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信”一直被视为翻译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翻译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根据相关信息论原理,我们可以看到,“信”其实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以其作为标准来评价及指导翻译活动是不科学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将“信”作为翻译标准使得翻译研究的视野十分狭窄,因而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标准"忠实"在中西方翻译界几乎得到一致认可。然而,中外学者又普遍认为客观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忠实。英汉语言差异及中西文化差异是翻译标准矛盾性存在的主要原因。虽然没有纯粹忠实的翻译,但"忠实"标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阶段性的、相对的忠实还是可求的。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30年代中国传统译论存在着有关“信顺说”的两大论争——鲁迅和瞿秋白以及鲁迅和梁实秋之间的论争。论争围绕翻译的标准问题展开,但是论争背后却隐藏着多种动因。阐述了这两大论争的进程、主要论争焦点以及论争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并探究了论争背后的主要根源。认为不能简单地从表面来评判以往的翻译论争,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和学者个人的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全面看待学者之间的争论。  相似文献   

4.
翻译标准是个古老而热门的话题,翻译标准也是翻译界颇具争议的论题,回顾翻译发展史,从古代到近现代,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层次和学识背景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必然会对翻译标准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就引起了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在争论中,翻译标准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译者的翻译观也越来越趋于正确、合理,最终达到科学与艺术并重、神似与形似兼顾、直译与意译并用的翻译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信”、“达”、“雅” 之间的辩证关系。“信”是“达” 和“雅” 的基础。“达” 和“雅” 是“信” 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严复认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是翻译之前提和基础,"达"是翻译之目的,"雅"是翻译之语体选择.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对"信、达、雅"的阐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其评判也是毁誉参半,莫衷一是.同时,在翻译实践中严复并没有严格遵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主要源于其西学救亡的翻译动机和当时官僚士大夫对西学的排斥.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过程中不恰当地采用释义、阐述或增益的方法, 把原文中本来需要读者想象、推导才能领悟的隐含意义明示给读者, 这种明晰化翻译极大地损害了原文的韵味, 实际上是对原文的不信, 使读者无法象读原作那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翻译中的明晰化倾向主要表现在: 1 、释义明示, 语不尽意;2 、越俎代庖, 添枝加叶; 3 、弃形存义, 化隐为显; 4、附义于形, 画蛇添足; 5 、熟典附义, 叠床架屋  相似文献   

8.
自严复先生提出“信、达、雅”翻译三原则百余年来,此三原则一直在对我国的翻译工作起着指导作用。然而,“信、达、雅”自提出之日起,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就三者是相提并论,还是以“信”为主,亦或根据翻译内容定主次,对此很多翻译工作者都有不同的解释。本文阐述了在“信、达、雅”三原则中,“信”是前提概念,是忠实于原文所具有的一切语言信息。所谓的译文的“各有千秋”,应当指译文的风格,而不应指译文本身。  相似文献   

9.
翻译标准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随时代不同因社会文化不同而不同,其内涵是动态的和社会性的,不同国家民族因文化传统和文化地位不同,翻译标准也将不同.翻译的社会标准无疑有利于再现原文反映的民族历史和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个体性决定了其翻译文本必须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文学翻译的艺术,是在各种要素之间取得平衡的艺术。成功的文学翻译,应该体现出“信”与“美”和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译者应首先读透原文,理解它所包含的深意,而后要不断揣摩如何用目标语忠实再现原文的意境和内涵。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注意原文信息的准确传达,即“信”;二是注意原作者的美学意图的充分体现,即“美”。要从准确度和可接受性来把握信息传递效果,能传达出原文的意境、情感和风格。如果不能传达,则应转换信息的表达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信”“美”兼备。  相似文献   

11.
评析了翻译史上的几种重要的翻译标准,指出了翻译标准的优点和不足,阐释了对释译前景的见解,提出了开阔翻译标准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受后现代翻译理论的影响,"信、达、雅"这一经典翻译标准遭到解构和质疑。本文重新对"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进行分析,指出其在提出百年后仍适用于当代翻译实践。另外,本文认为,"信、达、雅"可以随着时代的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阐释。在"信、达、雅"的基础上"发挥译语优势"使"信、达、雅"更有现实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达雅”三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 ,在中国翻译界影响很大。译者要胜任翻译工作 ,除应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外 ,还应有广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学派众多,众说纷纭。国内翻译界,从严复的“信、达、雅”,到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再到许渊冲的“信、达、优”,都以“忠实”为前提。而国外译界推崇的“泰特勒三原则”和奈达的对等理论,也万变不离“信”。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但是准确是唯一标准,忠实是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翻译标准是严复的"信达雅"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然而,这两个"标准"都具有自身的缺陷,无力充当翻译标准的承担者。  相似文献   

16.
针对翻译标准,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通过考察古今中外翻译理论,得出结论:信达雅已包含各种翻译标准的内核,且具有箴言化、高层级性等翻译标准承担者的特征,据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应统一于"信达雅"的观点。同时指出,进入信息时代,一些翻译内容的性质改变,造成译者态度取向的改变,这使"信"的传统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商务英语具有语言客观、简洁,语义明确,措辞合理的文体特点。由于其专业性、规范性与现实性均很强,因而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信"和"达"的标准是根本。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过。总体看来,良好的翻译要求译者能真实地再现原文风貌,最根本的是要做到"顺"和"达"。鲁迅、严复、玄奘等人在翻译过程中,都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力求做到文理通畅,明白易懂。要想做到"顺"、"达",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要认真把握语言差异;二,要顺应译文句法文理、修辞文风;三,要把握句子...  相似文献   

19.
翻译标准众说纷纭,各有千秋。本文尝试从旅游文本的翻译特点,通过例证来寻找旅游翻译的标准;并从旅游翻译的角度来思考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旅游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英文推销信的文体,指出推销信的翻译要力求语言简洁、情感色彩浓厚,要求采用对称结构,注意文化差异,有时应采用意译方式表达文字内容,并应注意人称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