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晓华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4,17(4):491-495
“看”,作为一个意向性过程,沉淀了丰富的社会心理文化内容。而由示众向戏剧的转化,更是集中体现了“看”的意向性转化,折射出一种社会心理与创作心理。现当代文学对观众如何“看”示众的描写的发展,深入挖掘了“看”的丰富内涵,继承并发展了国民性改造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2.
侯海燕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通过对鲁迅小说《示众》的研究,说明该小说以三为结构支点,通过三次叫卖声串联起整篇小说的框架,用三组人物构建起立体艺术空间,并分别用三组细节塑造简洁、精确的人物形象。尚三性是鲁迅创作小说《示众》时的一种潜意识,而这种独特的描写艺术也是鲁迅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3.
胡义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10-13
结构主义方法也是一种矛盾分析方法.它关于人类精神世界(包括人类潜意识的精神世界)具有矛盾结构的分析,值得我国地域文化研究者批判借鉴.因为,地域文化首先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形态而存在.也因此,在地域文化研究中,使用"解构"的方法,也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本篇在初论的基础上,将对《儒林外史》解构主义特征的探讨扩展到圣贤形象、名士风流、礼贤下士等诸多方面。吴敬梓在解构传统意义上的儒林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士人世界。小说颇具独特的解构手法(技巧)。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众翻身的一个重要环节,解放区文学对示众的描写一改鲁迅等人的批判色调,充满肯定意味。这种新型示众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政治权力结构,使民众取代地主成为社会的主人;而且解构了传统的社会关系结构,使阶级意识取代传统人情成为社会人际关系构架的基础。然而,由于作家们反思意识的缺席,过于强调阶级怨恨与阶级暴力的革命性与合理性,忽视了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使得这种示众描写潜含着人性与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6.
寇鹏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30-38
20世纪中国的文学思潮有一个从改造群众到改造知识分子的范式转变:20世纪初直到40年代,文学中的主导话语是改造群众的启蒙文艺;随着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改造话语的广泛传播,文学作品中改造知识分子的话语模式逐渐兴起;在改造知识分子的文学范式中,知识分子形象逐渐"逊色"于群众形象,甚至淡出了文学视野,这改变了文学的格局。通过改造知识分子来提高群众的地位,这种"改造"叙事颠覆了既有的群众与知识分子形象,但却远离了他们各自的真实,对知识分子和群众都有一定的"误读"。知识分子与群众只有在双向互动的情况下才能使各自走向良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本篇在初论的基础上,将对《儒林外史》解构主义特征的探讨扩展到圣贤形象、名士风流、礼贤下士等诸多方面。吴敬梓在解构传统意义上的儒林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士人世界。小说颇具独特的解构手法(技巧)。 相似文献
8.
王义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Z1)
本文以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和方法论为指导,引用了大量语言实例,探讨英语的认知规律,其发展必须使"结构-解构-重构"循环。结构和解构在其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中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并有英语认知中所追求的创造功能和经济学价值。它们是人类思维的两翼:解构孕育新的结构,结构预示再次解构。 相似文献
9.
熊宣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202-205
[摘要]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阐释活动在解构大浪淘沙的冲击之下,其传统的忠实对等观受到质疑,译本与原文的关系被颠覆,译者和读者的创造性得到极度的张扬,传统的文本观念和阐释策略被推到风尖浪口,解构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容忽视。与此同时,解构过分强调文本的隐喻性和修辞性,往往使阅读陷入极度的困境。其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主张,虽然颇具辨证的因子,却往往导致极度的相对和虚无主义,文本的阐释也往往出现“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局面,对翻译的影响将是“误译有理”、“乱译有据”,因此,解构最终也难逃被颠覆和解构的命运,留给“理论之后”更加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解构之后,后女性主义需要重构主体性,寻找"革命"或"政治"的可能性。但是这种重构既不能重返现代性,也不能停留在后现代景观中。这就意味着需要规避解构的无能,重新关联解构和主体性。这就是克里斯蒂娃的努力。她在一种否定性辩证法中重写了主体和身体的关系。既避免了现代性主体的同一性,又让主体性得以短暂地出场,重返政治领域。 相似文献
11.
