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栖云 《社区》2011,(32):55-5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能将爱好一直坚持终生的,却少之又少。随着现实的改变,我们为了生活多半会放弃梦想,那时候不曾想过,能将梦想坚持下来,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我不敢说我多富有,但我是一直坚持梦想的人。  相似文献   

2.
陶华VS汤珂     
主持语:在这个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怀揣小小的梦想在自己的圈子努力前行,生活中也会遇到挫折和考验,对于积极的人,考验会化为动力。本期为大家奉上一个不断奋斗而取得成功的励志故事,两位年轻人从对话中回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奋斗、他们所追求的文艺之梦,他们也曾经历彷徨、失落,而今他们经过踏踏实实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从他们的脚步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真实。梦想始终在他们的生活中若隐若现,最终他们将理想释放,把自己的梦与国家文化复兴的梦结合,开出了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梦想成功,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怎样才能成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综观那些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人,一般都有一往无前的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惧怕”这个词。他们不抱怨,而是抓住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他们不放弃  相似文献   

4.
胆熊的悲剧     
正即使你不是一个动物权利保护主义者,我想当你听到在中国有几千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被关在狭窄的笼子里几乎不能动弹,它们的肚子上被活活割开一个口子,被人用金属管子捅进去,而它们因此痛不欲生的时候,你多少也会感  相似文献   

5.
宋崇升 《社区》2012,(13):52-52
人生如戏,我们穿梭于不同的角色之间。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运用社会角色管理,以不同的姿态面对不同的身份,更能“玩转”你的生活,打造快乐人生。 面对工作,接受挑战。职场人是一个理性、成熟的角色,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选择工作任务。要迎难而上,追求卓越,把每件事、每个人都圆融、周到地处理好,方为优秀。 面对爱人,甘愿示弱。冢庭不是比高低、争权力的地方,也不是发泄压力和情绪的垃圾桶。家需要用尊重和柔情来经营。累了可以在爱人面前适当示弱,倾诉自己的压力、委屈,让他知道你需要理解和安慰,这会让你得到更多关爱。  相似文献   

6.
王良范:我问个问题,刚才你捉到西方的德因和东方的日本,在近代作为两个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国家,想在总体上构建别。秩序,只不过他们堕入了应道。那么按照我们今天的看法,中国现在面对世界的挑战,儒家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理想主义,而且也是在总体上要给这个文化建构一·个很大的、很理想的秩序,那么在这种努力中,会不会有叮能也进入一种魔道?因为实际历史上这种现象也出现过,那么今天儒家耍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全面地建构人类秩序的时候,会不会出现这种可能?或者说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好地避免这种可能?吕: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相似文献   

7.
美国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自由、民主、平等。在学校里无论种族、肤色、年龄、贫富,大家都是拥有一样的权利和义务。这里不存在你是奥数金牌得主、各科考试状元、钢琴比赛冠军……老师就会对你另眼相看,成为校园里万众瞩目的明星;更不会因为你爸是李刚,你就可以在同学里横晃,得到特殊的权利和照顾。但是,在美国小学校园里,确实有极少数的孩子,享受着全明星般量身订造的一条龙优厚待遇,上到学区、校长,下到老师、同学,无不对这些孩子悉心照顾,送上春天般的温暖。他们是谁?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都在关注"法律平等"这一问题,如:中国古代流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西方资产阶级针对封建专制又提出过"权利平等",而我们现在宪法当中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不但是我们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那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像中国古代流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的说法,它能不能上升到法律的角度,资产阶级提出的权利平等原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它是不是已完美无缺?还有我们现在虽然《宪法》中明确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有时也会产生一些疑惑,人们又看到生活中有许多不平等的事情,这又会引发我们一些思考,法律平等是不是事实的平等?法律平等是不是绝对的平等?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本文就围绕这些来分析和探讨有关法律平等及人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花了钱,出了国,上了学,毕了业,临回国了,拿到手的文凭却不知道受不受咱们国家承认,你说有多闹心!那么,在国外获得的文凭是不是一定需要国家的认可呢?高达80%的人出国留学之前都在问这个问题。对此,人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比如,有人会说: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了,人才来去自由,只要是国外正规大学的文凭,还怕找不到工作?也有人说:国家认不认可没关系,只要企业认可,社会认可就可以了。还有的留学中介会反过来问你:美国、英国几百所大学,被咱们国家认可的也就是有限的那么几所,难道其他不被认可的就不是正规大学了吗?以上这些话…  相似文献   

