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 退出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说的“退出论”指的是一种颇为流行的“改革”主张.其要点是:在国民经济的公益性、自然垄断性和竞争性等几大类行业中,国有经济的范围应限定于“民间资本”不易或不愿进入、效益不高的公益性、垄断性行业,侧重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同时,从竟争行业中退出.与之相应,企业改革也应依据不同行业特点进行.留在前两类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可实行国有国营或国有国控模式,后一种行业在非国有化条件下民营化,实行现代公司制.虽然一些学者已列出了“退出”方案的诸多优点,但我觉得有一系列问题值得商榷.1.还要不要通过深化改革,坚持国有经  相似文献   

2.
我国哲学界的假象论认为:现象有真假之别,假象是从反面表现本质、与本质不一致的特殊现象。假象论源自对哲学史上某些学说和范畴的曲解。有人说,培根首先提出关于假象的学说——“四假相”说。其实,培根的idol应译为“幻象”、“偶象”、“假相”等。培根明言:幻象是在人心里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①。全增嘏归结中外学者的观点而认为四假相指的是“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认识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②可见,培根的假相非今之假象论所言之假象。“三环节”理论,有文曰:黑格尔“本质论”中的本质发展的三个环  相似文献   

3.
“典型论”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典型论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指导性理论,是从恩格斯的两句话引申发挥出来的。这一理论存在内在矛盾,在实践中作家难以具体把握,不可能对创造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与传统审美观和方法论相悖。。实际上典型论是文革中“三突出”理论的理论支柱,影响是负面的,应当推倒。我们应全面理解恩格斯的文艺思想,联系实际,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论,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4.
本刊今年第二期发表的《白兰国址辨》一文,曾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此文系其续篇,作者在这里又充实了自己的论点。  相似文献   

5.
<正> 公元前479年,楚平王的孙子白公胜愤于子西、子期不为其父(太子建因受谗于楚,逃到郑国,但又勾结晋国袭取郑国,谋泄,被郑人杀死)报仇攻郑,发动政变,袭取首都,杀死子西、子期。但不久兵败,自缢而死。郭沫若同志认为这是一场“革命”,“搞到几乎成功而失败了的”。因此断言,白公是与“陈成子一样的革命政治家”。这个结论,似大有商榷的余地。稽诸史实,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记载白公事迹的《左传》、《国语》、《淮南子》、《史记》、《汉书》、《韩书外传》、《说苑》、《列女传》、《列子》等书里面,都找不  相似文献   

6.
日本“江户锁国论”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户锁国论”在日本史学界流传已久 ,然而这种表述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江户幕府“锁国”的目标仅仅在于铲除危害其统治的天主教信仰。关于德川幕府的禁书政策是“锁国体制”下全面抵制西洋文化的重要一环的说法也是一种误解。历史事实是 ,在江户时代 ,除与天主教有关的汉译西书 4 8种之外 ,有关西方的书籍大量流入日本 ,从而促发了日本人学习西方近代科学和社会思想的兰学运动。江户时代 ,除抵制天主教之外 ,不但没有割断与世界的联系 ,而且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近代文化。“江户锁国论”的传统认识影响了人们对江户时代整体评价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内部文稿》第4期撰文指出,理论界流行的认为政治体制改单的核心是实行政治民主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政治改革的发展方向不但要民主化,更重要的应是科学化,即探索和把握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指导政治活动的操作实践。民主的基本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而科学只服从真理,民主有阶级性、功利性、主观性,而科学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物质变情神,精神变物质”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公式,流行于一些哲学教科书中,甚至被  相似文献   

9.
当代学者不少人按照列宁关于启蒙思想运动的三个思想特征来分析明末清初黄宗羲、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思想。我觉得即使按这三个特征,也难以得出启蒙思想的结论。 第一、关于对农奴制度及其在经济、社会和法律方面的一切产物怀着强烈的仇视。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摧残和破坏,民间丈学这块园地寒霜凝结,百花雕零,元气大损,已经濒临绝境。当前,摆在民间文学工作者面前的紧要任务是什么?便成为发展民间文学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二九七八年第二期上  相似文献   

