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上海史的研究受到中国学术界特别是上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成果相当繁富。既有通论性的著作,更多专题性讨论,资料汇编、工具书也出了不少,从而在理论建设、方法创新方面皆有重要进展。其中,在对上海城市移民群体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旅沪苏北人、宁波人等移民群体研究较多,但是系统研究广东上海移民的著作尚付阙如。  相似文献   

2.
近代旅沪徽商的"乡土之链"——徽宁会馆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上海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工商业城市,全国各地商人云集于此,"五邑杂处",其中徽商一直是活跃于该地区的重要商帮之一.传统中国强烈的乡土观念促使各地旅沪商人建立自己的同乡团体,以此来联络同乡之间的乡谊,维护同乡自身利益,因此,众多的徽商客居和贸易于上海催生了徽宁会馆.徽宁会馆在其存在的二百余年里,以其完备的组织机制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了自身特有的社会功能,有效地凝聚了寄寓上海的同乡商人的向心力,同时也强化了徽商在异地他乡的团体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旅沪徽商商业活动的长期进行.同时,做为一个客籍商帮的同乡组织,徽宁会馆还是近代上海城市商业发展历史过程的见证,在近代上海城市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3.
张玲 《社会科学》2012,(2):157-167
江淮旅沪同乡会是苏北旅沪移民社团中规模最大的同乡团体,其理事长亦是上海青帮中势力颇大的头目。中国共产党在与江淮旅沪同乡会打交道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动员经验:利用同乡、亲属关系,对该社团的核心人物进行动员,进而影响整个团体的政治态度;国民党的独裁、腐朽统治,加速该社团倾向革命;挖掘江淮人讲义气的性格特质,顺利实现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动员江淮同乡会,并不是肯定同乡组织及青帮;解放后,这类组织被逐步消解。中国共产党对江淮旅沪同乡会的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在具体革命实践中灵活运用统一战线的尝试,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相似文献   

4.
武强 《兰州学刊》2011,(12):105-114
近代以来,上海这一移民城市中,兴起了大量同乡组织,其中河南籍移民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自清末民初始,河南旅沪同乡相继成立了各类同乡组织,在原籍日益严重的危机中,河南旅沪同乡会于1930年成立。它建立了自己的活动场所,确立了活动宗旨,以团结帮助同乡、赈济家乡为自己的主要事业,并在逐步融入上海城市的进程中,保持了上海与家乡的桥梁地位,为家乡的发展尽着自己的努力。不过,虽然它为自身的生存进行了非常大的努力,但因没有稳定的经济、社会支持,以及河南作为家乡的破败,其事业的发挥亦不稳定,最终走向解散。  相似文献   

5.
四明公所和宁波旅沪同乡会是旅沪宁波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创立的同乡团体,二者都是"团聚精神的象征",皆以"谋取同乡福利"为己任。所不同的是,四明公所是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同乡组织,而宁波旅沪同乡会则更富现代意味。二者成立的时际不同,内部结构、外显功能各异。宁波旅沪同乡组织的近代行程和现代转型,表明在社会变迁进程中,同乡组织有着很强的再生能力和坚韧性。这一转化传承不仅映照出社会变迁,折射出时代特点,也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以及文化的延续性、广容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福建旅沪同乡团体在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中影响甚大 ,其组织机构和活动方式颇具特色 ,在上海这样一个移民社会中 ,弥补了政府管理体制的许多不足 ,起到了一种社会整合作用。其别具风格的会址建筑和闽南生活方式 ,也在上海社会文化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7.
宋钻友 《社会科学》2007,(9):142-158
地缘性金融机构在近代上海的活动向来不被人注意,本文以国华银行和广东银行为中心,对上海粤资金融机构进行详尽考察。作者认为,同乡认同不仅对粤资金融机构的创立及其业务开拓起了积极作用,同时加强了上海与华南、香港、南洋的经济交往。国华银行和广东银行围绕同乡商帮展开的大量活动,为我们深入研究家乡认同、同乡网络在移民走出家乡、走向世界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北洋政府时期旅沪浙商的慈善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沪浙商是北洋政府时期上海最活跃、最具实力的慈善力量,他们不但在旅沪同乡中开展各种救助善举,参与本省灾害救济等慈善活动,还在上海积极创办各种慈善团体,并以上海为中心从事全国性的慈善事业,在上海慈善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湖广填四川”是描述清代外省人口大规模迁徙四川、开发四川的一句民谚,这一说法在清代已经朝野皆知。四川移民来源地之广泛、移民规模之庞大、持续时间之长久等,都是清代移民史上无与伦比的。四川移民的痕迹至今还是四川民众集体记忆的重要一环,并通过口碑以及民间文献私家记录,代代相传。学术界对四川移民史的关注至少在20世纪初已经开始,但这些研究在建国以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扬,和其他区域移民史研究相比较,四川移民史研究相对处于滞后的状态,尽管近年来也出版了不少有关四川移民史的著作,但这些学术成果仍然是以笼统的粗线条…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与重点课题。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即翻译或概述性、介绍性的著述居多,而具有原创性和学术洞见的作品则较为少见。商务印书馆新近出版的王云龙先生所著的《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沙皇俄国最后60年社会转型历程解析》,是一部中国学者关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的学术创新之作。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俄罗斯历史进行思考,他的思考既有坚实的学术基础,又带有学者的历史责任感,开辟了一条俄罗斯史研究的新思路。这部著作讨论的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时期,也是学术界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学术界兴起的新史学思潮为史学注入新动力,开辟了史学新气象.受当代日常生活史、环境史等史学思潮以及民族史理论、方法的影响,杨洪林的《明清移民与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明清移民和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微观考察,并就移民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微观展示.  相似文献   