10.
说起职业梦想,总有不少人会摇头叹息,“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现在的工作离我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远了”……梦想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难以触摸的吗?其实,一切都把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有人说,幸福的人就是能不断实现梦想的人,而借助职业生涯规划,相信每个职业人士都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在下面的案例中,不知你是否会看到自己的影子,你是否也有着与主人公一样的困惑与迷茫,那么希望专业咨询师们的分析,能帮助你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让未来不再是梦。  相似文献   

11.
鸟国奇闻     
《阅读与作文》2009,(10):62-63
这些“坟冢”怎么回事? 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东南亚一带,人们常能看到高高隆起的土丘,有的足有5米高,半径将近10米,就像一座座高大的坟墓。难道这是当地人的坟冢吗?若我们勇敢地扒开土丘看个究竟,你就会发现这不是坟冢,里面全是沙土、树叶、杂草,往往还能找到很大的鸟蛋。若你有耐心经常来观察土丘,就会发现土丘时而被掘开,时而被盖上一层新砂子,几个月之后,还能看见从土堆里拱出小鸟来。  相似文献   

12.
“我这个人是很民主的,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这是上司们时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你可千万别头脑发热,慷慨陈词后换来的结果往往是陷入僵局。不仅会遭受挑剔与冷落,更有甚者被扫地出门。 这是不是说上司犯了错,即使触及到了我们个人的利益也不能提呢?当然不是。假若你掌握了批评的技巧,同样可以让上司在你面前心悦诚服。  相似文献   

13.
蔡菜 《社区》2010,(15):61-61
曾经,我对省钱这件事情很是不屑,我们还年轻,精力应该用在挣钱上,而不是省钱。可是当我工作若干年后,发现仍然是身无分文时,心里不免有些急,当听到婆婆说“省钱是件技术活,不是你能做得了”时,我的斗志被激起来,不就是省钱吗?谁不会呢。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管理》2014,(11):204-204
4:我昨天晚上喝多了,现在还有些宿醉 爱喝酒(尤其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而且你的上司肯定会就此认为你是个不把工作当回事的人——明知道第二天要上班还非跑去喝得酩酊大醉,这样的人能受到重用吗?而且,他也一定会怀疑宿醉未醒的你在这一天里是否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吧。  相似文献   

15.
梦想的诞生     
《阅读与作文》2010,(4):9-10
任何你能想到的事情,只要你相信它有可能,那么它就能实现。 早在19世纪,兄弟俩的一个想法最终成为了它们热切追求的梦想。他们对梦想的不断追求得到了回报,那一梦想的实现改变了世人的旅行方式。  相似文献   

16.
夫妻生活久了,你会不会感到审美疲劳?与其抱怨激情不再,不妨从现在动手.改善你们的性生活质量。想想那些行为艺术家们.他们总是在生活中创造许多不同的形式,把生活演绎得斑澜多彩。这种创新精神如果应用到你们的性生活中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乔伊 《社区》2005,(23):42-42
从美国归来,给我留下最深的感触不是优越的生活和享受,而是我那些可爱的邻居们。来美国之前,就听人说过,美国人的种族歧视很厉害,和许多外来人合不来。而我到美国后,公寓的左邻右舍不仅都是美国人,而且还是富有的美国人。所以,从一开始我就认定,自己与他们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平时,我从来不主动和他们说话,没课的时候,便将自己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即使出门倒垃圾时,偶然与邻居碰面,我也会抛给对方一张很生硬的脸。然而,无论我怎样避免与他们的正面接触,但麻烦还是源源不断地找上我。一天清晨,太阳还未染红天空。睡梦中,我就被一声接一声的…  相似文献   

18.
思考未来和思考现在相当不同,甚至可能矛盾。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说明用未来的眼光来看世界.会有什么变化。你今天中午准备吃什么?用现在的观点看,你会考虑吃汉堡。而用未来的观点看看,对身体真正健康的东西,那样才能让未来的你更满意。  相似文献   

19.
观点     
《成才与就业》2014,(17):126-126
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会用上很多不善良的手段。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时,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你触目惊心。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和自己赛跑,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白岩松红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  相似文献   

20.
想一想,走在街上,遇到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你会不会加快脚步,避开他们卑微的、乞求的眼神?你会不会吝啬一枚硬币的清脆?或者,一个微笑的温暖?你为自己找借口——传说他们是职业行乞者,比自己还富有;有时,你拿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当自己的挡箭牌。可是,每一次在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你还是心里一紧,因为说到底,你是一个善良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