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尔基作为剧作家早已闻名全世界,他的剧作与小说、政论、文艺理论一样,成就是卓著的。仅在二十世纪初,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太阳的孩子们》(1905)、《敌人》(1906)等作品。而在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三十年代,高尔基连续创作了《索莫夫和别的人》(1931)、《耶戈尔·布雷乔夫和别的人》(1931)、《陀斯契加耶夫和别的人》(1932)、《瓦萨·热列兹诺娃》(1935,新编本)等著名剧本。这些剧本题材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写出了先进工人阶级的形象,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也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表明了资产阶级家庭有如资产阶级制度必然灭亡的趋势一样,最终必然崩溃和瓦解。在苏维埃时期高尔基的剧作中,反映垂死的资本主义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激烈冲突的戏剧主题得到了充分的艺术表现。作家在三十年代初创作的几个剧本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是一位“属于全世界”的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作为小说家,他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然而作为一位剧作家,他的成就也是显著的。他一生中写下了二十部左右的剧本。仅在二十世纪初,1905年及以前几年,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避暑客》(1904)、《太阳的孩子们》(1905)、《野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是一位“属于全世界”的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①作为小说家,他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然而作为一位剧作家,他的成就也是显著的。他一生中写下了二十部左右的剧本。仅在二十世纪初,1905年及以前几年,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避暑客》(1904)、《太阳的孩子们》(1905)、《野蛮人》(1905)等剧作。这些剧本题材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采,既写出了先进工人阶级的形象,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同时还深刻地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  相似文献   

4.
刊登在今年五月二十八日《真理报》上的短篇小说《码头上的女人》,是一篇毫无特色的作品,思想上既无新意,艺术上也没有什么惊人之笔。但是,仔细读来,这篇小说也颇有些妙处,值得人们一读。 《真理报》是不常发表小说的,编辑先生们之所以看中这篇并不怎么出色的小说,把它  相似文献   

5.
1795年至1806年间的湘黔乾嘉苗民大起义后,经过190余年的沉淀,终于出现了一部电影文学剧本《苗疆烽火》(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9月单行本)。吴八月领导的这次苗民起义,具有反抗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的性质,它以一个弱小民族武装反抗当时处于“乾隆盛世”的整个中国封建政权,以湘黔川三省边界区区偏远之地的自卫武装对抗7省18万清军  相似文献   

6.
哈罗德·品特的剧本《法国中尉的女人》不只是一部用后现代形式包装的爱情故事,它同时也是嵌入新历史主义思考的反历史叙写。它通过“轶事策略”将女主人公的“疯癫”作为重新审视维多利亚时代道德史的突破口,同时在结构上运用“或然历史”的手法将19世纪与20世纪两个时空下发展的平行叙事进行交叉、替换,最终达到消解、重构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描写两性关系的作品,并不鲜见,不仅古已有之,今更不乏。明后期出现的《金瓶梅》堪称上乘之作,尽管它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但因恣意描写淫秽生活,曾产生过不良影响,故长期被束之高阁。三十年代。也不乏描写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仅是昙花一现,尔后不再为人所称道。前些年,一些作家大写其“性的解放”之作,影响所及,这类作品在书摊泛滥开来,虽然都是杂七杂八的,毫无艺术性可言,却能卖钱于一时,而现在大多销声匿迹。两性性关系的描写能引起情实初开的男女青年的陶醉,也能给他们带来很坏的影响。故即使是在今天的欧美社会。对于描写淫秽生活之作,不少人也极力反对,甚至禁止学生阅读。上述引古证今,并非想得出性这个“禁区”不可逾越的结论,问题是怎样写?是把人们引入邪道,迷醉于淫秽  相似文献   

8.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地粉碎了以刘少奇、林彪为头子的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但是,斗争并没有结束。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反动电影文学剧本《辽沈大决战》的出笼,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决战》写的是一九四八年夏、秋之际,以沈钧为师长的“解放军某部”,在林彪的“直接指挥”下,随着大部队进行一番“隐蔽战役企图”的准备之后,南下北宁线攻克锦州,再“兼程北上”全歼廖耀湘兵团,最后直捣沈阳,解放了全东北。《决战》极力表明,它是通过“忠实”地概括曾经震惊全世界的辽沈战役的全过程,歌颂“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  相似文献   

