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值此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基本建设投资与再生产现论的关系,作为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体会,以纪念伟大导师马克思。 一、基本建设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再生产?马克思下了一个完整的确切的定义,他说:“生产过程不问它的社会形式如何,总必须是连续的,要周期不断地重新通过相同各个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浪费,它也同样不能停止生产。所以,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只要是不断联系中,作为一个不断更新的流通来看,便同时是生产过程。”(《资本论》第一卷、第619页)。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中生产的物质资料总和,叫做社会总产品,它必须经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阶段,每经过这样四个阶段,叫做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过去后,又必须重新继续不断地通过下一个周期。这种周而复始、永不间断的过程叫做社会再生产。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观问题。其要害,是分析和阐  相似文献   

2.
资本运动从来就不囿于一国之内,在资本的自我增殖运动中,无论从单个资本在世界市场上的流通过程看,还是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看,最初的民族资本往往也具有国际的性质。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马克思早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本的循环过程从来就由资本的国内运动和国际运动组成。以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为媒介,将各国生产结合在国际社会再生产过程之中,成为总过程的一个独立因素,这是资本运动国际化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3.
一、流通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中心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的聚集体,而流通则是城市重要的经济功能之一。从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过程考察,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交换是它的必要条件,而流通是交换的总体,流通过程是生产过程的继续,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从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第二卷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阐述了再生产的理论。它既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这部伟大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节录本基本上保持了这种特点,为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读本。现就这本书的基本结构、主要原理和现实意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资本论》第二卷的结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对资本的流通过程进行详尽地科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着重考察了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资本的流通过程,除购买劳动力这一流通行为之外,都是作为假定的前提而没有展开分析。但是,资本的运动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决定生产。剩余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阐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的理论,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通过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剖析了社会总资本实现的条件,即价值增殖过程是怎样实现的,生产是怎样扩大的,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料又是怎样实现的。马克思的科学剖析,尽管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入手的,但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可以说是与世长存的。斯大林说:“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决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它同时还包含有对于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先富群体消费的社会经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消费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 ,又是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先导。只有适度消费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消费是一种在国家引导下 ,消费方式不断调整、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个体或团体行为。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消费既是人们为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物质财富的消耗行为 ,同时 ,消费又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与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紧密相连。消费的社会经济作用日益显著。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的宏观背景是 ,改革开放 2 0年来 ,国家、集体、个人之间…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考察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中心是说明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如何补偿和实物上如何替换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社会生产的按比例发展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深刻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8.
社会是一个有机组织,它是建立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之上的人们的总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类为了维护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正常运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互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适应,从而创造出种种社会生活。而文化又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定格,是维系社会这个有机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纽带。社会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体现,是影响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社会生活又是研究社会文化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十分重要的篇章。马克思在该篇中,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考察,全面地论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赖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科学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深刻地阐明了社会再生产中积累和消费等问题,从而创立了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的、崭新的、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具有资本主义商品价值关系的形式;但它同时揭示了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它的许多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是适用的。因而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特别是正确掌握和运用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对于我们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理论问题述评》一文中,列宁反驳了认为数学公式是“证明结论”的论点。列宁写道:“公式本身什么也不能证明;它只能在过程的各个要素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以后对过程绘图说明。”经典作家运用数学公式,从来都是用于“绘图说明”已经“解释清楚”了的理论的,既未用它来证明结论,也未用它来推导出什么新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认》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中,运用了一些简明的数学公式,对于我们理解再生产理论,很有帮助。但是,关于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与推行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当今世界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趋势。借鉴和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再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农业部门的运用和体现。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是包括产品直接生产过程,到产品出卖结束的流通过程。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①还指出:“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  相似文献   

12.
一、加大人才流动力度的经济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互相联系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是通过产业资本的总循环来实现的;产业资本的总循环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资本形式的统一,实质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货币资本在买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后就转化为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本,开始了经济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一步——商品生产,生产出的产品经过销售使资本价值又回到货币形态,从而开始下一轮循环。实现资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从文化学的角度来阐述作为一种社会整体文化的现代化,其与自己民族历史的关系,并由此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结合中国民族的历史,坚持走中国自己的路这一问题。 一、文化的释义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问题 文化的定义虽然很多,但它不外乎这两种解释:即狭义地解释和广义地解释。狭义地解释,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部分;广义地解释则是指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即如《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所解释的那样,文化是指“社会和人类在历史上所达到一定发展水平,它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和活动的组织类型和形式上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一般的文化学大都取这一概念,本文所用的文化也便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说:“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资本论》第1卷第621页)社会主义再生产从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为个别企业的再生产和整个社会的再生产;从发展的规模来看,又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本文谈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扩大再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划分 社会再生产过程,从生产规模上来划分,可以区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于社会再生产运动,进行了科学的考察。无论是考察个别资本的再生产运动,还是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运动,都是从生产规模上把社会再生产区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如果再生产是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就是简单再生产;如果再生产是在扩大了的规模上进行,就是扩大再生产。马克思说:“再生产只能有两种正常的情况,或  相似文献   

16.
一 以人为本创大业,是一个广泛研究的社会课题。因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相互联系,构成了社会的总体。从事各行各业劳动的人们,创造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所以,任何一个行业、部门或单位,都需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时指出,资本要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形式。而售卖阶段是商品的致命飞跃,因为商品卖不出去,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资本的循环就会中断,生产就难以继继进行。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努力做到商品适销对路,保持商品产供销的衔接,保持流通渠道的通顺,才能有效地扩大社会再生产。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要实现商品——货币——商品的转化,就必须发展多种商品流通渠道,这在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拟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分析多种流通渠道的必要性及其形式和实现多渠道流通后需要研究调整和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生产与分配之关系,从宏观的角度,理论界多有讨论,但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企业收益分配如何影响企业再生产,尤其是简单再生产,却并不多见,未文拟尝试之。企业再生产介视“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1]。在商品经济茶件下,这一过程的现象,基本可以马克思论述的资本循环公式反映,即就企业再生产的实现看,企业“生产的条件同时就是再生产的条件’叫‘」,这至少包括两层涵义:一是企业要…  相似文献   

19.
消费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同生产、分配、交换构成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并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把消费区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和消耗,即直接生产过程,后者是指用生活资料供人们享用,以满足人们生活上的需要。本文所考察的是个人消费,也叫生活消费。  相似文献   

20.
略论生产和流通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与演化叶佩韦一、问题的提出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两个组成部分。生产和流通间的相互关系,是人类社会出现产品交换时就客观存在着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就日显突出。现在,无论是宏观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