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为什么《人间词话》经久不衰?其“现代性”动力是什么?长期以来学界认为它主要是受了叔本华的影响,而作为书中核心的三个“境界”之论以“大事业者、大学问家”和“大词人”为对象,这与叔本华的悲观厌世的哲学格格不入。王国维自言在《红楼梦评论》中对叔本华的伦理学提出质疑,嗣后他深究康德,那么《人间词话》与康德哲学有何关系?本文在对王国维的有关康德论述的考辨基础上指出《人间词话》融汇了康德的三大批判,引进了一种以科学实证为基础的“自然”观。他主张情景之间的直观表现,贯穿于“境界说”之中,包括“隔”与“不隔”、“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观点。《人间词话》含有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哲学,引进了一种新的二元世界观及认知主体,具有突破传统思想模式的意义;而“境界说”的镜子“再现”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文艺领域中写实主义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庄子逍遥的另一面,是面对人间世的种种不幸时所展现出来的困苦.这种困苦是因为出于对世间的无奈之情.世间的无情、命运的冷酷在人间世一一展现.对此,庄子是困苦与无奈的.在庄子的哲学中,"曳尾之龟"这一意象最能体现庄子的这种困苦与无奈,而从对这一意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庄子困苦是隐藏在其逍遥之下的,故此这种困苦又往往带有一种深沉的意味.这是庄子狂狷的一面,而这种狂狷之气,使得庄子以一种游戏的态度面对世间.这是庄子用以消弥生命与世界鸿沟的审美力量,而在此意义上,庄子哲学中体现出一种困苦之美.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中西方艺术中丑学思想的产生渊源和发展历程 ,通过比较认为 :“丑”与“美”在中国艺术中相容互补、共生发展 ,而在西方艺术中则基本处于对立状态 ,难以同步生长。同时将“丑学”在两种不同文化土壤上形成的这种生存状态的差异性置于各自的哲学背景中进行审视 ,寻找形成中西方艺术中“丑“的不同命运的本质的、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好生活”需要“好世界”.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对外部实际生活世界的认知有限,因而将幸福视为神谕在人间的展开.不论在当时的哲学还是文学悲剧中,宿命论是一种主题.苏格拉底通过对“好东西”这一概念的分析,将诸神的幸福从理念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揭开了人类可以自主追逐幸福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走出灰暗的“人间世”──对庄子生存哲学的一种解读孙月冬在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研究中,不少人认为超现实的神秘的“道”是庄子的思维重心。其实,庄子哲学浓缩着他对生命存在的深刻体察和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当庄子立足于现实来关注生命时,他感到生命的异化;而当他要...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类“最终命运”的预言有来自科学上的也有来自哲学上的,认为人类终将灭亡的看法占了主流。这样的看法给当今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困惑,也带来了种种恶果。但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也昭示着另一种可能:人类的持续存在与发展,人类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融合传播学、哲学与比较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参照以往经典传播模式,本研究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人己通”对外译介新模式,并以《论语》英译为例,提出实施该模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遵循的原则。该模式体现了饱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和而不同”之哲学理念、“推己及人”之他人意识及“文化平等”之比较视野。它克服了以往“5W模式”线性结构之局限,将起点与终点连接,形成了环形译介循环模式,提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受众与译介效果;同时,它突破了以往文化外译二元对立之藩篱,主张文化外译既要尊重文化之差异,更应探求文化之共通,这样才能跨越文化屏障,实现“人己通”,从而真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至为密切地与批判“主体哲学”的进程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主体哲学,意指以“我思”或“自我意识”为基本建制的全部哲学,亦即现代形而上学。对主体哲学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批判始于马克思,这一批判洞穿了作为现代形而上学之基本建制的意识的内在性,从而在瓦解这一“主体性立足点”的同时使现代形而上学本身趋于终结。而马克思在主体哲学批判中获得表述的语言概念,不仅有力地揭示了始终被“我思”这样一种主体性遮蔽起来的意识的存在特性,而且积极地开启了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存在秩序和存在领域。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主体哲学批判切近地预示了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9.
<正>尼采写过一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其中的“悲剧时代”仅仅是时间概念,并不说明哲学与悲剧之间有什么联系:哲学既不是悲剧时代的产物,也不是悲剧的外化。那时,哲学刚刚诞生,鲜活而灵动,蓬勃而明朗,尽管本质上是以特殊的方式来阐述悲剧所表达的核心主题(即对命运和自然的严肃思考),本身却还没有成为“悲剧”。但哲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似乎已耗竭了自己的生命力,从如歌的行板和狂飙突进的凯歌逐渐弱化成悲凉的挽歌。海德格尔断言“哲学的终结”,坐实了哲学的“完成”与“告别”,如今人类进入智能时代,哲学似乎更加可有可无了。  相似文献   

