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渭的书法     
老城 《社区》2008,(26):42-43
徐渭字文长,号天池道人,青藤道士等等,今浙江绍兴人。与晚明书法四家董其昌、邢侗、张瑞图、米万钟的活动年代属于同一时期。在他仙逝前后,书法大家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先后出生。  相似文献   

2.
现代传媒在崇尚科学的背景下获得了迅猛发展 ,它以代表新科学成就的面孔 ,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甚至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传统文学艺术也因此从内容到形式都在随着传媒的不断变革而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科技作为意识形态正悄悄地改写着传统的文艺模式和审美习惯。现代媒介不仅在改变文学艺术存在的本质 ,而且在改变文学艺术生产方式的同时 ,还改变了文艺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徐渭家世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渭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在诗歌、戏曲、绘画诸方面都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目前各种有关著作,对其家世的叙述都极简略,较详细的只有徐崙同志的《徐文长》一书。然亦颇有疏误。我们根据徐渭本人的作品所提供的线索与各种方志的零散资料加以比照,作一大致的描绘,并对《徐文长》一书的某些说法提出异议。徐家世居浙江山阴。徐渭《赠族兄序》说:“徐自偃王入越,迄今数千年。”追溯极其辽  相似文献   

4.
在越地民间流传的徐文长传说是对徐渭历史形象的演绎 ,更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表达方式。其中大量存在的内容复杂、形象暧昧的传说是民间文化性格的对象化显现 ,也是底层百姓的一种精神体操。在民间文化视野中 ,徐渭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风物 ,是民众历史情感和于越民间文化性格的对应物。  相似文献   

5.
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来被士人阶层所推崇。中国古代士人的养生生活实际是儒、医、道、佛四者相结合的混合体,四者相互结合、融会贯通。抒写真我,期于自得,不为人事所累,是以徐渭为代表的明代士人的终极追求。徐渭养生生活,与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仕途阻塞、士人群体的失意与困惑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
徐渭一生坎坷,年幼时就遭遇许多家庭不幸,在40岁前后出现精神障碍症状,多次试图自杀,最后因为杀妻张氏而入狱.徐渭究竟患的是何种精神障碍,颇多分歧,此文整理了徐渭精神障碍自我认知的有关资料,分析了徐渭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和形成原因,在分析现有徐渭精神障碍的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徐渭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情感不稳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由此得出徐渭患的是混合型人格障碍.  相似文献   

7.
徐渭文学的个性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渭(1521—1593)生活于明嘉靖中叶至万历中叶。他生前除了在家乡绍兴一带负有才士之名,在更大范围内,并无多少地位和影响。但是,到他去世之后,随着晚明新的文学思潮的兴起,他却被推崇为时代的文学旗帜,由于袁宏道等著名文人的称扬而流誉海内。此后,在诗歌、戏剧、散文(主要是小品文)等各个领域,徐渭都被公认为晚明文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抗战时期重庆文学艺术的概貌进行了描述,全面涉及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杂文、散文、话剧、戏曲、曲艺、电影及音乐、舞蹈、美术等门类,通过作家、作品和文学艺术活动等全面反映了抗战时期重庆文学艺术的繁荣状况.  相似文献   

9.
徐渭散文的结构既有以纲统目的“完整性”,又有目适纲宜的“有机性”,这既是其散文结构理论的自觉追求,也在实践上构成了其散文的结构特色,我们拟称之为“网式结构”。在排斥自我表现的文体和场合中,徐渭往往通过结构的经营使不合法的自我表现合法化;在允许自我表现的文体和场合中,其所创作的散文则往往具有“无布置”的结构特征。由此可见,结构的“有布置”还是“无布置”取决于其自我表现的需要,这就是徐渭散文结构的内驱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文学艺术的特征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即对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也直接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想尽可能结合一些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上的实际情形,从下列两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以及这一反映过程的全部复杂性.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1.
徐渭的狂草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对后世深远的影响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赏析来论述徐渭狂草的特点;从艰难坎坷的人生际遇、书画融通的创作思路及“本色”“真我”的艺术理论,解析其狂草风格之成因。  相似文献   

12.
文学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作家的使命、作家与生活的关系、作家的良知、作家的社会职责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文学艺术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认为:作家要担当起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保持血肉联系;要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染力,具备人道主义情怀,追求真善美,激浊扬清;既要做人类灵魂家园的守护者,又要做人类生存环境"麦田"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3.
文学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早在一八五七年就曾经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接着,马克思又以古代艺术为例说明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由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尤其是政治思  相似文献   

14.
文学艺术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激励人们的向上斗志,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文艺要实现这些功能,就要追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市场经济使文学艺术活动被无情地打上了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烙印,大众传媒在市场化时代其自身的定位和运行机制已经走向商业化。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考察了《扬子晚报》这类晚报在市场化时代对文学艺术的传播特质,得出以下结论:市场化运作机制下的报纸在传播文学艺术时,无论是其选择报道的角度,还是报道的风格,以及登载的内容,都遵循的是市场标准、新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原则。同时也看到晚报这种传媒对传播文学艺术信息,促进文艺的市场营销,推广文艺的大众化方面确有其不可否认的建设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渭虽然是明代文坛的边缘人 ,但却代表着明代文学的一种新精神 ,就是以“玩文学”的方式消解“诗言志”、“文载道”的传统。他的诗文创作既非源自某种使命感或道义精神 ,也非社会的写照或干预生活的武器 ,而是一种游戏人生自得其乐的生存方式。他拒绝崇高拒绝深刻 ,化神圣为笑谈 ,化正经为滑稽 ,在明代文学特定的语境中横空出世 ,开启了晚明“独抒性灵”的诗风与文风  相似文献   

17.
论徐渭的狂狷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渭狂狷人格的形成是有其时代背景和哲学思想基础的。基于“利人皆圣”的平等意识,形成了徐渭蔑视权贵、傲世独立的人格风范;基于“本体自然”的自由意识,形成了徐渭“疏纵不为儒缚”的人格特点;徐渭的狂狷人格体现在诗文创作中,则突出地表现为愤世嫉俗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徐渭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探讨其与王阳明心学的关系 ,认为王阳明心学是徐渭哲学思想的主要渊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徐渭的思想基础出发,对其文艺以情为本质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徐渭赋予“情”以新的深刻的内涵,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文艺理论,在文艺思想史上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徐渭的精神痛苦曾得到三次弱化 ,与此相应其散文的情感基调发生了从“悲愤”到“悲哀”的转变。由于痛苦在每一次被弱化的同时又在另一个层面上得到相应的强化 ,“悲”始终构成其情感中的一贯性因素。“愤”和“哀”在内含和指向上表现出明显不同 ,分别构成其前后期散文的支配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