12.
由葛荣晋教授主编、邀集全国众多名家集体撰著的《中国实学思潮史》,是海内外第一部系统论述与揭示中国实学基本观点、演化过程、发展规律及其当代价值的学术专著。它的出版已引起海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这本书给人明显的感觉是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实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移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批中青年学者发表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论著,1997年,著名学者葛剑雄先生主编的六卷本《中国移民史》出版,标志着移民史研究的最新成就,它问世以来,受到学术界广泛好评与关注。比较而言,国外学术界对移民问题研究的切入点往往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迁徙活动,而就中国历史地理演变的客观情况而言,省际之间、特定区域之间的迁移显得更为重要。在六卷本《中国移民史》出版之后,区域性移民通史的研究便成为推进移民史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关键。以往学术界虽也有过一些成果,但缺乏系统性的归纳与整理,无论对…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月刊》作为上海社会科学界的权威性刊物,四十年来,以其优质的论文,开放的风格,饮誉海内外,也发表过不少关于上海史的论文.值此上海迅速发展、上海史倍受关注的时期,如果能更多地发表一些这方面的文章,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这方面的讨论,对于促进上海史研究的繁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代天津是一个"五方杂处"的移民城市,各方移民移居该地后,为了联络乡谊、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往往因地缘或业缘的关系组成会馆或同乡组织。这些组织为了同乡人的共同利益,往往在客籍地举办诸如收容落难同乡,设立义地,为同乡子弟开办学校等公益性的慈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惠及身在异乡的同籍人,而且还融入到客籍地民众生活中,构成了客籍地慈善救济事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周群 《中州学刊》2008,(3):164-167
中国近代武术家群体是近代中国社会群体研究中的空白.迄今为止,涉及到这方面研究的著作或论文,近百余年来大致只有如下三个方面一为体育通史或武术史专著中的武术家群体研究,一为武术论著或论文中的武术家群体研究,一为史学著作或论文中的武术家群体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伍斌 《社会科学战线》2023,(7):109-118+282
自亚洲人大规模移民美国开始,美国社会就开始书写亚洲人。20世纪初,社会学家率先展开对亚裔美国人的学术研究。20世纪30年代,移民史学在美国兴起,但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欧洲移民成为移民史当然的主角。20世纪60年代,在民权运动的兴起及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不同族裔群体的研究兴起,亚裔史研究也成为美国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保持研究活力和对史学前沿的敏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跨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历史的书写,亚裔史学对其尤为倚重。众多学者在跨国视野中研究亚裔史学,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出版了诸多有影响的历史著作。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了亚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诸多传统观点,更为立体地展示了亚裔美国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李威 《兰州学刊》2007,(8):186-188,14
世界医疗史包括中世纪医疗史在国外已有很多研究著作,但在中国研究的人还非常少,文章试从中世纪英国医疗在医生、医疗机构、医学著作三方面的特点上概述出它当时的医疗状况,同时也能反映出中世纪西方的医疗状况.  相似文献   

19.
熊月之 《社会科学》2006,(9):146-155
香山人在近代上海移民人口中最高时达3万多,绝对数字不大,比例也不算高,但影响却不小。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中,出自香山的成功者、著名者灿若群星,其中四个方面的影响最大:一是买办集团起步早、势力大;二是环球百货、四大公司,开一代风气,极大提升了上海商业中心地位和服务形象;三是小刀会起义,四是外滩公园交涉。前两条学术界论述已多,本文对后两条作了论述。上海香山人身上的四个特点,即目光远大,视通中西;善捕良机,决策果断;脚踏实地,精益求精;融会中西,植根中年。这也是香山文化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20.
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会、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广东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最近分别在广州成立。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会今年着重研究三个课题:一、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问题;二、关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提出的“异化”问题;三、关于布哈林思想的问题。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今年研究的总题目是:关于四化过程当中提出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问题。分别具体研究下面几个问题:1.关于人在历史准物主义体系中的地位问题;2.关于研究历史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