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税收制度、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税收征管等原因,导致我国区域间及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税负的不均衡和不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对我国"十五"期间区域宏观税负进行考察,从税收层面分析了区域宏观税负差异的成因,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回顾有关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的基础上 ,对我国各地区的税收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西部地区的税负相对较高 ,各地区的边际税率与经济增长负相关 ,并解释了西部地区税负较重的原因 ,最后从改革税制、调整税收优惠、机构改革和增加转移支付方面 ,提出促进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经济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电子化,在我国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当代,寻求"最佳税负水平"成为增加我国国家财政收入、提高我国国家经济调控的力度和政权兴衰等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当代经济形势与税收负担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近几年来税收负担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我国税收负担优化调整及努力实现"最佳税负水平"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税收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计算并比较了农业与其他产业及行业间基于不同计算口径的名义税负水平和实际税负水平 ,农业内部行业间税负水平。并基于税种、人口、土地、财政、税收等因素 ,对省际、区际农业四税的整体水平和各类农业税收相对水平做以比较 ,还初步分析了各类因素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就农村税费改革的总体方向、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不同地区改革重点的选择以及是否应取消农业税等问题做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收入不平等孰甚:地区间抑或城乡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泰尔指数分解先后次序会影响我们对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判断,先按城乡分解后按地区分解倾向于夸大城乡间收入不平等,先按地区分解后按城乡分解则倾向于夸大地区间收入不平等。为此,本文同时采用两种分解过程,并提取了纯地区间收入不平等和纯城乡间收入不平等,从静态角度分析孰轻孰重问题。然后沿用并扩展了Mookherjee和Shorrocks给出的研究方法从比较静态角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进行分解,考察收入不平等增量中地区间收入不平等变动与城乡间收入不平等变动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的贡献。研究结论表明:城乡间收入不平等较地区间收入不平等更甚,它与总收入不平等变动具有很强的同步性,在总收入不平等变动的4个阶段中,城乡间收入不平等变动在总收入不平等变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地区间收入不平等弱于城乡间收入不平等,但它基本上呈单调递增的特征,累积效应明显;另外,目前城乡间人口流动倾向于推动收入不平等的上升,而地区间人口流动有助于收入不平等的缩小。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税收筹划已经被社会所认可,合理进行税收筹划能够减轻公司税负,增加效益。本文分析了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提出了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前提和对策,希望对降低企业税负、增加效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涉外税收制度上采取了分地区、有重点、多层次的税收优惠措施。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中的某些负效应已逐渐显现出来。 一、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之一:税收优惠导致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平 首先从所得税看:一是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存在差异。目前,内资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 33%,外资企业也为 33%,但设在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特定地区的外资企业,实际税负远低于内资企…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不触犯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避税的方法来减轻税收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税负,这显然已成为当前中小企业所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本文就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税负过重这一现象,从原因、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小企业该如何合理避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地区间、行业间、不同所有制间的收入差距在扩大,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城镇收入行业差距、所有制差距以及地区差距,探讨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并从税收调节和公共支出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的兴起与成熟,财政分权活动在世界各国不断展开。财政分权不但有利于地区间政府发挥其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够满足地区内社会公众对差异性公共产品的需求,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围绕经济资源与税收资源展开的税收转移和竞争活动。本文以此为视角,首先分析了税收竞争的内容与特征,然后讨论了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区间税收转移问题,最后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希望这些结论能够指导现实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企业利润较高,与之相对应的税负比较繁重。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房地产企业通过合理、合规的税收筹划方式降低税负已势在必行。本文首先阐明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与之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最后针对性提出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从洛伦茨曲线看我国省际产值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帆 《管理科学》2002,15(2):69-71
通过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揭示我国各省之间国内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的差异与不均衡程度,认为我国各省之间的差异还在继续扩大,其中各省之间在第三产业间的差异最大,我国应加大对区域之间经济差异的协调力度.  相似文献   

13.
煤炭工业作为我国工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长期以来面临着税负过重的压力,这严重影响到煤炭企业的设备更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从煤炭企业的税收角度出发,阐述了煤企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并针对企业的设立过程、经营过程、重组过程分别介绍了税收筹划的方法,同时分析了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税收筹划(tax Planning)主要是指在国家税收法律范畴内,在不妨碍正常的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对对纳税主体设立、筹资、经营、投资、理财、分配等活动进行与税收法律、法规不抵触的事前筹划和安排,达到税负最小化的目标,最终实现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活动。税收筹划在欧美发达国家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专门的职业和普遍的经济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税收筹划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通过税收筹划案例,介绍了税收筹划的理念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制改革,在“营改增”的大背景下,我国住建部于2011年分别以66家建筑施工企业为有效样本进行了统计测算、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其中88%的建筑施工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税收增加。本文将就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现行政策入手,着重分析了现行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不足之处机器所致的不利影响,以希望相关部门重新认识保险的特殊行业性质及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稳定器"作用,调整相关政策,改善税负环境,扶持保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区间税收与税源均衡是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实现区域财政均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实现地区间税收与税源均衡的实质是税收收入与税源贡献的一致,涵盖税收收入与税收能力一致、税收收入与税收归宿一致以及税收收入与税收管辖权一致等内容。受到分税制财政体制、税收制度设计、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我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出现了非均衡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优化税收制度设计、建立起横向税收分配制度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等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刘芳  吴青  周良 《管理学报》2012,(7):1032-1035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税收压力越来越大,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开始日益关注税务风险。税务风险有2种表现形式,即税负过重和税收处罚。根据1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0年的财务数据,构建了税负预警模型;采用税负对比法,对商业银行的税务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营业税税务风险变化不大,但是企业所得税税负过重的商业银行有增多趋势。同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营业收入、营业支出、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对盈利综合税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上市房地产企业的税负状况.首先,在采用实际税率法的基础上,分别衡量了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率和实际营业税税率;并着重建立一个总税负变量,从整体上衡量房地产企业的总税负水平.然后,将房地产行业的税负水平与钢铁、汽车等行业进行比较,并检验行业因素是否显著.最后,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构成中税负、费用和成本的占有比例,从利益分割的角度分析到底是哪部分构成直接导致了房地产的高价格.本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管是从本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与其他行业对比,房地产行业的税负水平其实并不高:税费关系不清和费用的繁杂是造成"高税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R&D效率不平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要素RD效率估算框架下测算我国各省份工业部门的创新效率,并对影响我国地区创新效率差异的因素进行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结果显示,对地区间创新效率不平等贡献较大的因素依次是地区要素禀赋、RD投入、FDI及进出口贸易等。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创新政策:东部地区应着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利用创新先发优势挖掘创新潜力;中西部地区应依循比较优势发展潜力行业,通过企业创新集聚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