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连锁董事现象在我国公司中相当普遍,由此形成的连锁董事网络对相关公司绩效是否及如何产生影响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从位置取向和关系取向两个视角分析连锁董事网络对公司获取社会资本能力的影响,并考查连锁董事网络联结强度、网络规模与网络中心度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路径,为连锁董事网络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更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 2013年上海地区深沪两市106家A股上市公司连锁董事网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连锁董事的中观层面出发,讨论基于连锁董事形成的企业网络中企业网络位置特征变量、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以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发现了一个由436家企业组成的企业网络,对这436个样本的网络位置特征变量、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代表企业外部网络位置特征的中心度、结构洞、弱联系和代表企业内部能力的吸收能力都对企业绩效有积极显著的影响,并且吸收能力对中心度和结构洞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有积极显著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发现,吸收能力对弱联系和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明显,从中国社会特点的角度对这个结果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以2015—2016年完成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高管社会网络位置作为高管信息融合能力的替代变量,用中介中心度、程度中心度和结构洞三个指标测量高管社会网络位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高管信息融合能力、内部整合效果与并购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社会网络位置与企业并购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高管社会网络位置与内部整合效果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内部整合效果在高管社会网络位置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3 360家科技创业企业的数字化创新专利数据,探究连锁董事网络结构洞对数字化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团队断裂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连锁董事网络结构洞与数字化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任务导向断裂带强度越大,连锁董事网络结构洞对数字化创新绩效影响越强;社会分类断裂带强度越大,连锁董事网络结构洞对数字化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以双边关系治理为主的关系管理能力是企业网络能力和多元网络嵌入获得创新所需资源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围绕关系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展开深入研究。 设计/方法本文基于网络结构嵌入性特征的视角引入网络位置作为中介变量,网络密度及网络规模作为调节变量, 以304家广东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聚焦关系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结论/发现 第一,关系管理能力正向影响网络位置,但网络密度在其中的负向调节效应不显著;第二, 关系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网络位置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第三,网络规模正向调节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结论不仅丰富了创新网络领域的相关研究,而且为企业的网络能力提升和合作创新网络构建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结合服务科学领域价值共创最新研究进展,将价值共创引入到网络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即从"企业战略导向-企业行为-企业绩效"的研究思路入手,同时考虑外部环境中制度对企业行为的协调和约束,以及企业发展阶段的调节效应,构建了网络导向、价值共创与新创企业绩效的情境影响的概念模型。对212份新创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价值共创在网络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企业所处制度环境以及不同企业发展阶段均在网络导向与价值共创关系中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会受到网络中其他成员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但是财务重述具有不同的特征,网络中其他成员不同特征的财务重述可能为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以2011~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Probit回归实证检验了财务重述在连锁董事网络间的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务重述在连锁董事网络间具有传染效应,连锁公司欺诈型与非欺诈型财务重述会影响传染效应存在;在治理机制的研究中发现,董事中会计财务专家能够显著抑制连锁公司欺诈型财务重述行为的传染效应,而非会计财务专家不能发挥治理作用;并且利用PSM倾向性匹配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依旧稳健。加入行业特征因素,进一步研究了公司行业环境影响欺诈型财务重述传染效应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行业景气度与行业周期会影响连锁公司欺诈型财务重述的传染效应,却不会影响会计财务专家董事治理作用的发挥。研究结论有助于监管者监管上市公司重述行为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连锁董事是指同一董事同时在两家或多家企业的董事会中任职。这一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极为普遍,然而,我国学术界对其展开的研究却极其匮乏。本文以我国转型时期经济环境为背景,以我国上市公司间的连锁董事现象为线索,通过对连锁董事的公司治理与绩效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验证和拓展了公司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9.
并购作为企业外源性监管手段,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董事会机制这一公司治理核心要素。通过对董事会治理机制与并购绩效关系进行系统梳理,以实施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并购绩效无显著相关性;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的董事会结构有助于并购绩效的改善;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所占比例越高,并购绩效越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浙江和重庆两地351家样本家族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家族企业网络位置、家族承诺、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第一,家族企业网络位置(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对组织学习、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在网络位置与企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二,家族承诺在网络中心度与组织学习、企业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在网络密度与组织学习、企业绩效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2.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3.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起源".本文将首先说明黑格尔为什么要以"感性确定性"作为<现象学>的开端;其次,我们将阐明黑格尔本人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过程;最后,我们将指出黑格尔在此处用语言瓦解感性确定性时所犯的错误,并就此提出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凸显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目标定位,创新方式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找准着力点是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绩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现代美学的主体间性而言,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是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即主客体尚未充分分化、主体未获得完全独立状态的主体间性。中国美学的意象概念就是这种古典主体间性的体现。意象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意与象的合成过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意象通过审美感兴而产生,突破物我、人我的屏障,达到了主体间性的审美境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