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静波 《日本研究》2007,1(4):57-61
亚洲主义是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一种日本社会思潮和运动,其基本特点是主张建立以日本为盟主的亚洲人连合体,以对抗来自西方的白种人的入侵,到20世纪前期则演变为日本向亚洲武力扩张的"大东亚共荣圈".战后,亚洲主义的意识依然残存于一部分日本人心中.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日本却对东亚共同体的建设持冷漠的态度,甚或提出与之相抗衡的海洋性亚太联盟的设想,其基本的动机则是试图保持日本在该区域中的主角地位,它在表现形态虽与早期的亚洲主义有异,而在根本的思想源流上却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2.
头山满是近代日本右翼的知名人物,是日本亚洲主义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本文着重从思想层面对头山满的亚洲主义进行探讨,特别是将其思想转变置于影响当时日本国家方向的主流思潮中加以考察,力争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人物形象。头山早期参与自由民权运动,在以其为主导的玄洋社活动过程中,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完成了由民权向国权的立场转变。甲午战争后,他倡导以亚洲复兴和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兴亚论"。但支撑其"兴亚论"的思想基础却是他提出的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天皇道"。本文深层次剖析了头山满的思想与行动,探寻到其亚洲主义思想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在认清其具有重大缺陷的同时也要看到他思想行动中值得肯定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在晚清至民初时期中国处于相对衰弱地位的背景下,梁启超和章太炎以明治维新为蓝本,肩负了探索中国近代革命道路的民族使命,从被压迫民族立场对已经兴起的近代日本亚洲主义进行回应,阐述了独自的"亚洲主义"言说。他们都认识到近代日本亚洲主义为抗拒西方的殖民侵略,在主张亚洲国家"互相联合"对抗西方的同时,实质上又包藏对中国及朝鲜等亚洲国家行使霸权主义的野心,揭示了这种日本型"亚洲主义"的欺瞒性。本文以考察梁启超翻译《佳人奇遇》的态度,以及梁启超和章太炎对明治时期盛行的"人种论亚洲主义"所作出的批判性反思为线索,指出他们当时基本态度,即对明治维新成功的钦佩和"同文同种""唇齿相依"论的亲近感。他们开始对日本的"亚洲主义"有过认同,但心情、思路和愿望却与之大不相同,他们对日本"亚洲主义"的反应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由期待、认同到警惕、批判的过程。特别是章太炎组织发起的"亚洲和亲会"及其言论,超越了明治时期"人种论亚洲主义"的藩篱,排斥了日本"亚洲主义"的扩张主义性格,是当今思考"亚洲"以及"亚洲共同体"概念的贵重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近代欧洲各国曾经战火不断,然而"二战"后却迅速走向了一体化,这其中除了自身因素之外,早期美国的积极推动也起了重要作用。与欧洲相比,近代亚洲各国却不幸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二战"结束后,亚洲各国纷纷求独立、谋发展,然而始终难以摆脱大国的影响力。近年来,域外大国美国推行"重返亚洲"的政策预示着该国将在亚洲谋求长期存在,这是导致亚洲局势长期不明朗化的重要原因,也导致了"亚洲一体化"久久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郑红 《浙江学刊》2005,3(4):64-69
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布丹提出的主权理论是近代国家学说形成的开端.布丹身处于两种社会结构交替的变革时期,各种政治思想的交锋异常活跃.在当时的思想谱系中,以君主特权为核心的绝对主义思想成为当局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潮以中世纪以来王权的二维划分为框架,承认君主的特权,同时,也是以国家政治权力的非个人性为前提.作为绝对主义思潮的理论代表,布丹的主权理论不仅具有时代的特征,而且构成了近代西方国家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魏源是我国近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融汇、吸纳了《周易》思想文化的养料。本文欲从魏源的社会变革主张、军事思想、对外策略等方面论述《周易》这部朴素而“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的哲学典籍,对魏源政治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重商思潮体现在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述中,在理论上属于晚期重商主义的范畴。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中国近代重商思潮具有反侵略、反洋务派干预的特点。它对封建经济教条的批判、对促进近代经济思想的变革以及对中国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形成所具有的意义,使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这些重商主义理论既流于纸上谈兵,又未能引起清朝政府的重视,加上其理论的自身缺陷,因而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8.
日本“亚洲身份”构建的困境及其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身份认同的理论,试图勾勒出日本"亚洲身份"构建过程中围绕"脱亚"和"入亚"而不断整合和重构的轨迹,并从日本政治文化的角度解读"亚洲身份"困境形成的深层原因,分析日本"亚洲身份"游离给日本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得与失.日本构建"亚洲身份"的特征体现为既可以依循己利随时放弃,又可以因应时势寻求"回归","亚洲身份"之于日本具有鲜明的工具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美国、日本、法国、西德、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流行的所谓"新批评"派、"美学"派等名目繁多的反动资产阶级文艺思潮,通过南朝鲜的出版报道部门和大学讲坛等不同途径涌进南朝鲜,广泛传播.它们无论贴着什么样的标签,无一不是以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反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美学,是早就风靡一时的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变种.这些流派表现在创作方法上,大致可以分为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两大类.自然主义是以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以色情文学为主的创作方法;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0.
