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文艺创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是借个别表现一般,特殊体现普遍,偶然展示必然,局部显示整体。艺术典型化的整个过程,始终离不开个别。观察、捕捉典型的生活现象,是从个别开始。构思过程中集中、概括、想象、虚构,也都结合着个别。最后创造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形象,还仍然是一个个别。正是由于从活的现实生活出发,创造性地描写了独特、鲜明、生动的个性、个别,典型性格才能尖锐、强烈、充分地展露  相似文献   

2.
典型共性概括性的具体含意即其美学内容是什么呢? 首先,成功的艺术典型形象都是通过其独具的审美特征,深刻地概括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尖锐而严肃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3.
论艺术发现     
什么是艺术发现?也就是说,艺术发现包含着哪些内容?我们认为,艺术发现是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充满艺术情感的独创性的审美认识。作家、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凭着敏锐的感受力和深遽的洞察力,通过艺术观察,获得了大量的丰富生动的素材,产生出了美的感受,继而抓住某些特征性的现象,从中发现那种蕴藏在事物的内部,不易为一般人所觉察,常常被认为是司空见惯而受到弃置的本质的、规律的东西,由此挖掘出生活的哲理,揭示出蕴含在里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类比的一般性 历史类比的直接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规律作为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首先反映了事物现象的一般。但是,这个一般在客观现实中任何时候都不是对象或过程的某种超然。而总是与个别交融在一起。列宁写道:“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是一个多因素构成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存在着错纵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作风的矛盾运动。这些矛盾运动都是有规律的。在这些规律中.必定有一个是基本规律,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规律的存在和发展。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构成一个社会发展规律体系。其中,基本社会规律决定着社会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主要过程和根本方向,体现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和基本特征;而其它社会规律则表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个别方面和个别过程.它们发生作用的过程,要…  相似文献   

6.
论艺术价值     
一 艺术适应了人类的某种特殊需要,具有独立的价值,那么艺术的这个独立、特殊的价值与功用又是什么呢?我认为,面对如此悠久的艺术史、如此浩瀚的艺术现象和如此多样的艺术形态,我们若沉溺于史实的描述是无法作出充满张力的涵盖的。我想我们或许可以变换一下思路,从考察人的生活的哪些环节会产生艺术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来发现人与现实(泛指对象世界)关系的一般本质,进而对艺术价值作出较为正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这已成为人们普遍承认的事实。但是它在发展进程中,是否有目的性,是否存在着选择,却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存在着选择和目的,那么发展就不是存在着一种可能性,而是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而一般理解的所谓规律,认为只能有一种可能性,不存在选择性,有选择性就无规律可言。其实,这是一种很机械的看法。只要我们对规律的理解不仅仅局限在现象或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上,而把一些暂时看起来并非本质或必然的现象,但却具有相当生命力的东西,也看成是属于规律性范畴中的事,那么规律性与选择性的矛盾,就可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统一起来,从而更充实和丰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1、哲学上所谓"必然形式"是反映或表征事物和现象发展的本质形式.本质是普遍的,因此"必然性"与"普遍性"是同一阶梯、同一层次的范畴.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普遍性"当然不是"抽象的普遍",而是体现"特殊的和个别的东西的全部丰富性的普遍"(《哲学笔记》第98页).因此,必然性自身必定是全面的,或者住自身中包含着"全面性"."片面性是认识发展的必然形式"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判断,是不能成立的.2、作者认为客观世界是一张大网,"要认识这一张大网,总要从某一点、某一层开始,然后逐步进行延伸."因此按照作者的逻辑必然是这样:作为认识出发点的"某一点"、"某一层"就是  相似文献   

9.
论派生性社会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类社会”,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人类的各个社会,一方面在进行着“自我运动”,另一方面又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由此,人类各社会的发展,也就会有两种不同的基本形式,即:(1)依靠自身的力量所实现的原生性的发展,和(2)在外部社会的作用下所实现的派生性的发展.原生性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典型形式,也是派生性的发展由以发生的历史前提,因而,这种发展,最能显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律.因此,要真正认识这一层次的社会发展规律,就必须运用抽象法,“从纯理论的观点,即假定以永远正常的生活条件为前提”,①来考察那些典型的、原生性的历史过程,而对那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对由外力引发的派生性的发展,暂时忽略不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概括,实际就是他运用这种抽象法,“从纯理论的观点”出发来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结果.所以,在这一概括中,马克思只是讲到了社会的自我运动,而完全没有提到外来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马克思在这里所阐明的,实际就只是能够最充分地包含和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原生性历史运动的规律,而决不是纯粹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原生性历史运动的规律,由于也是一种特定的历史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10.
1859年4月和5月,马克思和思格斯分别给拉萨尔写信,批评了他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恩格斯在信中写道:“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恩格斯所说的“历史观点”指的究竟是什么呢?有些评论家认为,“历史观点”也就是历史真实。我以为,这种解释颇值得商榷。评论家们都娴熟地运用着历史真实这个概念,然而究竟什么是历史真实,也就是说,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则迄今没有弄清楚。一般说来,所谓历史真实经常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着。一种是指对历史运动本质规律的揭示。这种揭示必然是扬弃了历史进程中的个别的、偶然的、表面的现象,必然是理论的概  相似文献   

