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道德的“祛魅”是现代性道德谋划失败的主要表征 ,这使我们发出 :“假如没有上帝 ,道德是否可能”的疑问。道德需要上帝的存在是基于善恶因果律和道德合理性的内在要求 ,而能够使上帝得以设定则是基于人的有死。因此 ,重新使道德“附魅”就必然要求彰显道德的宗教情结。  相似文献   

2.
上帝问题是莱维纳斯哲学中不可或缺的论题。莱维纳斯批判西方哲学传统的上帝观以本体论方式理解上帝 ,认为在存在的层面上上帝是缺席的 ,并从柏拉图的“善”和笛卡尔的“无限性”寻找到这一思想资源。同时他另辟蹊径 ,指出应从“踪迹”、从“他人”体会上帝 ,只有在与“他人”的伦理关系中才能走向上帝 ,从而使上帝问题在康德之后与伦理问题再次结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应当诚信 ?”是回答“如何才能诚信 ?”的前提 ,即需要首先追究诚信的形而上根据。假如没有形上的“上帝” ,诚信是难以可能的 ,因为设定“上帝”存在是善恶因果律和诚信合理性的内在要求 ,故在个人信念层面应把诚信设为自成目的。为了克服由此带来的“为诚信而诚信”的劝善的无力感 ,实现信念中的“应然”向现实中的“实然”转化 ,在日益“祛魅”的现代社会 ,关键是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可以置换个人信念中“上帝”的替代物。由于诚信特殊的性质与运作过程 ,这只能由具有集体性的社会具体制度来供给。在一个以制度为担保的奖罚有常的环境下 ,个人的诚信德性和社会的诚信局面都是可以造就的。  相似文献   

4.
人和上帝的关系是《圣经》中的一条红线,表征为人的堕落和上帝对人不懈的拯救,其间人对上帝的认识经历了从“自我为中心”到“实在为中心”的实质性的转变,从而人和上帝的关系也由疏远变为亲近。  相似文献   

5.
市场流行“宰你没商量”,这就注定了“上帝”们的“苦大仇深”。其实,这与“上帝”们的“长不大”也颇有关,今天才挨“宰”,转身就忘光,只会认倒霉,明天必定又会上当也。笔者也系所谓“上帝”之一。但值得庆幸的是,上当多了终学乖,一经“觉醒”后自我保护的意识渐强,挨“宰”上当的事从此大大减少矣。且讲一段我当“上帝”的故事为证:  相似文献   

6.
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的逻辑结局就是“上帝”的死亡.施蒂纳的“唯一者”、费尔巴哈的“类”、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能被理解为“上帝之死”后的产物吗?本文认为,某种意义上都不能.因为作为“超感性世界”、“精神世界”意义上的“上帝”无法死亡,超越性内在于“人”之中,关键是如何把它“现实化”.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上帝的存在是以理性、信仰、道德“三位一体”表现出来的。哥白尼、达尔文使信仰的上帝死亡,康德使理性的上帝死亡,而尼采要完成的则是使道德的上帝死亡。这使基督教及其相应道德价值也将死亡,带来虚无主义;同时,也使人类有机会拟定新的价值。“上帝死了”和“虚无主义”是同一命题的两种不同表达式,而“虚无主义”分消极的和积极的。尼采坚持积极的虚无主义,通过否定一切价值和重估一切价值两个环节来创造新的价值。因此,上帝之死构成尼采价值重估的“语境”,而虚无主义则成为他进行价值重估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商家除了其商品质优价廉取胜外,能否招徕顾客吸引回头客,往往与对顾客是否热情有关。尤其是在供大于求市场疲软的情况下,热情服务已成为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商家常用“顾客就是上帝”作为热情服务的口号。目的是,要求每个店员对待顾客要象尊重“上帝”那样虔诚。可惜,在这句口号指引之下,效果并不理想。顾客遭白眼、受冷遇、被欺诈、挨宰者已屡  相似文献   

9.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原则。为此,企业价值观建设的关键,就是结合新世纪的形势和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上把为人民服务原则更深入全面地贯彻到各个方面。 1.作为企业如何把全部工作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上。首先,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更新观念。“与其把顾客当作上帝,不如把员工当上帝,即员工第一。只有公司把员工当作上帝,员工才能够把顾客当作上帝”。这是以重视员工的人性化管理而著称的全球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的罗森帕斯旅游公司提出的“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新原则,是很有道理的。这就要求企业从…  相似文献   

10.
从回答“人生何以可能”的角度划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主要有两类:提倡宗教人生观的神学形而上学和提倡科学人生观的理性形而上学。神学形而上学以上帝的存在为中心神秘地展开。经院哲学家千方百计地论证上帝的存在。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最为著名。他断言,上帝观念本身隐含着上帝的绝对存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上帝观念,即使说“上帝不存在”的人也不例外。上帝观念的意思是“绝对完善者”。既然上帝绝对完善,那他就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人的心中。因为上帝若仅在心中,我们就可能在现实中找到比它更完善的存在物。安瑟伦的结论如下:上帝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