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又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翻译的全过程,从词义和结构的分析到译文的表达和检查,均离不开思维逻辑链对它的规约和校正。在医学英语汉译实践中,只有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并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链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准确地破译原文的信息,使之在译入语中得以等值再现。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在译者脑海中相互交融而由译者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作出最佳语言表述的选择过程。它既要符合语言逻辑又要符合文化逻辑,更重要的是遵循实践逻辑,即翻译的主体、客体和标准的内在规定性,它们影响和制约着翻译的全过程。因此,从逻辑的角度分析翻译实践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翻译的本质,揭示翻译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逻辑语义关系是指由某种表层逻辑结构显现,并通过语言表达而附加出来的意义关系。原文表层逻辑结构和深层逻辑语义的不一致是造成翻译中逻辑转换失误的重要原因。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仔细分析原文内在的逻辑语义关系,再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逻辑形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翻译、阅读和教学中的一些译例,从词汇、结构以及篇章三个层面讨论了逻辑对科技译文质量的影响。认为在翻译中,要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避免因思维不严密造成的译文表达失误;要学会用逻辑分析判断的方法理解源语,用逻辑思维梳理译文,从而用译入语准确充分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确保科技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英汉语篇逻辑结构的对比分析进入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以逻辑分析为出发点讨论两种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的表现形式。从逻辑连结的角度,透视英汉语篇的逻辑关系,结果显示:其主要的逻辑关系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用不用联结语;由于不少逻辑范畴的互通性,英汉语篇中的逻辑关系都可能互通和交迭,这种互通和交迭都缘于客观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及相应的逻辑范畴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翻译教学中发现的学生翻译语言语用失误实例,探讨了英汉思维差异导致翻译实践中词、句和语篇方面出现的失误类型,发现在词汇层面出现的选词错误、词义误用以及翻译冗余,在句子层面出现的句式结构误用、句子逻辑缺失,在语篇层面出现的逐字翻译、结构套用等皆和中西思维差异息息相关。译者忽视译入语的民族思维特点,从而出现语言失误,同时提出在翻译实践中的相关对策和翻译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结构歧义与翻译中的逻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与翻译紧密相关。在翻译中应用逻辑对于解决诸多翻译难题,提高翻译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逻辑在翻译中的应用涉及到许多方面,本文仅从结构歧义角度,结合具体翻译实例,初步探讨逻辑在处理翻译中所遇到的结构歧义现象时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不同文化的各种语言往往有着不同的组句成篇方式,翻译就是由原语语篇引发的译语语篇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涉及符号的转换,同时也涉及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就语篇连贯而言,译者须首先认清原文的语义层次和逻辑脉络,因为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思维转换过程;作为翻译工作者,在考虑两种语言的转换之前,应首先考虑的是目的语民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译者应有用目的语写作的能力,能建构出符合译文受者思维方式及表达习惯的语篇结构,使译文受者与原文受者做出一致的反应;英语修辞中常用句法形式来显示语义层次,因此对英语句子进行宏观上的分析,分析它意义层次表达的方式等修辞问题,对语篇建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定罪推理是刑事审判活动中常见思维形式,它有特定逻辑特征、特定适用范围,因此把它定位于不同于普通三段论的思维形式结构更科学、合理。同样,对定罪推理的运用也应遵循特定的逻辑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电视新闻画面语言进行逻辑考量的基础上,认为电视新闻画面语言应该有逻辑规范和逻辑关系,而且可以有逻辑规范和逻辑关系。遵循具象思维规律,符合视听语言规范和符号组合规则,是画面语言具有逻辑规范和逻辑关系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