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是我们从世界范围看种族关系,那我们就可以发现二个重要的事实:第一,种族关系是欧洲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开始向外发展的结果;第二,种族关系是存在于所谓白种和所谓有色人种之间的关系,这种从世界范围对种族关系的看法,布莱斯爵士1902年在牛津大学演讲时就谈到了。他在那次演讲中说,欧洲人或先进种族和有色人或落后种族所发生的密切而普遍的接触,是世界必经  相似文献   

2.
用海外华人研究作为一个实例来解释关系社会学的创新观点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关系社会学,研究社会是从社会关系出发,而不是从社会本质开始;以往研究海外华人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海外华人身上带着中国传统的血统,第二种观点是用种族的概念去理解海外华人,均强调文化本质和种族原始区别;从海外华人乡土观念和家族关系可以看到:民族关系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关系的影响,包括海外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以及与当地人的关系;此外,海外华人在外国成为一个种族不是基于华人本身的种族本质,而是由于海外华人与当地主流民族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导致形成;进而描述了关系社会学一些值及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说《春季日语教程》中塑造的"白人意识的黑人学者",形象生动地体现了黑人的种族身份越界,阐释了黑人知识分子在种族身份构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基于种族越界叙事,分析黑人教授普特帕特在"政治正确"以及"种族协商"策略之下的种族身份越界,可以展现黑人知识分子为寻求种族关系发展做出的努力。同时种族身份越界方法的使用,也有效传递了里德对于种族主义以及文化多元主义背景下产生的各种投机行为的讽刺。  相似文献   

4.
肖邦这位钢琴诗人在钢琴曲创作方面独树一帜,同时他的和声也具有自己的独特色彩,肖邦身处浪漫主义时期但仍采用古典主义时期的和声框架,在此基础上开拓了浪漫主义和声,本文通过肖邦前奏曲来研究肖邦和声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国家,种族经验成为了美国人生活的主题之一.作为一个对政治敏感的作家,艾丽斯·沃克从种族经验入手,对<梅丽迪安>中的黑白困惑和身份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跨种族关系的确立来建构黑人的种族身份.这种对种族生存现状和问题的探讨,体现了沃克对黑人的人文关怀,为解决黑人当下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但是各种族之间却非常团结和睦,这与新加坡的种族和谐教育是分不开的。本文试图对新加坡的种族和谐教育经验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团结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肖邦的钢琴前奏曲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体裁。研究其创作特点和创作风格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肖邦及其它钢琴作品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跨种族性关系,尤其是黑白之间的性关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大禁忌。著名的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在他的小说《另一个国家》中对跨种族性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探讨,希望帮助黑人白人走出精神困境,从而建立良好的种族关系。通过该小说中两对黑白恋人的悲剧故事,鲍德温显示了他对美国跨种族性关系问题的担忧与困惑。  相似文献   

9.
《论美国的民主》是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9世纪上半期完成的一部巨著,对该书的研究和论述不胜枚举,但基本未涉及托克维尔关于美国种族与种族关系的认识。事实上,托克维尔通过实地考察美国土著居民和黑人的困境,对美国白人和黑人与印第安人间的种族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评论,指出作为支配群体或多数人群体的白人不仅在法律上有权界定自身,而且还能通过自身历史和文化界定社会价值观,建构种族差异,美国的种族社会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被社会建构的过程。白人特权和种族主义根深蒂固存在于美国的法制和民情中。托克维尔还分析了基于白肤色的财产权和白人特权对白人产生的负面效应,他认为,白人从作为统治民族中获得的心理利益蒙蔽了白人,使他们看不到这一体制对他们征收了实质上和精神上的重税,他也由此预见到种族关系在美国难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英国《种族关系法》自1965年出台以来,先后经历了60年代、70年代、20世纪末三个阶段的修订和完善过程,在法律释义、法律效力范围以及法律监管机制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为协调种族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证,使促进种族关系和谐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并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种族问题由来已久。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衰退、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黑人民权运动的低沉和保守势力的回头,一度有所改善的种族关系再度恶化。冷战结束后,历史的沉淀与现实的因素纠葛在一起,使麻烦不断的种族关系更趋紧张。  相似文献   