11.
关于什么是艺术的本质真实,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同志把艺术的本质真实看作是简单划一的、仅仅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艺术的本质真实就成了演绎某一时代、某一阶级的思想的形象化工具,文艺作品描写的对象也就被局限于体现整个社会生活的“主流”和“必然”。例如,最近在讨论中篇小说《祸起萧墙》时,就有人认为,在四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对经济调整、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小说中所描写的封建地方主  相似文献   

12.
艺术无规律     
本文认为:“艺术规律”是人们长期习惯使用的一个模糊概念。规律这一哲学概念用于艺术本身是一个错误的结合,是人类的一个失误。因为无人能对“艺术规律是什么?”作出明确而合理的解答。由于艺术是主观化的客观,是特殊形态的人为,艺术是可以超必然的自由王国,是自由的象征,艺术创造是个体活动,标新立异是艺术的生命激素,因此艺术无规律,艺术创作也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3.
(一) 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原因或因素是什么?自从人们用文字记载历史以来,就产生了各种关于历史的学说,不同的历史学说则给予不同的回答。古代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地理环境、人们的心理状况以及社会结构都对历史运动发生着显著的影响。在欧洲中世纪,在历史领域内,神学占着支配地位,天主教主教奥古斯丁右《上帝之城》中断言:“世界上除了上帝之外,再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存在,除了上帝的启示外,再没有什么人类的历史。”他认为,整个历史都是神的信徒和撒但的信徒的斗争史。托马斯·阿奎那则认为,一切个别的存在、个别的历史事件都是偶然的,但从整个宇宙来看,有一种绝对必然的存在,即上帝。这些历史学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新的理论概念。我认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包含着三层内容:第一,是社会主义一般。初级阶段毕竟是社会主义,必然具备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它是贯穿社会主义始终的。第二,是初级阶段特殊。初级阶段只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阶段,它有着不同于中、高级阶段的特殊东西。第三,是中国特色个别。我们所说的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不是别的国家的初级阶段,它必然具备中国的特色,有中国独有的东西。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般、特殊和个别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阎孟伟 《学术研究》2013,(1):6-12,159
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论断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生活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属性的确认.社会文化具有多种存在形态,但其实质则是内舍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并通过社会交往而被社会化和客观化了的普遍精神.社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而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则是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自主性和自由性.社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它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文化机制,社会历史的进步趋势也必然包含历史主体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形态分析张建堂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唯一的表现形态是社会科学理论,同自然科学一样,是研究活动的结晶,存在着价值与使用价值,存在着成果转化问题。成果的转化过程,亦即成果...  相似文献   

17.
信仰决定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我认为,美的特质在干,它是一种为人所创造并为入而存在的现象。美的真正蕴含和人的本质具有本体意义上的高度同一性。人正是在创造和发展自身本质力量的同时永恒地创造着美。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创造和发展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性活动,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进行的。正是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和途径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展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中,人类创造着美。如果认为创造美的活动即是一种艺术或具有艺术性质活动的话,那么,可以说,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及精神生活活动都具有艺术的性质。当然,…  相似文献   

18.
<正> 作家在创作中主要运用形象思维这一点,目前已为理论界大部分人所承认。然而进一步深究:作家这种思维活动是不是一种独来独往、无所依归的精神活动呢?不是。我们所以这样说,一方面固然因为作家的创作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还因为,作家运用形象思维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必然要引起读者的精神活动,读者的这种精神活动不是别的,也是一种艺术的形象思维活动。所以不应把作家的形象思维,仅仅看成一种作家毫无旁鹜的独立的精神活动,而应当看到这种思维活动物化之后所具备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是通过读者的形象思维得到体现的。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诗歌作为摹仿自然的媒介,其媒介功用意义经历了柏拉图的阐释后,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提升和系统化。在柏拉图的诗学思想中,诗歌作为摹仿自然媒介的功用表现在:诗作和技艺的不相干、现象与本质的分离、感性和理性的脱节、个别与一般的不一致、神祇和道德的不协调。柏拉图媒介诗学不可通约性的一面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得到了一一调解,达到和谐一致:摹仿个别只是手段,揭示普遍规律才是目的;摹仿的对象是现象,反映的却是现象的本质;媒介诗学的功用表现在生活中的偶然与必然的可信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在中国,最早对诗歌的定义是传达志的媒介,孔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和综述,体现了诗歌是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和社会环境的外驱力互动的过程,无需摹仿环节,是自我导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且自我、主体、心灵在仁礼的同一性的预设中相辅相成。中西诗学的起源及其媒介作用有其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包括四个方面:人性的复归、人类生存理想、社会形态、革命行动。人性复归是马克思理解共产主义本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共产主义首先构成了人类生存理想。而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人类生存理想并非是一种乌托邦,它必然要落实在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当中,因此,共产主义必然作为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而存在。最后,为了实现上述理想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还应该成为一种趋向理想社会形态的革命行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上述四个方面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