颠覆、解构与超越——西方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文学本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桂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61-63
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是女权运动的文化成果 ,经典的西方女权主义是以社会性别论为其理论起点的 ,颠覆与解构男性中心主义是其主要的内容和目标。而中国的女性文学理论及其创作是对西方女权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它是多元的 ,开放的 ,是女性与人性、个人与社会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2.
艾丽斯.沃克是评论界公认的具有“颠覆性”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涉及宗教、种族、边缘问题、妇女权益与地位等诸多方面,对占据“中心”地位的传统思想进行了颠覆性思考,中国的爱丽丝评论几乎都在研究她对上述问题的观点,但在解构主义的理论下,《父亲的微笑之光》这部小说所提出的具有“颠覆”性的观点却又被颠覆了。 相似文献
13.
科学这一元素从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从文艺理论、创作思潮和作品等方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就通俗文学来说是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的翻译、创作和出版热潮,此热潮在20世纪出现了两次。就严肃文学来说,写实主义一直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牵制,那就是科学;写实主义不仅是技法上的,还是思潮性的,是现代文学的主潮;主潮的背后更有理论上的科学方法论和观念论在作支撑。这一切都反映了文学生命的历史性、普遍性的蜕变。 相似文献
14.
看·说·女人的示众--谈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女人的两种“示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岩岭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1):96-100
女人"示众"的情节是20世纪30、40年代和90年代一些女作家笔下都描述了的,但由于时代环境、社会体制以及作家价值取向的差异,使得"示众"本身负载着太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元素。在男权文化仍然占据人类文化制高点的时代里,对这两种"示众"的探究,势必引发人们关于社会表情与女性生存状态之间的复杂多元态势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张恩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0-261
老舍的创作面及作品数量,老舍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矛盾的集中表现;生活创作经历、与其他类型作家的比较、老舍创造的人物形象;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的进一步挖掘等三个大部分的综合,彰显了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王赠怡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553-559
顾恺之善于突破惯性思维对于艺术创作的束缚,他很早就注意到"偏见"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对于他来说,只有基于明识的"偏见",才能转化为有个性的艺术创作。事实上,真正具有艺术个性的创作对于艺术认识普遍滞后的大众来说,就是一种"偏见"。与大众艺术观念相比较,顾恺之的艺术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明显具有"解构"的意味。顾恺之"偏见"思想与解构主义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的合拍亦昭示出其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谢国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50-54
在这个德里达式的解构充斥着整个学术空间的时代里,文章试图用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主义,即海德格尔对“存在”的阐释方法来重构“解构”,意在吸收德里达解构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解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传统诗学的解构与颠覆——对温庭筠词的一种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松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3):97-101
学界对温庭筠词的评价,无论是说它浓艳香软,缺乏深情,还是说它深美闳约,都是从传统诗学的意义上来评价的.在晚唐社会结构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作词的文人,温庭筠的词创作解构了中国古典诗学的传统.它解构了诗言志的传统,词人不再带着极为浓烈的主观感情去创作,只是为了配合宴席歌舞中的即兴演唱,于是,作者的主观情感隐退了,客观景物的装饰就成了烘托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最佳手段,装饰性也就成了温词的重要特点.温词还解构了诗忧患的传统,词人以一种特有的"热感"投入了词的创作,传统的忧患代言人的地位在温词中隐退了.充斥于他词中的是客观物象的叠加和组合,以此形成一种客观的观照,形成一种不带作者情感色彩的语言形态.对传统的解构使得温庭筠在创作中尤为关注词的形式,这种对形式的充分关注对于词学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31-35
民族志本土化的探索由来已久,时至今日,依然是中国人类学者关注的核心议题。"体性民族志"作为中国民族志范式之新探索,为人类学界思考民族志本土化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与理念。在解构"体性民族志"的基础上,从理论范畴、田野实践及跨文化对话等方面进行反思,试图找到进一步言说与对话的空间,使其理论和方法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20.
吴菁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
英籍女作家简·里斯以经典名著《简·爱》的故事情节为背景,再现了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的一生。通过对经典的解构与颠覆,表达出男权意识和女性意识间的对抗、冲突和消解,并对父权制以及男性中心观念在社会生活、两性关系和文学创作中的表现提出质疑与颠覆,强调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