11.
十三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要实现生产的商品化,必须实现生产要素的商品化、生产要素的商品化是生产商品化的条件,同时又是它的必然结果.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包括资金的商品化、劳动力的商品化、技术的商品化、信息的商品化、房地产的商品化等等.其中,资金的商品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模式转换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商品化权     
李诗鸿 《江淮论坛》2005,2(6):57-60
商品化权是有别于公开权、形象权的概念,具体指将能够吸引大众、引导大众消费的商品化因素用于商业利用并从中获利的权利。本文结合中国现状,指出现行法律的不足及建立商品化权的迫切性,并对商品化权基本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弥补法律的真空地带。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我国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实现生产商品化,促进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不同意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里  相似文献   

14.
知识商品化到底对不对,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这个问题很重要。本文想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理论界同志和读者。 一、从文化专制转化到知识商品化是社会的大进步 知识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都是劳动的产物。不管是创造和传播知识都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马克思认为,物质的商品交换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如果我们把诸如作为商品交换的陶器,因绘有图画而增加了交换价值,看作是知识产品随物质产品的交换而交换,那么知识的商品交换与物质的商品交换是同一时代产生的。如果把术士卖卦才算知识产品的出卖,那知识的商品交换也不晚于奴隶社会。不过,那时它象物质商品一样处  相似文献   

15.
<正>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四个主要方面,居住条件的好坏是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过去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对于建造住宅,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重视不够。因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镇的人均居住面积从解放初期的4.5平方米下降到1976年的3.6平方米。这意味着,在解放后的27年里,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为恶化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举行以后,城镇的住宅建设开始加速进行,成绩巨大,有目共睹,但由于过去“欠账”太多,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一时难以根本改善。城  相似文献   

16.
此口诀是指七律(包括七绝)而言.五律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是说每句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可平可仄,因三字不是节凑点;而二四六字是节凑点,平仄要分明,不能通融.准确讲,“一三五不论”,不包括因拗救而改变的第一三五字,也就是说,除了孤平拗救、变格拗救以及对句拗救而外的一三五字才不论,拗救之平仄还是要论的.许多《古代汉语》教材,对究竞是哪几个一三五字不论都不曾说清楚.今个儿,笔者欲多费点笔墨,将此千古之迷弄个水落石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5页)按此说法,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中共有三处平仄可以活用,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被圈起来的字表示可平可仄.《古代汉语》修订本在1523页上写道:“对于仄收的句子 (A型和B型)来说,的确是一三五不论(五律是一三不论)”.他所说的A型和V型,就是我们说的第一种基本句式和第三种基本句式,也就是“仄脚的句子”,前者说只有两个字不论,后者却说“一三”都不论,两句加起来那不就是四个字吗?为此,我们作了考察,结果证明,前者正确,后者谬矣.第一种句式的第三字为平声,倘换成仄声就发拗了,当然不可随便活用.例如:“此地一为别,孤  相似文献   

17.
邬焜先生“信息价值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焜先生在“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进化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信息价值论”。行文的基本特点是:一是重复了以往的逻辑错误,使物质(物质结构)成为没有实际认知内容的空壳。既想把信息(信息结构)从事物本体中剥离出来,但又难以剥离。时而说客体(物质)的本体无信息,信息在中介粒子场(信息场)里;时而说“所有的物体”的“物质体”与“信息体”两者同体;可谓先是后非。二是在解读信息价值时,貌似谈信息(信息结构),实则在谈物质(物质结构),将事物的相互作用归结为中介粒子场(信息场),使信息成为“变相的物质”,传统哲学的“物质价值论”变成了“信息价值论”。  相似文献   

18.
关于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学界大多把陈独秀在1923年中共“三大”前后撰写的《资产阶级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和《中国国民党与社会各阶级》两篇文章,看作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代表作,并看作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认为文章中承认了国民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否认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将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资产阶级。翻阅有关史料,再把文章发表的时间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不难看出这个结论是值得史学界商榷的。 一、陈独秀撰写《资产阶级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和《中国国民党与 社会各阶级》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改革"渐进论"在经济学界日盛,并已演变为学界主流.然而,对中国经济改革"渐进论"的理论方法、现实根据和实践意义所进行的思考却使我们感到,"渐进"未必是对中国经济改革道路的本质认识和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20.
超额价值从何而来? 应当说是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自己创造的。但是近几年来,有些同志提出了“转移论”,认为超额价值不是由本企业创造的,而是由“劳动生产力低的企业工人创造的价值转移而来的”。其依据是,“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决定于生产力”。对此我有异议。 (一) 平均不等于转移。马克思讲:“只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算是形成价值的劳动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