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词缀“头”是汉语中典型的构词虚语素,现代汉语中“头”的构词能力渐趋萎缩。从“头”缀的历时发展考察,元曲中则出现了众多附加“头”缀的复音词。这一方面顺应了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规律,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汉语复音化的发展。元代特有的部分“头”缀词在后代的消亡说明了词汇发展中“适者生存”的法则。  相似文献   

2.
试论敦煌变文词汇复音化的三个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敦煌变文词汇复音化的三个趋势陈卫兰汉语词汇总的发展趋势是单音节变为复音节,这种趋势在近代汉语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迅速。美国汉学家罗杰瑞认为:“双音节词主要通过合成及加词缀两种方法构成。”①当代学者对复音词的研究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的。首先,对先秦...  相似文献   

3.
汉语词的构成是循着由单音节到复音节的方向发展的。先秦上古汉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而现代汉语则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这是大家都承认的客观事实。汉沿由单啬词渐变为复音词的原因何在?王力先生在他的《汉语史稿》中写道:“汉语复音化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是语音的简化;第二是外语的吸收。将来实行拼音文字的时候,拼音文字也会成为汉语复音化的第三个因素,因为复音化是减少同音词的重要手段之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汇复音化对汉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汉语词汇出现复音化趋势之后,汉语的整体面貌在许多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语音系统的简化,新词、尤其是虚词和虚语素的产生,新的句式结构和语法范畴的出现,都与汉语双音节的韵律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语音、词汇及语法等几个角度来探讨汉语词汇复音化对汉语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唐子恒 《文史哲》2004,(6):59-61
关于汉语词复音化的原因,学术界曾有多种观点,如语音简化说、外语吸收说、义类义象分离说、精确表义说、审美观念说、韵律构词说、句法结构词汇化说,等等。以上说法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汉语词复音化的部分原因,但这每种原因均不能单独促成词的复音化。引起汉语词复音化的原因是综合的,而且各种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在各具体词中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的动宾复合词源于古汉语动宾词组的词汇化及动宾构词法的直接生成.动宾复合词是单音节复音化的产物,既有心理原因,也有韵律原因,可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其词汇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许威汉治学严谨,文字、训诂、词汇、语法等靡所不通,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汲取传统语文学精华的同时运用现代语言学观点对汉语词汇学作全局性的透视,从“训诂学要向词汇学发展”着眼探讨汉语词汇学,在汉语的特性、汉语词汇复音化的成因、汉语词汇的体系、“通假”的实质、汉字的发展演变、语法研究的平面和词的音义关系等方面皆有阐发和创获,为汉语词汇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语法史、词汇史、文字学史的工作上,殷周时期的语言是首先值得注意的对象。因为就今可见的确实可靠的语文资料来说,殷周时期是中国语言文献历史当中我们能够追溯的最早的一个阶段。对于这个时期的语言事实有了明确的认识,才有可能知道此后各个时期语言在发展上的传承关系和新的现象。从西周开始历代复音词都有增加,构词的方法也由单音造词向复音词转变,所以我们通过对西周青铜器铭文的研究来了解西周汉语复音构词情况。  相似文献   