9.
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始终贯穿着她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当代史的关注,其新作《床畔》也不例外。但与之前不同的是,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改变了以往与历史"正面冲突"的写作策略,她仅将"文革"这一历史事件作为一种文化注脚隐藏于故事背后,历史得以从主流的宏大叙事框架中滑脱出来。而伴随着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后退,个体的生命景象却得到了彰显。论文分析了作家历史取材和审美倾向的转变,认为严歌苓更加注重与民间话语的平等对话,有意加重了历史小说的民间意味。但与此同时,其创作也表现出用日常化、简单化的历史取代历史复杂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0.
自从勃列日涅夫上台以来,变本加厉地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在列宁的故乡全面地复辟资本主义,使苏联的国民经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发生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工业生产率不断下降,危机四起,失业的队伍与日俱增。农业更不景气。大批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农业连年屡遭歉收,粮食恐慌,农产品奇缺,人民群众怨声载道。苏修不得不动用国库大量黄金储备,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大宗粮食。苏联广大劳  相似文献   

11.
王颖 《东方论坛》2007,(1):40-44
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张洁是具有奠基性的的重量级作家.作为她最富有个人特色的一篇作品,《方舟》不但在张洁个人创作历程中是一个转折点,而且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主体女性观念的转折点.在20世纪前半叶的女性文学创作中,"人"的意识并没有进一步发展为明确的性别体认,而是被激烈的革命政治思潮彻底隔绝,而历史上又一次的从"人"到"女人"的观念上的突围,正是从《方舟》这里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因为女人》最大的贡献是说出了真相:在现代爱情中,精神是缺席的。对于男人而言,爱情就是欲望。爱与不爱取决于女人美与不美,年轻与不年轻。忠贞的爱情成了梦想,更不要说永恒。这一残忍的事实给信仰爱情的女人带来的是痛苦的绝望。更为残忍的是,女人面对无真爱的事实时,无力反抗,反抗的结局只有倒下。女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空虚绝望的世界里继续活下去。  相似文献   

13.
暑假中读了一些文学名著,其中有一篇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高尔基出生在俄国诺夫戈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走向社会,饱尝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据他童年的生活而写成的。可以说是自传体小说,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小说中的主人公同样是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濒临破产。两个舅舅也是同样粗暴的、自私的市侩,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沿袭着这样的风气。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祖父经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们,有一次竟把阿廖…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长、师大中文系教授王远泽的专著《高尔基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被学界誉为“高尔基及其著作述评的全景式组合”,对我国高尔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及中苏文化交流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高尔基研究》出版于这位无产阶级文学泰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当时在苏联,有人企图“重新评价”乃至  相似文献   

15.
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另外那个女人》体现了人在特定的历史转折时期对于自己社会身份的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在战争年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伦理身份危机,《另外那个女人》中各个人物在各自的伦理身份的建构过程中也遇到各种无法改变的身份。莱辛试图通过这种描述唤起现代人重新审视自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角色,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准确定位自己的伦理身份。  相似文献   

16.
高尔基的《母亲》是对俄罗斯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作者所塑造的母亲形象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的代表。母亲在革命真理的熏陶下,由一名胆小懦弱、逆来顺受的社会底层妇女成长为一名勇敢坚定、不畏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母亲的成长历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巨大作用。另外,作者也着力描写了一种崭新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往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素质?怎样才能提高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其中之一是要多读一些世界名著,从中吸取营养。这里仅就自己重读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并就修饰语的妙用,写点读后札记。(一)用修饰语形容自然的天候,又含蓄地表现了社会的政治气候。小说开头写道,“母亲走到街上,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她的身体,直透到  相似文献   

18.
王欣 《九江学院学报》2009,28(1):104-106
在异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和翻译策略因此表现出了诸多不同.具体体现在译文的翻译手法和女性意识上.  相似文献   

19.
阎真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表现了女性知识分子在转型时期所经历的信念迷失和价值错位的蜕变过程.作品通过一拜女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历史语境中的情爱经历,深刻地揭示出当代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细腻描写了男权主义、物质主义和虚无主义对她们的精神解构.作品对当下现实的冷峻审视和剖析社会问题的罕见深度,引发了读者对于经济时代女性命运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1902年,高尔基写成了他的最著名的社会哲理剧《在底层》。高尔基说,他在这个剧本中发出了“起义的信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这个剧本的内在意义是“不惜任何代价以求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