚、独特。根据其资源特征和优势,文章提出了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湘西特色文化产业的构想,并就关于建设湘西特色文化产业的市场创新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观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含义、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报业面临的新境遇,探讨了我国报业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文化产业是从地域上对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进行细化而来的一个概念,是指发生在农村社会的、以农民为参与主体的、具有文化表征的经济实践活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经济和文化)决定着其既有“商品”自利的特点,又有着鲜明的文化表征。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才匮乏等诸多发展困境。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之双重功能,健全农村文化产业“产权制度”与“企业制度”,创新农村文化产业“投资”与“融资”方式,完善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发展民间文化产业,既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减轻了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压力,还可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有一定发展,但现状不容乐观:不顾实际,盲目开发;没有形成规模,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低,缺乏品牌和精品;人才资源匮乏;市场不健全。须采取相应的思路和对策:从实际出发;规模化经营;打造品牌;培养人才;培育市场,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对城市化过程中保存文化生态土壤、进行文化产品的个性化创作与批量化制作及文化产品的市场化推广等问题进行实地考察、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农村应在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将西部特色文化村镇资源整合为具有发展优势的文化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潮流的集约式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促进西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化创意设计能够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开始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转变,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意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培育乡村文化原创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丰富文化创意设计的多样性,打造乡村宜居风貌,以“创意农业、创意农村”全面助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时代的大趋势,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可以推动那个时代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首先,社会文化心理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的动力;其次,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决定那个时代的文化产品的创作内容;第三,党的文艺路线永远是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的指路明灯;第四,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可以激发当代文化产业的创意火花;第五,动态的健康的社会文化心理是文化产业创新的不竭动力。本文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探讨社会文化心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具有资源型文化产业的典型特征,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突出。资源型文化产业是利用文化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形成文化产业的主导门类和产业类型,其特点是投入少、风险低、回报快,并且同旅游业形成相互带动的关系,比较符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区域文化资源利用中,存在着热衷于打造人工文化景观和文化复制物的做法,满足人们廉价的审美需要,而对真实形态的文化资源利用重视不够,体现出较强的政绩色彩和经济利益的追求。我国应走出资源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困境,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推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