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科技》2012,(10):49
问:我和老伴膝下无子女。6年前,我们养了一条宠物狗飞飞,并将它视作家庭成员。然而前不久,我们牵着飞飞在小区道路散步时,一辆飞驶的小客车从飞飞身上轧过,致其当场死亡。这件事让我和老伴遭受了极大的精神打击。请问,我们能要  相似文献   

2.
杨宇 《家庭科技》2021,(8):14-16
老年婚姻现状及特点 丧偶与单身 如今老龄化日益显著,随着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人丧偶的风险不断提高.丧偶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与西方不同,中国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老伴之间相互扶持是大多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现状.丧偶老年人对其他社会支持的需求逐渐增大,如与子女同住,或者进入养老机构,会引发子女赡养老人的矛盾及养老机构乱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丧偶老年人提供照料和社会支持,使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无配偶的老年人从居住环境、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发展方面都处于劣势,更容易出现负面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公民义务:然而在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好,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仍很突出,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一、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表现 1.拒付赡养费。主要是老人与子女、儿媳间存在种种矛盾,长期无法解决,致使子女对老人产生怨气,心中产生了不弄清事非就不给赡养费的想法。 2.虐待老人。被赡养人因无经济来源,又无劳动能力,一切衣食住行全靠子女来照顾,久而久之,子女把老人当成了负担,但迫于舆论压力,对老人欲撵不能、欲留不…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位朋友的老伴哭哭啼啼地向我诉说,他们家又闹了矛盾,儿子与老头常别扭,女儿好久不回家了,为此老头子整天生闷气,要我劝劝他,不然有个三长两短咋办呀?“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真叫我为难,但又不好推辞,于是便劝她分别做好老伴和子女的工作,当好桥梁。  相似文献   

5.
老人离婚     
有一个老人,年轻时因政治原因无奈与一位姑娘分了手,爱吃醋的妻子为此总是疑神疑鬼,折腾了老人近半个世纪。老人最近偶然得知那位姑娘在离开他后因受其牵连终身未嫁,感到异常愧疚,再也受不了老伴的冷嘲热讽,决定与老伴离婚,做回自己。老伴这下慌了,以上吊自杀要挟老人,儿女也轮番上阵,阻挠老人离婚,甚至绝情到声言老人离婚就不为老人送终的地步。社区居委会也以家庭稳定为由,苦劝老人想开点,都凑和着过了半个多世纪,就要入土了,再忍一段又何妨。老人涕泪横流,说你们都只想到自己,怎么不为我想想?年轻时我为了听从党组织,顺了;中年时为了家庭和孩子,忍了;现在子女都已成人,没负担了,我追求自己的幸福就不行吗?结果老人抱病不起,郁郁而终。老伴受此家庭变故,性情大变,而那位等候的老姑娘也感到活着再也没有盼头,一个早晨带着遗憾追随老人去了。三个人的遭遇让人唏嘘。  相似文献   

6.
问:我和老伴均已年过七十,靠退休金生活。半年前,我们的独生儿子因车祸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对方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法律规定子女对父  相似文献   

7.
“我有需求,老伴没需求,怎么办?”这是不少老年人遇到的最大问题。人到了中老年,往往就会有一方的性需求降低,从而导致双方性需求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臧南 《家庭科技》2011,(11):6-7
美国社会经常被描绘为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地狱。那似乎是个人情冷漠的国家。法律规定,子女无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大多数老人与子女分居,他们在生活难以自理时,可选择入住养老院。子女与父母似乎无亲恃可言,更无孝顺可讲。  相似文献   

9.
柚子 《家庭科技》2016,(10):4-5
正退休后,很多人都想趁着有时间、身体好的时候去旅游散心。但是一些老年男士却俨然变成了"宅男"。不光自己不想出门,他们还拿出种种理由阻拦老伴去旅游。甚至子女订好了行程和酒店,老爷子还是"死守阵地"。怎么把老爷子从家里拽出来,可是愁坏了老伴和孩子们。身边实例不想旅游拖了老伴后腿年轻时,老韩还算爱出门,到外地开会或是单位组织旅游,他都积极参与。然而一退休,老韩却  相似文献   