12.
托尼·莫里森对空间的社会性具有深刻的理解.她的《宠儿》呈现了美国19世纪的种族现实、种族奴役、种族歧视和种族仇恨,其种族问题实质上是空间问题.以列斐伏尔的“空间论”解读《宠儿》可以将小说中的种族关系和空间关系架构起来,并将黑人群体的建构之旅以空间视角进行再现:白人通过书写的种族空间表征对黑人进行空间规训,内化黑人的意识形态,造成黑人群体的意识麻痹;黑人则选择边缘,以表征空间为主要途径进行背离白人空间表征规训的空间实践,进行空间织造.最终,黑人群体的建构过程在空间实践与表征中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围绕杰斐逊的理想信条与其种族观的关系、其人权观与财产观关系、杰斐逊对待奴隶制态度的时间变化及其私生活中的种族关系等方面,学术界一直争执不休;一派学者惯于把杰斐逊描述成一个理想主义的圣哲、民主的斗士或"自由的使徒",另一派则把杰斐逊当作一个充满矛盾的典型,甚至指责他是一个言行不一或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相似文献   

14.
“钢琴诗人”肖邦一生的创作都与波兰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这种体裁源自民间的舞曲,充满着浓厚的波兰民族乡土气息。笔者以“民族性”为角度,从旋律、节奏、和声、调式、曲式结构等方面对肖邦的玛祖卡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此呈现肖邦玛祖卡作品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肖邦钢琴作品的旋律、复调、和声思维、踏板技巧及音乐形式等多方面独特表现手法的剖析,论述了肖邦钢琴作品独特的风格特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诗人气质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肖邦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6.
邬浩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2):76-78,90
本文从调性布局、转调手法和复合功能这几个角度着重分析了肖邦《夜曲集》的和声技法,并通过肖邦对传统功能和声技法突破方式的分析,来揭示肖邦新的和声手法与《夜曲集》音乐表现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种族沟通,对于劳伦斯来说不仅仅意味着与其他民族关系的重建,更意味着人类完整性的重建,在与其他种族的沟通中恢复自身的活力;然而劳伦斯并没有忽略种族差异所造成的仇恨和复仇。文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以上两个方面内容,并结合劳伦斯个人的流亡,可得出以下结论:一、身为白人作家的劳伦斯反对西方工业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扩张;二、劳伦斯认为实现种族沟通必须忠实于"地之灵"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以非洲种族为基础的种族,乃至流散研究领域中,很少有学者能够超越吉尔罗伊。这得益于他在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学习时曾追随斯图亚特·霍尔对种族问题的研究的经历,加之其拥有黑人血统的关系。吉尔罗伊总是以黑人研究为基础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思考种族和流散问题,因此其思想总是呈现出一种宏观的、全球化的特点。其思想的核心是反二元对立的本质主义,在此基础上,吉尔罗伊致力于将黑人种族融入英国主流历史、反对种族主义,认为其是种族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同时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他提倡一种超越肤色界限的无种族状态,或者也是其所说的"行星人文主义"或"张扬的世界主义"。从时间上来划分,其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类是继承式研究、创新式的扩大研究和持续性研究3个阶段,这3个阶段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拉默德一直很关注美国犹太人与黑人的种族关系,在其三部作品中都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在马拉默德看来,美国犹太人与黑人的关系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并不能够简单地以“结盟”或“分裂”这样的字眼来概括。由于历史和种族的原因,这两个民族产生过种种误会和隔阂,只有用爱与怜悯、理解与宽恕的方式去面对矛盾和分歧,才能使他们真正和睦相处。他的这一种族观,正是源于他一贯坚持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觉醒》:女性性意识觉醒的先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审视和评述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的思想主题及其社会意义,褒扬肖邦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自我意识以及女性性意识的觉醒,旨在推进国内学术界和读者对凯特·肖邦的和研究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