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关税是影响企业出口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以中国加入WTO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从关税水平和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两个维度研究了关税下降对企业贸易边际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关税水平下降主要导致企业的贸易扩展边际增长,而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则主要导致企业的集约边际增长。具体来说,关税水平下降得较多的行业,企业的扩展边际增加较多,但相应的集约边际反而增长较少,从而导致总出口减少;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得较多的行业,对美出口的集约边际增加较多,而相应的扩展边际增长较少,从而导致对美总出口增加。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关税水平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和企业出口质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事实分析法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对美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美国宣布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初期,中国对美出口出现短暂的出口加速效应(进口囤积效应),9个月后,关税加征的出口抑制效应才得以体现.文章分析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对美出口总量平均减少了15.3%.细分产品层面的研究发现,生产原料类产品受到的影响大于消费品受到的影响,威胁加征关税会出现出口加速与进口囤积效应,而直接的关税加征则没有囤积效应.考虑到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中国企业应拓展出口渠道,积极开拓欧洲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潜在市场,使得出口市场多样化的同时,积极挖掘国内市场需求,尽量减少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碳关税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高耗能产品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虽然开征碳关税争议颇多,但是一旦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将极大地冲击中国企业对欧美市场的出口,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将面临诸多困境。福建作为我国的重要出口省份,势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从福建的出口贸易现状入手,通过碳关税对我国及福建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探讨应对碳关税影响要采取的策略,以便给我国出口企业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充分发掘中国农产品出口潜力,优化中国农产品出口格局,基于1996—2019年数据,以中美贸易摩擦中被加征关税的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弹性分析法而非传统的贸易潜力估计方法,估计了该部分农产品对36个主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短期出口潜力。研究认为,在36个沿线国家市场上,中国被加征关税农产品对出口竞争国的同类产品具有一定替代能力,尤其在意大利、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俄罗斯市场上的替代能力更强;36个沿线国家对来自中国的被加征关税农产品的进口需求均属于富有弹性;中国被加征关税农产品出口潜力较大的国家集中于东南亚地区。研究表明,中国应着力降低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成本、增加农产品价格调整空间,加强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尤其是借助RCEP促进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深入发展,带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加,实现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格局优化。  相似文献   

5.
虽然中国入世正如世贸组织总干事MikeMoore所说标志着“历史性的大门打开”,但没有人能预测到该协议所带来的经济成果,但是这项协议能够给中美两国带来长远利益这一事实是无可争议的。   美国获利的主要方面包括市场准入和关税降低。总的说来,中国关税水平将从平均246%下降到94%。这样一来,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增长比例将高于进口的增长比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估计降低中国关税将扩大10%美国出口,进口将扩大大约69%,同时也会增加更多的诸如航空和汽车行业这样高产值出口的就业机会。   在这个协议中有更多的有利于美国农业的条款。在农业方面,中国关税将到2004年从20%下降到145—15%,甚至更低。因此,美国的棉花、小麦、玉米和大豆会大量涌入中国,同时,中国承诺取消所有定量限制而采用关税税率配额(TRQ,指进口低于配额的课以低关税通常1—3%,高于配额以高关税缴纳)。这个制度会大大刺激国有企业以国际市场行情购买大量农产品。此外,中国将取消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如果2000年后的下一个WTO回合讨论全面取消农业出口补贴的话,这将被认为是中方做出的重大让步。美国农业部估计,在5年内美国农场出口到中国会增加20个亿。  相似文献   

6.
《山西老年》2008,(11):63-63
近日,我国对铝合金、焦炭等部分商品出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具体办法:对一般贸易项下出口的铝合金征收出口暂定关税,暂定税率为15%;将焦炭的出口暂定税率由25%提高至40%;将炼焦煤出口暂定税率由5%提高至10%;对其他烟煤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暂定税率为10%。  相似文献   

7.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析欧盟对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关税的征收将会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严重的影响,部门出口贸易额大、碳排放强度高是负担碳关税比较大的主要原因,被征收的碳关税主要集中于少数部门,碳关税的征收会直接影响这些出口部门企业的生存。因此我国应加快转变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到消费拉动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一次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的比例,以及限制关键高排放部门的出口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碳关税"。  相似文献   

8.
一、WTO规则下各国市场准入和出口补贴政策的比较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使所有WTO成员国都承诺了要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进行消减。进口关税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除了关税水平外,还可通过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复杂关税、关税配额和特殊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来表现。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农产品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和复杂关税使用的都比较显著。虽然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达成了各国削  相似文献   

9.
使用 2017至 2019年 HS8位码的进口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中国对自美进口农产品加征反制关税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对美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显著降低了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额, 贸易抑制效应显著,但仅存在部分贸易转移效应;政策实施后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额下降的部分影响因素来源于美国企业降低农产品对华平均出口价格,政策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证明美国农产品出口对华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一般贸易分类下的贸易抑制效应、贸易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相比不区分贸易方式异质性的全样本估计效果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强,这意味着中国对美一般贸易分类下的进口农产品实施关税反制的政策影响更强劲。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经济学视角,针对欧美等发达国家拟实施的碳关税,从碳关税特性上分析其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出口商品种类、价格、数量、市场份额以及总体经济的控制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实施碳关税将给我国贸易格局带来的变化以及对我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碳关税的征收将导致我国高碳产品出口价格优势丧失、数量减少、贸易条件恶化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缺失。有鉴于此,在出口方面做好应对措施才是跨越碳关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理解中美贸易关系,解读中美贸易失衡的本质,从美方特别是特朗普当局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失衡入手,通过对中美贸易数据的研判,预测未来中美贸易发展走向。研究发现,特朗普当局认为中国政府对出口企业的补贴以及高关税政策,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导致美国制造业丢失了近300万个工作岗位,因此需要打压中国出口,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高关税来扭转贸易逆差,让中国长期处在全球贸易价值链的中低端。研究认为,美国对中美贸易额的统计口径过于简单,减少中国进口不能直接增加美国的就业人数,中国扩大出口能为美国提供“价优物美”产品,中国投资者又把贸易所得投资到美国购买国债,美国是贸易逆差的受益方;中国的大量贸易顺差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得,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中主要是把中间品加工成最终产品,贸易所得很小;此外,中国的关税政策符合WTO规则,美国也会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投资。因此,中国从全球贸易价值链的低端爬到中高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美应通过贸易谈判,争取经贸合作,才能够提高双方经贸规模,实现中美贸易朝着合理的方向再平衡。  相似文献   

