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文章采用我国1995~2010年关于高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长期以及短期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且彼此的作用影响将长期持续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转型;高技术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内需主导”、“消费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百强县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多侧面、定量地分析;探求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区域类别之间的差异性。所得结论对推动百强县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在政府创新偏好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在政府创新偏好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正向中介效应,并且还存在单门槛效应;中介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地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以东北地区3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略有增长,生态环境水平增长幅度较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C介于0.3~0.5之间,处于颉颃阶段;耦合协调度D介于0.35~0.5之间,整体上处于轻度失调与濒临失调阶段;地级市层面的耦合度仅有大连处于磨合阶段,其余城市均处于颉颃和低度耦合阶段;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的耦合协调度等处于领先地位,外围中小城市处于濒临、轻度和中度失调阶段;将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分值划分成4种象限类型,从动态的角度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性进行类型划分,依据划分类型提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农村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广勤  张卫东 《统计研究》2010,27(11):40-46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借鉴Beach提出的分位数法构建时间系列模型,利用中国农村1993-2007年的数据,从受教育水平和教育不平等程度两个方面考察了教育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教育的不平等会加剧收入的不平等,或者说教育的均化会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平均受教育年限与收入不平等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当前我国农村整体教育水平仍然落后,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模式仍处于倒U型的左边。上述结论对农村的收人分配政策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彭浩然  孟醒 《统计研究》2014,31(9):44-50
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引起了人们对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激烈讨论。作者根据全国27个地区1980~2011年的面板数据,在横截面存在相关性的情形下,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方法,定量考察了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城镇职工工资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尽管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仍然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2)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会刺激人口出生率的提高,但后者会降低人口出生率,且影响程度比前者大。3)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根据以上结论,作者认为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不会引起我国人口数量猛增,反而会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面板协整技术,利用1999—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住宅非市场化供给、住房价格波动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住宅非市场化供给和住房价格波动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住宅非市场化供给的增加,能够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幅度;住房价格波动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住宅非市场化供给的变化能够通过住宅价格的变化,最终会作用于经济增长,进而影响经济波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房地产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对住宅非市场化供给、住房价格波动与经济波动三者之间的区域关系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教育对于增加收入、改善贫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目前多维贫困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本文在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种贫困识别标准下,分析了教育改善贫困的效应在地区之间的异质性,考察了该效应是否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分层LOGIT模型的估计,本文认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发挥教育改善收入贫困效应的重要舞台,对于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则不明显。本文得到的一个重要扶贫政策建议是要发挥教育改善贫困的效应,必须注重精准扶贫与发展地区经济相结合;但仅仅发展经济,不一定能保证教育对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减轻多维贫困需要更加重视公共产品供给和民生保证。  相似文献   

9.
黄帅  王清刚 《统计与决策》2012,(16):108-112
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将会影响经济发展,阻碍经济增长。文章研究了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和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结论: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第二产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议决策者以长远目标为基础,通过优化消费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以拉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能源消耗与区域经济相关指标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建立了影响能源消耗的经济因素指标体系,并提出利用灰关联分析的方法计算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和能源消耗量的关联程度.通过近几年来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和该省经济发展的指标数据,进行了实证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性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也称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在联合国文献中称为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它是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融入资源和环境因素的结果。它是人们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经济发展势必消耗资源,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经济发展必然消耗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因而往往会导致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减少;与此同时还不可避免地排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的数量、分布、结构等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统计数据,对浙江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全省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两者间的关系,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及相关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加强城镇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检验探讨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人均GDP、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高等教育规模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其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1.380、2.272和1.625;居民收入水平是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高等教育规模并未成为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尚未形成一种协调联动的相互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4.
梁星  卓得波 《统计与决策》2017,(19):143-147
文章利用熵权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分析中国整体水平以及东中西部的生态效率差异;然后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外资利用、环境政策、技术创新、城镇化以及平均受教育水平等7个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代理变量选择以及与当期生态效率、滞后一期生态效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祥兰  雷茜 《统计研究》2011,28(3):43-50
 本文采用协整、向量误差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货币供应、物价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物价水平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的负影响明显,在短期内,也存在负面影响,但影响方向不明显;短期内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促进。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促进效应,长期内货币非中性。此外,向量误差模型也表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和物价水平都受到自身滞后期的影响,经济发展具有长期且趋于稳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北京市FDI和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利用1987-2005年的有关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对北京市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北京市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短期稳定的正向关系;FDI对北京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说明在引进外资的政策上应采用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FDI是北京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反之不成立。  相似文献   

17.
一、财政分权与经济分权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组合经济性分权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分权,它对于中央和地方间的财政分权具有很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200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金融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周边地区则不显著;对外开放水平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对本地区则是负作用。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直接效应中金融集聚和政府干预显著而对外开放不显著;间接效应三个变量都显著;总效应和分解效应都呈现金融集聚效应大于对外开放而小于政府干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1952-2003年中国教育投入与GDP之间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在误差修正机制的不断调整下得以维持的;教育投入对GDP的弹性系数为0.8791;从长期来看,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是教育投入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口文化素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效莉 《统计教育》2007,(12):50-52
本论文分别从生产、消费和环境管理等角度研究人口文化素质作用于环境的机制,以及生态环境对人口文化素质的直接和间接反作用机制。得出结论:人口文化素质必须经由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人口文化素质与环境损失之间才具有负相关关系;在经济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口文化素质与环境损失之间不具有负相关关系;并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2000年和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