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净利差是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主要部分,其高低反映了银行的盈利水平。同时,利差也是宏观政策调控的主要工具之一。在我国,有诸因素影响和决定商业银行净利差,而利率政策和与之相应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是主要的外部决定因素。本研究以中、农、工、建为首的12家上市商业银行为对象,选取相应研究指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影响净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利息市场化应改变观念;加快转型;加强金融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传导机构表现出其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利润的快速增长.我国商业银行业的高盈利状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深入地探究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根源,从市场结构、市场规模以及商业银行净利差率视角,根据2003-2012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用混合数据(pool data)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目前还是以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为主,而盈利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市场规模扩张而非来自垄断.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金砖四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但其服务贸易发展却并不理想。在分析“金砖四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金砖四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金砖四国”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不均衡性,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俄罗斯和巴西服务贸易发展较慢 在“金砖四国”中,印度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巴西和俄罗斯服务贸易处于比较劣势。  相似文献   

4.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已经成为对FD I最有吸引力的前5个国家中的4个。为了探索FD I对新兴市场发展中东道国进出口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对金砖四国引进FD I和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与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80—2008年期间引进FD I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砖四国FD I与贸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巴西、中国和印度的FD I具有显著的进出口贸易创造效应,而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三国的贸易发展能进一步促进FD I流入。这一研究结果从理论上支持金砖四国未来应该坚持更加自由开放的投资和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5.
"金砖四国"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态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砖四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对"金砖四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四国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三次产业发展并不均衡,产业结构都面临调整和优化,而产业升级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客户盈利性分析是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要计量客户盈利性,必须从客户利息收支算起。但如何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准确计算客户利息收支,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建设性地提出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客户利息收支的分类计算方法,并就如何应用计量结果作了分析。在净利差不断缩小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基于客户、产品的收付息率分析和管理,对于维持净利差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兆玉 《今日南国》2007,(21):23-25
如果你还认为越南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那你就错了。在高盛公司评选出的最有潜力追上"金砖四国"(美国高盛投资公司在2003年第一次提出"金砖四国",即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个发展中大国。以四国的头一个字母拼在一起就是金砖的读音"Bric")的"新钻11国"中,越南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排在榜首。前不久,日本《经济学人》杂志提出未来高增长经济体"VISTA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的概念,越南也是其中最被看好的一个。国家富了,人民也快乐起来。根据英国经济智库NEF在2006年的调查,亚洲人中越南人最快乐,排在全球第12位。  相似文献   

8.
提升金砖四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发达国家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因其自身的经济落后而受制于发达国家。随着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金砖四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其实力大大增强,这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带来很大的影响的同时,世界经济格局也受到了强烈地冲击。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摆脱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形势下,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恢复增长显得更为重要。金砖四国应在近年来经济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通力合作,在抵抗危机和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扩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便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采用MCO指数和GCO指数作为生态化的衡量指标,分别构建模型一和模型二。对模型一进行实证检验,法治化对生态化的影响在世界总体、OECD国家、金砖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四个样本中呈现了一致性,即皆为正向影响,但是显著性存在较大差异。对模型二进行实证检验,法治化对生态化的影响在世界总体、OECD国家、金砖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四个样本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在世界总体和最不发达国家样本中影响为负,在OECD国家和金砖国家样本中影响为正,并且显著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9—2015年5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DEA模型测算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运用面板回归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总体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分阶段效率的影响明显。具体表现为利率市场化促进了筹资阶段效率的改善,却不利于投资阶段效率的提升。此外,利率市场化通过金融创新途径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通过银行集中度对银行效率的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银行净息差、银行收入结构、金融脱媒及银行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快金融创新、差异化定位、加快混业经营步伐、适度增加海外机构设立以及提高利率管理水平等举措来应对利率市场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个管理原则中,流动性居于首位,被视为商业银行经营的生命线。而近年来,随着"金融脱媒"趋势的加剧和监管当局对流动性监管的加强,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常会出现流动性紧张。为此,论文考察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将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因素分为内、外部因素,进而选取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季度财务数据与部分外部经济数据,按银行规模分类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据此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我国银行1996-2007年的财务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盈利水平、经营费用、稳健性、流动性四个方面实证分析入世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影响,通过统计入世前后我国银行绩效数据来说明其变化趋势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盈利水平产生正面影响,对经营费用产生负面影响,对稳健性和流动性的影响不显著.入世前后我国银行绩效变化趋势特点:盈利水平变化趋势总体呈U曲线,最低点出现在2002年前后(即入世前后);经营费用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2002年前后有明显的向下跳跃;流动性和稳健性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运用1995—2010年的相关数据,就经济周期、所有权对我国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经济周期对我国银行盈利水平影响显著,股份制银行的盈利水平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超过国有银行;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盈利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净利差(NIM)对银行盈利影响显著,居民储蓄率对银行盈利水平有正的影响,资本充足率、贷存比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监管要求对银行盈利有不利影响及上市对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政府近十余年以来动用四万多亿社会公共资金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国有商业银行事实上的国有性质及其寡头经营格局和巨额利差的存在,是国有商业银行履行应有社会责任的现实基础和前提。作为对改革成本支付者的一种利益补偿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承担起为社会公众提供令人满意的金融服务,以及通过向政府上缴红利的方式让社会各阶层共享银行业改革成果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由于有问题银行的负外部性,国有商业银行还要切实承担起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职责。国有商业银行应该主动将外生性道义责任压力转化为企业的内生性要求,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一种自觉、自愿和自律的责任行动。  相似文献   

16.
金融竞争和资本充足率约束使得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盈利空间缩小,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不断通过增加非利息收入业务提升盈利水平。但一直以综合业务见长的美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深陷生存困境,使得我国起步阶段的银行创新业务受到了质疑,其中关于非利息收入相关业务是否创新过度更是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在比较分析四家全球性外资银行集团和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业务收入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中存在总量不足、业务结构低端化的问题,提出应通过拓展代理融资业务和创新投资银行业务提升我国国有银行的盈利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良贷款率对资本利润率、净利差、资本充足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存贷比、流动性比率对不良贷款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拨备覆盖率与不良贷款率在不同滞后期格兰杰因果关系不同。当不良贷款率上升时,商业银行不应通过承担更高的风险选择高贷款利率的贷款项目以实现其经营绩效;在系统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实施逆周期调整,可适当有选择性地提高容忍度,允许部分商业银行或业务条线调整对资本的计提标准,降低其顺周期性;商业银行应注重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理性对待不良贷款率上升。  相似文献   

18.
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商业 银行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朝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为探求利率市场 化及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变化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选取我国2006— 2015年68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 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绩效有显著的负面效应 ,且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负面冲击最为明显,但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改 变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风险控制与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经营 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商业银行应推动金融创新,走符合自身的差异化 发展道路,积极拓展除佣金和手续费以外的非利息业务收入,紧密依托 互联网和大数据,以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风险的加大,我国主要依靠利息收入获取收益的国有商业银行将会暴露于更大的利率风险之下。因此利率风险管理显得异常重要。从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利率风险入手,对传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和久期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