12.
特朗普的高关税恫吓是一只“纸老虎”,只要我国对2017年占对美出口约70%的两大类产品——机电类和纺织鞋帽家具类——征收高出口税就可以从容应对特朗普咄咄逼人的挑衅,并将中美经济战转变为中国经济深刻性结构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本文讨论了征收高出口关税对我国经济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在短期,我国对出口美国产品征收高出口关税,不仅不会增加政府开支,产品过剩没有增加,局部性的失业也将得到妥善解决,而且,平均每位农民工年收入反而增加8.67%,从而可以有力地扩大内需;在长期,出口税战略将导致中国经济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这包括中国的货币主权得到更完整的恢复,由此增加的“财政收入”将为核心技术研发提供雄厚资金、支撑在农业振兴中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给民营企业减税以及解决社保基金养老金余额严重不足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战略将为民营企业的大发展提供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为我国在价值链高端和核心技术特别是集成电路方面的进口替代奠定基础,成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SPS)措施是农产品贸易领域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非关 税壁垒.准确度量SPS措施的贸易保护效应可以为农产品出口策略的调整以及自由贸易 区谈判提供依据.基于2001-2018年 OECD国家和中国共37个国家 HS2位编码农产品 贸易数据,采用局部均衡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测算 SPS措施对农产品进口 数量的影响,将SPS措施的数量效应转换为价格效应,在计算各类农产品进口需求价格弹 性的基础上估算关税等值(AVE).研究发现:样本国家农产品 SPS 措施关税等值介于 4.6%~60.6%之间,平均关税等值达21.07%,是农产品加权平均名义关税的2倍;从产品 加工程度来看,初级农产品SPS措施的平均关税等值比加工农产品高出60%,其中疫病风 险最高的活动物类产品的关税等值为60.6%.因而,出口商在选择出口市场时应综合考虑 关税水平和SPS措施的关税等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风潮愈演愈烈,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逐步上升。为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于经济的影响,回顾近年来有关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影响及其政策意义3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在关税之外对于企业出口会产生实质影响的因素,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即使平均关税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如果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大幅度上升,将会导致企业推迟投资,打击企业出口新市场的积极性,对经济产生严重后果;维持稳定的对外关税政策、签订贸易协定有助于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企业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当一国政府决定实施关税威胁时,应当考虑实施关税威胁将提高该国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从而造成额外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5.
气温上升导致全球日益变暖,引起人类对气候问题的关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碳关税"一词提上日程。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分析"碳关税"的征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短期内影响较小,中期影响较大,长期则出口量会有所增加。并对如何应对"碳关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健全国内的减排法规、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及发展低碳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美欧联手对华纺织品设立贸易限制的依据是《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的第242条款,而以此设限缺乏法律根据。必须依法应对美国的“特保”限制,美欧设限损害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和W TO的信誉度。为解决与美欧的贸易摩擦,中国主动提高纺织品出口关税税率,政府实施“主动配额”的斡旋方式,对纺织品实施临时出口许可管理。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必须正确应对国际竞争中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差异减排模型和动态CGE模型等方法研究了气候环境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候环境壁垒将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较大冲击,碳排放标准的实施将导致出口运行成本和市场价格相对于进口国同类产品变得高昂;碳标签的使用将降低中国出口产品均衡需求量,碳关税作为一种新增成本,使得中国各行业出口平均利润均出现下降。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了制定互利双赢国际贸易新规则、推进中国出口贸易低碳化发展及建立气候环境壁垒预警和消除机制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结合NAFTA关税制度,以提高我国对北美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为目的,分析我国应对NAFTA关税制度的法律对策,共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完善我国的关税制度,二是在区域化冲击下在法律上的调适和应对,三是充分利用WTO的对等原则,四是调整我国对北美出口的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19世纪,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突出表现在这两种贸易都对清政府财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茶叶和鸦片出口关税方面,中国半殖民地特征非常明显,即对最重要出口商品的茶叶征收很高的出口税,而对最大宗的进口商品鸦片征收很低的进口税,清政府这种"抑内护外"的做法压制了国内优势产业的发展.总体来看,茶叶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鸦片贸易的发展则加重了中国19世纪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入世后国际贸易出口面临关税、配额、保障条件、反倾销等因素制约与障碍。加速发展中国国际贸易 ,必须依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 ,采取以下方略 :改革国际贸易管理体制 ,健全法制 ,确定政府职能 ,提高管理效率 ;建立完善的出口代理制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增强国际竞争力 ;充分发挥国有外贸企业的核心专长 ,运用现代市场营销原理开拓国际市场 ;培植私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 ;大力发展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