10.
正讲述人:张妹芳,女,60岁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城里工作,二儿子在农村老家做生意。5年前,我随大儿子来到城里带孙女,当时老伴还没有退休,由于两地相隔六七百公里,一年只回老家一两次。老伴不在身边,经常感到孤独。虽然有时很希望和老伴过夫妻生活,但由于停经多年,加上老伴是个思想很传统的人,我不敢和老伴说,怕他笑话我。我很想回老家,又怕儿子儿媳忙不过来。前年老伴退休了,可家里也有  相似文献   

11.
正李先生诉苦:"我老伴为了占60块钱便宜,被忽悠着买了几万块钱的东西。反复跟她说注意不要上当,可还是被忽悠了,怎么办啊?"近年来,老年人被骗已经发展成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那么,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被骗呢?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该理论指出,对于老年人来说,剩下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更倾向于与情感相  相似文献   

12.
胡珺 《家庭科技》2014,(5):43-43
正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一部分或全部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后子女抚养费标准:①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  相似文献   

13.
抚养是指父母从物质上、精神上对子女进行养育和照料,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如负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在生活上照管子女等。特殊情况下,也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外孙子女、成年兄姊对未成年弟妹生活上所给予的关心、帮助和照料。后两种情况下的抚养,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即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且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父母已死亡;兄姊有负担能力,父母已经死亡或无力抚养,弟妹  相似文献   

14.
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有退休金,就不能向子女要赡养费,这是误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除非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不能独立生活,才能免除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15.
正讲述人:苏军庆,男,62岁,退休工人老伴6年前病故后,我一直没有再娶。这些年来除了帮子女照看孩子,我唯一的乐趣就是种花、钓鱼。不是我不想再找个伴,是孩子们不同意。之前经人介绍,我和一位丧偶的女士私下交往。女儿、儿子和儿媳知道后,都骂我"老不正经"。儿子说:"老人谈对象,这是开玩笑嘛。我们能供养你,你又不缺吃、不缺穿的,传出去真是丢人现眼!"因为不想被邻里笑话,也不想把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老年人追求晚年幸福生活的意识逐步增强,由于担心财产被分割、与子女的关系难以处理或者对再婚的质量没有信心和把握,“搭伴养老”正成为越来越多无偶老年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因此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单身老人的伴侣问题就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确切讲,是以子女供养为主,以社区和政府供养为补充的体系。根据多家调查估算,大概50%至70%不等比例的农村老年人主要靠子女供养,子女的经济帮助是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来源。概要来看,目前我国农村的家庭养老仍维持相对完整的传统格局,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其一,农村的家庭养老虽然形式多样,但主要采取“在家养老”与“子女供养”相统合的传统形式。很多调研都证实,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状况与居住方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供养的老年人一般与子女共同生活居…  相似文献   

18.
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养老涉及经济或物质的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从这三个方面“养老支持力”来看,所谓家庭养老是指“养老支持力”主要来源于子女、老伴或亲属的养老方式。传统的家庭养老正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家庭规模正向小型化发展,其次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也有所削弱,最后是老年人口的高龄化使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因此,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外移和替代是一种客观趋势,今后,除了必须强调我国当前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外,还应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和助老事业  相似文献   

19.
我老伴近日突然眼皮肿胀,但没有其他症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需要注意些什么? 读者杨洪波 一般来说,老年人发生眼皮肿胀可能是生理性的,但更多的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眼皮肿胀主要与睡眠有关.  相似文献   

20.
“满堂的儿女抵不上半路夫妻”。一言道出了老年人同样需要老伴的关怀体贴,以增加生活的温暖,减少孤独感,让老有所依。根据最近对全市109万多市民约7.6万老年人的生活抽样调查,从被调查的210名老年人的婚姻状况来看,老年人的再婚要求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