9.
东汉碑刻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其来源、形成方式和语法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在东汉段的复音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动宾复合词源于古汉语动宾词组的词汇化及动宾构词法的直接生成。动宾复合词是单音节复音化的产物,既有心理原因,也有韵律原因,可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其词汇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李仕春 《兰州学刊》2011,(4):109-112,100
大量数据说明复音单纯词是汉语造词的副产品,不是单音词复音化的桥梁,它只是汉语单音词复音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为了更好地进行表情达意而采用的一种辅助形式。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词汇从上古以单音词为主,过渡到中古以复音词为主,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大变化。并列式复合词在汉语复合词中是数量比较多的一类,这一构词方式能产性强,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调查探究专书中的复合词,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过"是从实义动词虚化而来的程度副词,较早见于中古汉语,基本用于单音词之前。"过于"从跨层结构重新分析而来,较早见于近代汉语初期。在使用过程中,"过于"从既可修饰单音词又可修饰复音词,发展为只能修饰复音节成分。"过"、"过于"在句法功能逐渐形成互补分布状态,时代越晚,这种分野越严格。论文还对它们句法功能的差异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是南朝宋临川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的一部小说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另外,它产生的时代,在汉语史上正是由上古到中古的过渡阶段,其书又是比较接近口语的作品,在词汇与语法方面对上古汉语均有继承和发展,因而这部书是我们研究汉语发展变迁的珍贵材料,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特点的难得作品.本文试图以《世》中的复音词为基础,探索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复音词的特点.汉语复音词分为合成词、单纯词,其构成方式又分为复合、附加、重叠三大类.我们先谈一下合成词.先秦时期,汉语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单音词,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复音词已有一定的数量,但合成词还是少数,汉代以后,合成词逐渐多了起来,其构成方式也逐渐完备.(一)复合式合成词先秦时期,复合式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只具备两种:并列型和偏正型.虽然我们可以找到动宾型,但这种类型还处在萌芽阶段,到了两汉时期,动宾型有所发展,但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却不大,在《世》中.动宾型有所补充,同时又出现了主谓型和动补型,这  相似文献   

15.
《荀子》是一部富有语言特色的先秦传世典籍 ,为研究上古汉语词汇提供了难得的重要语料。本文从语义和词性两方面 ,对《荀子》中的偏正式复音词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碧岩录》是研究近代汉语特别是唐宋时期词汇的珍贵材料,尤其是复音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就偏正式复音词而言,《碧岩录》中的偏正复音词在语义构成和词性构成方面,与前代相比都有一些发展和变化。语义构成方面,《碧岩录》中正语素表示人和事物、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这一类复音词有很大的发展变化;词性构成方面,《碧岩录》中的偏正式复音词仍以名词居多,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代词等数量较少,但构成方式更为繁富,呈多样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苏俊波 《理论界》2004,(1):134-135
汉语复音词中,同义语素词如休息、思想、研究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追溯其历史来源,可上寻到先秦汉语。例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中的“恐惧”,《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朋友”,《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中的“恭敬”等。汉代以后,这种结构的复音词急剧增加。显然,汉语词汇中大量的同义语素词来源于古代汉语中单音同义词的连用,正如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阶段的。”但是,在汉语词汇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单音词为什么会产生同义连用现象,以及怎…  相似文献   

18.
睡虎地秦简出现了大量的合成词,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常用词,绝大部分沿用到今天,揭示了上古汉语具备了这样的功能:利用词根能产地合成新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是并没有使整个词汇系统发生从古代单音节为主到现代复音节为主的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建立历史的观点,首先要懂得词的结构古今不尽相同,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词汇则以双音节词为主。古汉语中的很多单音词因为经常在一起连用,在后世或现代汉语中形成了复音词。也要了解古汉语中复音词也有一定的数量,不要以偏概全,把复音词拆为单音词。其次要懂得词义演变,古今不尽相同。有些词的意义自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大多数词的古义和今义有差异。因此在训释词义时,既不能偏离语言的时代性而任意以今义说解古词古语,以今义为古义,也不能偏离语言的时代性而任意以古义说解后世的语言,以古义为今义。  相似文献   

20.
《琼州学院学报》2015,(1):84-89
"胡须"义从先秦开始用"须""髯""髭"表示。从先秦至明代,"须"都是表示胡须义的主导词。南北朝时期,"胡"的"胡须"义开始萌芽,但发展缓慢,随着汉语词汇的复音化,大约在元代,"胡"加上了词尾"子"来表示胡须义,"胡子"的使用频率从明代开始逐渐增加,到清代超过了旧词"须",并在现代基本实现了对"须"的替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