近代日本海外移民活动,同为亚洲的近代移民大国中印两国迥然相异,极具特色。近代日本海外移民的动因、政府的移民政策、移民思想、移民流向的特点、因移民引发的国家间角力、日本扩张主义与海外移民的关系、经济侵略主义与海外移民等等一系列问题,也构成了考察近代日本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以近代日本的美国移民与日美关系为中心,通过日本政府如何处理"元年者事件"、如何应对"排日运动"、日本海外移民政策合理化调整等问题的分析,借鉴已有的国际移民理论中的相关论说,在国际关系视角下考察近代日本的海外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11.
西方关于发挥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和政策,可分为自由放任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亚洲快速的经济发展,被认为是政府干预政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建立初期,政府强有力的推动政策是必要的,但要采取市场取向型的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政策,并注意其潜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红字》含混主题的另一维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桑的杰出作品《红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成为学界经久不衰的探讨主题。其中,对其作品主题"含混"、"矛盾"的解读是主流观点。文章试图通过对作者所处时代的流行思想——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进行解读,揭示造成其作品主题"含混"、"矛盾"的原因——即霍桑朴素的个人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方法论思潮的视角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角主义(perspectivism)是风靡当代西方的一股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思潮,是后现代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法国哲学》的作者V.狄康姆曾经说过:“整个1960年代宣告自己信奉视角主义”。30年过去了,视角主义的影响似乎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褪。它不断从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释学甚至从传统哲学中汲取营养,反过来又对这些思潮施加着自己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已远远漫过了哲学的围墙,散播到思想文化的其他一切领域。有趣的是,尽管深受视角主义淫浸或持视角主义观  相似文献   

14.
概念法学和自由意志论是19世纪欧陆主流的法律思想,德国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早期也是概念法学的追随者.从19世纪后半叶起,耶林基于社会目的理论,提出纠正概念法学的目的法学,并从多个理论角度对自由意志论的民法思想作出批判.耶林的理论对后世的利益法学、社会学法学、法学自然主义以及种种反概念主义法学思潮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此意义上,本文认为耶林的思想转型体现了现代民法社会化思潮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日本当代右翼思潮是其近代外扩思潮的继续和变型.无论是近代的外扩思潮还是当代的右翼思潮,其基本内容都是围绕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至二战结束时的70余年间所发动的侵略战争而言的.二战后,在国内外双重因素的推动下,日本右翼势力得以复活,新右翼势力不断滋生,从而形成了一股否定和美化侵略战争、为侵略历史翻案的思潮,可称之为当代的右翼思潮.如果说,近代外扩思潮的核心是"侵略有理论",那么,当代右翼思潮的核心则是"侵略有功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与西方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有很大的相似处、相较之下它们都有反官方反学院反传统的思想.而西方的浪漫主义的兴起更是审美现代性所引发的先锋艺术的基础.三十几年间中国学习西方艺术样式到现在慢慢走出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化或中国样式的当代艺术,而在此过程中中国艺术家或者艺术工作者也经历了很多弯路,也有很多对西方艺术的误读,而就其发展方向来看,与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一样它都是一场是思想解放的艺术思潮.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公民教育是目前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国外公民教育思想领域较有代表性的4个思潮 :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和多元文化论 ,旨在通过对这 4个思潮的简要梳理 ,分析其各自的理论基础 ,概述其公民教育思想的不同特点 ,审视其公民教育的理念 ,以期对中国研究、实施公民教育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郑红 《学术交流》2008,21(4):5-8
"绝对主义(absolutism)"是指16-18世纪西欧君主制国家中,关于绝对王权、主权和国家理由的学说.这一时期在西方文明的演进史中处于特殊地位--它是中世纪到近代的桥梁,西方政治思想的某些方面正是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作为当时官方的意识形态,绝对主义具有温和折衷的特征,使王权进一步抽象为政治共同体的权力和意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绝对主义思想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它的理论成果奠定了现代国家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考察丸山真男"古层"论的提出过程,分析历史意识之"古层"思想的内涵,认为丸山提出的"古层"论是对日本思想中解构外来思想的某种共通模式的探究,并非国粹主义,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复古或保守思想;日本的超国家主义随着战败解体,而"古层=执拗低音"却依然持续,并阻碍着近代主体的产生.在今天,如何使"古层"思想融入全球化语境中,也许是日本从传统思想的深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彼得大帝时代起 ,在民族自我反省过程中 ,大俄罗斯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 ,其核心要素就是 :( 1 )根深蒂固且极力张扬的民族救世主义及其“帝国转移”理论 ;( 2 )基于地缘安全和意识形态对抗进行地理扩张的帝国思想 ;( 3)国家思想的一元化以及在此基础上追求民族一致性的理想 ;( 4 )帝国的俄罗斯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 ,大俄罗斯主义对俄罗斯国家理想、对外政策、发展道路无不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作为一种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 ,大俄罗斯主义特别强调俄罗斯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对抗性 ,结果造成了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欧洲之间严重的安全两难和国家政治与社会结构日趋脆弱。在大俄罗斯主义思想体系中 ,国家思想一元化是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同一性的根本所在 ,是大俄罗斯主义的重要特征 ,但也是其致命的弱点。前苏联国家意识形态解体后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还没有一个一元化的国家思想 ,所以当今俄罗斯政坛上 ,意识形态多元化意味着大俄罗斯主义的退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