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喜饶嘉措大师是近现代中国佛教界的爱国领袖,通过培养各族学子、著书立说、创办青海喇嘛国文讲习所、中国佛学院,并在家乡倡导带有市场经济萌芽的集市贸易,特别是在内地传播藏族文化等,颇具影响。本文将其所作所为置于近现代中国之特殊历史背景下,集中展现大师底蕴深厚的佛学造诣、济世利民的入世担当、推陈出新的革新精神、开放包容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2.
佛门的大师宗教界的榜样追忆喜饶嘉措大师文/才旺拉姆独子出家庙里苦修喜饶嘉措大师于清光绪九年(1883)出生在青海省循化县道帏乡贺庄一户贫苦的藏族家庭。8岁时其父将他送进当地的黄教寺庙——古雷寺,削发为僧。寺庙堪布为他取名为喜饶嘉措,在古雷寺跟随启蒙老...  相似文献   

3.
大师土弥桑布扎是一位对我们藏民族恩重如山的无与伦比的古代学者,他不但是我国文化史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人类社会中做出卓越贡献的知名人士。基于此,我们全体藏族人民尤其文化界共同缅怀他的无上历史功德和不朽的业绩,用以激励自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想了解大师的详细生平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但根据赞普世系后裔的种种行为,西藏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四省藏区和西藏的先后解放、民主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广大藏区的全面建立,藏族文化的发展也实现了重要转型,开始了社会主义藏族新文化的发展阶段。在那个新旧社会交替和多元思想碰撞的年代,藏族历史上出现了一批继承传统、学以致用的著名学者,为其后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毛尔盖·桑木旦大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文章在回顾毛尔盖·桑木旦大师生平经历的基础上,以其《藏族文化发展简史》和《藏族十明文化概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两部典型作品的解读和分析,相对全面地展现和分析了大师关于藏族文化研究的成就及其特点,并就大师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文化发展思路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当我们关切地注视着班禅大师此次的西藏之行,为他在日喀则主持五世至九世班禅遗体合葬灵塔祀殿——班禅东陵扎什南捷开光典礼取得圆满成功而高兴的时候,1月28日,突然传来班禅大师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不幸病逝的噩耗,无不感到极为震惊和万分悲痛!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副委员长的逝世,使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著名的国务活动家,藏族人民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是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民族和宗教工作的一个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2017年是当代著名高僧昌明大师诞辰100周年.昌明大师生前曾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常委、 武汉市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 武汉市佛教协会会长、武昌佛学院院长、武汉市归元禅寺方丈、黄梅五祖寺方丈等职. 30年前,笔者与昌明大师结缘,在长期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好朋友、老朋友.他一生爱国爱教,为维护湖北佛教界的和顺和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当代中国宗教界爱国爱教的楷模.他慈悲喜舍、爱国利民的情怀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试论仓央嘉措的宗教信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藏传佛教领袖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宗教信仰,藏学界的多数学者以《仓央嘉措情歌》为依据,认为仓央嘉措是宗教叛逆者,更有甚者将他看作是一位轻蔑宗教,高唱人间爱情的无神论者c那么仓央嘉措的宗教信仰究竟怎样?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一、仓央嘉措不是宗教叛逆者依笔者之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仓央嘉措并没有脱离佛教思想的影响,更不可能成为整个宗教的叛逆者。首先,佛教在西藏经过前宏期和后宏期的发展,到11世纪至门世纪时,已成为西藏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佛教的思想观念已渗透到藏族、门巴…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藏学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继承传统藏学、开创现代藏学的藏族学术大家,为我国藏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这批杰出人物的代表之一,毛尔盖·桑木旦大师在藏学研究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史学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大师继承传统藏学、开创现代藏学这个特点.文章在梳理毛尔盖·桑木旦大师生平和学术成就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大师的史学研究著作和主要观点,并就其史学研究的特点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4日是国际上关于藏族语言文化研究的创始人、匈牙利的爱国主义者、匈牙利人民的优秀代表人物克勒希·乔马·山道尔(Koros Csoma Sandor)诞辰二百周年。际此时刻,世界上一切关心藏族文化和藏族人民的学者,莫不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伟人奠定藏族文化的科学研究基础的丰功伟绩。尤其对中国人民来说,乔玛是一位终生怀着向往蒙古、西藏、新疆的热情的学者,是第一位来到藏族同胞中间长期生活的匈牙利友人,他的不  相似文献   

10.
藏族是一个勤劳、刻苦、淳朴、善良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富有智慧和具有巨大创造力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并且给邻近民族以影响。纵观藏族和汉族等其它民族关系史,情况正是这样。历史上,藏族一方面吸收汉族等民族的先进文化,借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号称雪山之乡的藏族地区有卫藏佛教之部,多朵人才之部,多梅俊马之部。宗喀巴大师于藏历第六甲子火鸡阴年(一三五七)十月十日,出生在多梅俊马之部亚尔毛滩地方的宗喀十八部落(现青海塔尔寺所在地)的一个世袭贵族人家。父名达鲁哈赤·龙本格,母名香姆沙·阿曲,共生儿女六个,其中第四个孩子就是宗喀巴大师。相传这位大师生下以后非同一般孩子,脐带包扎时的血滴到地下以后,在血迹中长出了一棵檀香树。宗喀巴三岁时,父亲将他带到当时为皇帝作帝师的噶尔玛。若白多杰主持的夏宗寺院作了居士。七岁时送到夏群寺院的曲杰东珠仁青处长期居住,正式作了出家人,穿上僧衣,法名为洛桑哲巴,广泛地学习了畏惧金刚密宗等佛学理论著作。十六岁时与安木多地区的客商和自己的二位舅舅一起去拉萨。先到哲贡寺,在尕居派  相似文献   