10.
人们通常将冯友兰哲学视为一种具有新实在论特征的理性主义形态。然而,冯友兰哲学在追求严密清晰的逻辑分析的同时,“神秘主义”也是一条一以贯之的经线。冯友兰将神秘主义理解为一种哲学的“境界”和“方法”,并主张“只有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统一才能造成与整个未来世界相称的哲学”。这种对神秘主义的独特诠解,斫出了一条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有机统一的新路径,从而为建构当代中国形上学的新范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甘露帧”即汉语中的“水陆画”,在韩国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甘露帧”分为上、中、下三坛结构。综合考察韩国现存“甘露帧”之图像内容,并分期对其风格论断,画面运用具有典型化特征。受画师的风格,地方风格因素的影响,多样的图像发展,其画面又不断形成新的画风。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文学史就是中国佛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佛教实践即佛教修持与佛教弘传过程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就是用汉语、西域胡语、藏语、蒙古语、傣语等语种写成的大中华佛教文学的历史。"中国佛教文学史"的书写应该禀持民族本位立场和教派史视野,全面清理中国佛教文学的历史进程,并进而提炼民族精神、建构宗教诗学。"中国佛教文学史"的书写特别要关注印度佛教在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本土化进程以及汉语佛教在东北亚、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化进程,在民族互动和国际交流中探讨宗教实践对社会和谐、文明演进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佛教文化是昊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伦理型塑了吴地人的性格,渗入吴地人的生存方式中。吴地人生活在“去恶向善”的佛教氛围中,具有“善”的品性,表现为吴地人的生存方式就是“知足”。吴地人对世间的一切都能抱持知足的心态,具体体现为:不比较、不计较;不贪求,不铺张;有节制,善于精打细算;有理性,善于在夹缝中生存。  相似文献   

14.
法海本《坛经》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海本《坛经》的基本佛学思想之一,是佛性说而非般若义。以"空"为执、追摄佛性圆成或倡言"空空"、无所执着,是佛性说与般若义在"终极"问题上的一大基本分野。"无念",作为《坛经》美学意蕴的中心"话题",在世间即出世间的人生领悟中,即指佛性,它是被颠倒、夸大的完美人性。将佛降格为人,等于将人与人性提高到佛与佛性的高度,这是《坛经》审美理想的曲折体现。"见性成佛"、"即心是佛"、自救"自度"、"自心"顿悟、"本性"回归,实际是以佛禅方式所表述的人的一种精神性解放。而"自度"("真度")说,不啻宣告"他佛"的"死亡",这在中国佛教史、思想史与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坛经》所主张的无生无死、无染无净、无悲无喜的禅悟(顿悟)境界,有如王维禅诗的禅悟与诗悟同一,是一种"元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5.
初盛唐佛教小说与唐传奇的文体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盛唐佛教小说继六朝“释氏辅教之书”而有较大的发展。它通过宗教意义的抽象化,表达了对一般价值生活的体认;通过对宗教世界的人间化,表达了对一般情感生活的体认,使作品具备了较强烈的“小说意味”。初盛唐佛教小说还在故事模型、叙事方式、叙事本质和传播策略上,为古代小说提供了新的内容。所有这些都直接促进了唐传奇的文体发生。  相似文献   

16.
永明延寿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佛教思想人物。他一生"禅净兼修"、"禅戒并重",且著述颇丰。其著述集中表达了他的佛教思想及其理论主张,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四字句的选用,促成了汉语四字格独特的2+2节奏倾向的形成;再次,佛经翻译的口语化倾向影响到各种通俗文学体裁,尤其与后代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俗语有关;最后,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会在一起,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的《洛阳伽蓝记》研究,在其作者身世、文本笺注、文体特征、史学价值、人文地理及文学成就等方面均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与南北朝的其他专书研究相比,其研究状况相对滞后,它在北朝史学、中古佛学、中古文学、语言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以及宗教建筑等课题上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仍需大力开拓和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普陀山佛教文化 ,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本文主要介绍了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的由来、佛教文化发展历程、历史上的高僧及主要修行法门、帝王及信众的护持、寺塔建筑、诗书联额、“海天佛国”风光等方面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活禅”的提出者分析了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从佛教理论和世俗道德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从佛教理论方面,“生活禅”以缘起论、因果论和戒律论为基础,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佛教生态环保理论体系。从世俗道德方面,“生活禅”提出了包含良心、感恩、包容等道德规范在内的道德环保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