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情简介陈某,女,1955年10月出生,于2004年8月首次被招用到一私营企业,企业依法为其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2005年2月,陈某在工作时不慎被机器压伤,被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并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五级伤残。2005年10月,陈某年满50周岁,达法定退休年龄。后陈某因与  相似文献   

2.
苍溪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现有职工49人(不合退休人员),其中女职工占30%.且多数已接近退休年龄。《四川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规定,“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按国家和省的现行规定执行,即男职工年满60周岁;在管理、技术岗位的女职工年满55周岁,在生产、经营、服务岗位的女职工年满50周岁……”,按照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公司机关从事财会、办公室工作的女职工以及在公司下属单位从事厂长、会计、出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人员仍在从事工作的,在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一直以来因劳动关系是否失格问题,引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法学界广泛争议,给工伤认定和司法判决带来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同样一个案件,在不同的法院或劳动仲裁或司法调解中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为此,笔者在厘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保险工作实际,认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遭受事故伤  相似文献   

4.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关系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等能否适用工伤保险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认定为工伤?纵观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用工情况,其情形大致有三种:一是已办理退休手续,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被原用人单位返聘或被其他用人单位招用;二是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未享有基本养老  相似文献   

5.
案情简介某公交公司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批复的改制意见,对其资产进行重组,并调整了内部组织结构,解除了包括李某在内的20名员工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依据当地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自己距法定退休年龄还有1年,不应列入经济性裁员的对象,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撤销公司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同时也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了失业登记,告知自己对公司作出的解除决定不服,正在申请仲裁。李某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办理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了养老金。历经1年半的时间,法院的终审判决结果是:公司依据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  相似文献   

6.
本刊2011年第9期、第10期分别刊登了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能否认定工伤的案例分析。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受到的职业伤害能否认定工伤,在实务和理论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认为,是否认定工伤的实质焦点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是否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问题。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起,苍溪县劳动保障局推行务工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首先将该县赴新疆务工农民4.5万人(占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的30%左右)纳入了实施范围。保险金筹集坚持务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所在企业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并建立务工农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凡年满18至55周岁的所有农民工  相似文献   

8.
本刊第10期刊登的李军辉、付学军《以什么时间点计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文认为,工伤职工张某在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作出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时,已经年满60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其请求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不应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9.
问:我是国有企业职工,最近单位职代会审议,制定了一个内退规定:男职工年满56周岁、女职工年满46周岁,不论工种和岗位,一律办理内退手续,享受退休待遇。我身体较好,不愿办内退手续,但不知企业这一规定有何法律依据?很多同志也不想办内退,应怎样处理这件事?读者答:关于职工内部退养问题,国务院1993年4月20日发布的《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中明确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劳动部关于《严格掌握企业职工退休条  相似文献   

10.
正【案例】:某女职工2013年4月已满50周岁,她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至2013年12月份。由于到2013年4月其社保缴费时间不足15年,用人单位同意续签社保。7月份,该女职工被查出患乳腺癌,单位的处理意见是:因其已过法定退休年龄,不存在劳动关系,只是劳务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不享受医疗期待遇,并要与其终止劳动合同,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结算至8月份,社会保险转至户口所在地区人社部门,由个人缴纳至55周岁办理退休。那么,用人单位的处理意见妥当吗?【评析】:该问题涉及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也涉及达到退休年龄的员工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2014年第8期刊登了《劳动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权利如何处理》的讨论,该文倾向性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只要劳动者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未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其劳动合同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终止,用人单位应当继续用工,并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至劳动者符合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条件时,终止劳动合同。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撰写本文供商榷。  相似文献   

12.
简讯     
马鞍山:新农保与城保可互转安徽省马鞍山市劳动保障部门率先在全省打通了新农保与城保之间的政策间隔,出台了《关于我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互转移的意见》。政策规定,市郊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同时又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保),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两种保险关系可按规定相互转移。  相似文献   

13.
一、现行劳动关系界定情况 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关于超龄人员从业性质界定,存在一系列的争议和问题. (一)法律层面 劳动合同法体系内之冲突.《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超龄人员的身份界定,后者将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解释为"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属于下位法对上位法的扩大性解释,对前者做出了冲突性的规定,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时点势将晚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劳动》杂志2013年第7期刊登了陈新的文章《农民工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受到事故伤害是否应当认定工伤》。文中提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顾某(1946年11月生人)2009年6月开始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2011年1月与某公司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9月20日工作时受伤。人社局认为顾某发生事故时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不属于工伤,决定不予受理;法院判决撤销了人社局不予受理决定。陈新撰文认为,农民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伤,应按民事雇用  相似文献   

15.
咨询台:我单位最近在办理一名职工退休手续时碰到了难题。该职工过去曾从事有毒有害的特殊工种且符合国家规定的年限条件,后来因工作需要调离特殊工种岗位从事一般工作。今年该职工年满55周岁,达到从事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但该职  相似文献   

16.
对于达到退休年龄后的劳动关系存续问题,目前有三个法律法规条文涉及于此,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对三个条文的不同理解。本文认为,在现行法的框架下,司法机关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不是达到退休年龄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终止的标准。同时,为了适应未来法律发展,应对退休年龄进行功能转型。  相似文献   

17.
6月中旬,巴中市劳动保障局通过“市长信箱”得知,曾在山东莱芜恒光建筑有限公司福盛钢厂务工的27名巴中籍民工被拖欠工资8万余元。市劳动保障局立即介入,详细了解核实情况。针对欠薪企业属异地管辖。且原民工现已大部分不在该企业务工的实际情况,市劳动保障局积极主动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联系协调.请求给予帮助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川人社办发〔2014〕240号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现就参加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缴费不足15年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请按照执行。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9.
咨询台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可否享受正常退休待遇会东县建筑公司来函咨询:本公司一名职工因病已内退一年,现已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但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有10年,这种情况可否办理退休享受正常退休待遇?现根据有关现行政策规定对此问题答复如下:《四川省贯彻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0年,到达退休年龄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个人缴费年限计满10年不满15年,到达退休年龄的人员可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比例为,缴费年限满10年为15%,每增加1年,增加1%;过渡性养老金按其未建立个人帐户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按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计算;个人帐户养老金,按退休时个人帐户储存额的1/120计算。  相似文献   

20.
咨询台     
国家对企业延长工作时间确需加班加点有什么规定为了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纠正企业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劳动部、全国总工会以劳部发〔1993〕246号《关于切实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对企业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问题作出了如下规定: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企业延长工作时间,应当征得工会和职工的同意。每周加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凡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加班加点,必须付给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