12.
刘隆在十世班禅大师身边黎曦 每年的一月二十八日前后,照例是刘隆深深怀念十世班禅大师的日子。岁月将他变成了一位年近64岁的老人,但每当他回忆起班禅大师时,仍充满了同胞兄弟般的感情。从50年代起,刘隆就一直跟随大师,足迹踏遍神州。刘隆还用自己的相机为大师...  相似文献   

13.
<藏族十明文化传世经典丛书>是青海民族出版社策划、整理和编辑出版的藏文大型古籍经典系列丛书,分噶举、宁玛、格鲁、萨迦四大系列,每个系列有20卷,约1600万字,共80卷,约6400万字.作者分别为莲花生大师、宗喀巴大师、松赞干布、吞米·桑布札、宇妥、云丹贡布、居·米旁、隆钦饶绛巴等60多位著名学者.他们都是具有很高文化造诣的学者或高僧大德,为藏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中国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他一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继承和发扬历世班禅的爱国爱教传统,坚定拥护共产党领导;坚决反对一切分裂主义行径,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实现人民幸福做出了光辉业绩,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大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深刻学习,发扬光大。文章从十世班禅大师"一生热爱中国共产党""为西藏和平解放尽心竭力""坚决反对一切分裂主义行径""积极推动藏传佛教与社会议社会相适应"4个方面介绍了他爱国爱教的光辉一生。  相似文献   

15.
班禅大师圆寂一周年了.我本人和班禅大师的接触偏重于佛教一个方面.用佛教的语言来说:我和班禅大师有着深厚的因缘. 早在三十年代,第九世班禅在上海兴修法会,我受过他的灌顶.第九世班禅在回藏途中圆寂.当时我国的佛教大德长老、长者居士们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祭文是我写的,也是我宣读的.1952年第十世班禅曾到了上海,我有幸负责接待大师,安排了一次盛大的集会,让上海的佛教群众有机会参见.1954年以后,我经  相似文献   

16.
牛宏 《中国藏学》2005,(2):89-94
本文通过宗喀巴大师的生平传记,略述大师一生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是如何展开与文殊菩萨的各种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对他佛学思想和宗教修持的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17.
神乎?人乎?遥远的西藏、横空出世的西藏,有如浩瀚的宇宙般辽阔、深沉、高远、神秘。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举世仅有。大约在1580年,西藏就开始有了达赖和班禅这两个称号。藏族人民常说:天上有太阳和月亮,人间有达赖和班禅。可见达赖和班禅在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在历代达赖喇嘛中,有一位非常独特而神秘的人物──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作为达赖喇嘛的仓央嘉措,虽然在政教方面他没有多少建树,但他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是以情诗闻名于世。表现自我,以最激越的语言形式表现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主观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明清两朝的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历史上,出现过4位视“以儒诠经”为己任的回族伊斯兰教大师王岱舆(真回老人)、马注(文炳)、刘智(介廉)、马德新(复初),他们以学贯中西(天方西域),兼通回、儒、佛、耶四教的深厚学养和磅礴气势,掀起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对话高潮,开启了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的文化运动。其中,生活在清代的云南滇西大理籍的回族伊斯兰教学者马复初,无疑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4人中最晚的一位学者,也是4人中承先启后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的贡献,奠定了他在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崇高的伊斯兰经学大师地位…  相似文献   

19.
自从十七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教士相继进入青藏高原以来,我国藏族的历史和文化开始为外人所重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匈牙利学者乔玛(Alexander Csoma K(?)r(?)s 1784——1842)从欧洲取道阿拉伯来到西藏毗邻的拉达克地区。他在喇嘛寺院里住了七年,长期刻苦攻读藏文,熟悉藏文经典,把毕生的精力献身于藏族历史、语言和宗教文化的研究上。1834——1836年,他先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藏英词典》和《藏文文法》,以及有关甘珠尔、丹珠尔这两大佛典的论文,开创了利  相似文献   

20.
喜绕嘉措是清朝后期拉卜楞寺(以下简称拉寺)一位著名高僧,原籍青海蒙古和顾特部河南亲王所属十一达参之一的库畏牧部,蒙古族,生于1803年,卒于1875年,终年73岁。他终生勤学苦修,知识精博,德行高妙,赢得僧俗的虔诚敬信。同时他培养了数以百计的优秀弟子,撰写了不少见解独到的佛学论著,为继承和弘扬民族宗教文化做出了贡献,在拉寺乃至安多地区的格鲁派教法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