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复兴之路》展览后,感慨颇多地讲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说,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可谓“长风破波会有时”。  相似文献   

2.
付明 《科学咨询》2024,(1):159-162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儒家思想已融入中华民族文化、政治、哲学、医学、生活等的方方面面,“致中和”是儒家对世界万物理想存在状态的阐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中医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传承中形成的独立医学体系;中医以“和”为治疗目标,以适中、适度治疗为治疗原则,以升降、开阖、寒温、刚柔、润燥等方面平衡和谐为用药原则的治疗观的形成和发展受“致中和”思想影响深远。因此,本文将以“致中和”思想的内涵和特征、及其与中医的关联为切入点,深度探究“致中和”思想之于中医诊疗观的影响和影响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萃》2008,(14):7-7
中国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的悲惨情状,使身受者悲泣,闻之者伤悼。四川是中国古代人士所说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地方.这里的高山峡谷,行路已非常困难,遭到地震灾难以后,救济工作危险万分。但是.全中国人民面对大灾难时所表现的沉着、稳定的作风,为中华民族赢来全世界的崇高赞赏。中华民族在面对灾难时所展示的团结、合作和奉献,是历史上所少有的。共和国抢救四川震灾的表现,不但赢得举世的称赞,也展现民族的奋起。  相似文献   

4.
“新三级学人”是指恢复高考后的1977年至1979年入学的三届大学生。这个群体由于同时容纳了“老三届”、“新三届”知青和应届毕业生而倍受社会关注,这个群体已取得的丰厚业绩人们也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这个群体有幸站在中华民族奋起腾飞的新的起跳点上。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为我们这个企划专题提供了生动而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5.
《领导文萃》2009,(9):152-152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石狮的端午节凭着别具特色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已成为两岸民俗节庆中的一绝。  相似文献   

6.
如今,高原天堑已变通途。中华民族实现百年宏愿,普通人心中潜藏已久的西藏情结也被激活:西藏——谁没有幻想过?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早在周代已开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古代的传统美德,迄今仍有许多备受推崇,如:"相敬如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中华民族是一个倡导礼仪的民族,<礼记·曲礼上>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  相似文献   

8.
自“鸦片战争”前后国人第一次睁眼看世界,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全体国民得到实惠,社会发展后劲十足……世界为之惊羡并称颂为“中国奇迹”。这不是浮夸,更不是泡沫,来自于中华民族脚踏实地的和谐创造。  相似文献   

9.
朱大可 《领导文萃》2008,(13):40-41
教育部最近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修订.增设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的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其中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被确定。除4首出自传统京剧.其余11首均为文革样板戏唱段。教育部此举虽属好意,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却适得其反,引发了民间的广泛质疑。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1,(12):66-67
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道德”的理念和规范,是最厚重的积淀,是维系中华民族持续发展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党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奋斗目标。青年是国家的中坚,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已经现实地落到青年大学生身上。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引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红色,是中华民族的国色,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不同的历史时期, “红色”所代表的含义都有所变化和发展,这些含义的变化发展反映在历代国学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本文借助国学经典探索中华民族“红色崇拜”传承和发展之线索,揭示“红色崇拜”产生的历史原因,并借此解释了国人的“红色情结”.  相似文献   

14.
许晖 《领导文萃》2010,(8):106-110
《辞海》对“汉奸”一词的解释是:本指汉族的败类,现在泛指中华民族的叛徒。后者是一种很含糊的说法,“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的代称,里面包括了56个民族,怎么能用一个“汉”字一言以蔽之呢?因此,“汉奸”应该确指汉族的败类,而作为一个国家共同体的叛徒,应该和国际接轨,仿照国际惯例——“法奸”、“韩奸”等等——可称之为“中奸”。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是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深厚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 “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早在20世纪初期就享有“国剧”之美誉;时下,更是以其无限的经典魅力被称为“国粹”,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然而文化地位的尊崇,却掩盖不住京剧现实处境的尴尬,在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广为传播的当今社会,一度作为主流艺术形式的京剧已逐渐被“小众化”甚至边缘化了,面临着严重的“观众危机”。据调查,近年来,全国各地京剧演出市场观众普遍偏少,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又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之进行冷静的分析,科学的鉴定,发掘其现代价值,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构建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青少年德育体系,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界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广…  相似文献   

18.
《决策》2011,(10):14-14
辛亥革命,正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黑暗驶向光明的曲折航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渡口”。这场伟大革命。为老大帝国如何“变”才能救亡图存.探索了方向和道路;为中华民族怎样“变”才能跟上世界,积累了经验与教训,开启了改造中国社会、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百年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积贫积弱,泱泱大国沦为阗殖民地,丧权辱国,任人宰割。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做着强国梦。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今天的中国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大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腾飞,指日可待。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国民,则是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谈“诗眼”     
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历代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篇。作为一名党政干部,若不能欣赏中国的传统诗歌,应当说是一种遗憾。欣赏诗歌首先要理解诗歌,而把握“诗眼”,则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 那么,什么是诗眼呢?“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中有“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的句子;范成大也在诗中写到过“诗眼”:“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正如人有眼睛一样,文章有“文眼”,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