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实行政府统购统销、封闭市场流通的政策,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稳定粮食市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局部地区“卖粮难”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新情况的呈现,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2001年,浙江、广东、海南等省率先放开粮食市场,一方面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另一方面为粮食主产区提供了市场空间。特别是我国已加入了WTO,粮食产业将走向国际化,人们更关注国际粮食市场对我国的影响。主销区的市场份额占有情况是否会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市场60年发展历程与变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食市场与粮食政策60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七大变迁特点:一是粮食市场演进基本是以政府强制性变迁为主导;二是粮食市场经历了由短缺到供求大致均衡、由政府定价为主到市场形成价格的演变;三是粮食产量波动与价格波动既受经济周期影响,又与改革进程高度相关;四是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呈明显相关性和周期性变化,且价格波动幅度高于产量波动幅度;五是粮食人均产量经历了由不足——基本满足生存——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演进历程;六是粮食兼具农产品、工业品与金融产品的属性特征日益明显;七是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由"粮食政策调整或供给变动"向更复杂和更多元化的因素转变。  相似文献   

3.
如何解决当前粮产区粮食销售的困难鲁晓东自199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异常活跃,粮价上涨,货源紧张,卖方在粮食市场上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但到了1995年6月以后,受国家对粮食宏观调控的影响,加之当年新粮的大量上市,这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进入...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和收购价格,鼓励粮食经营多元主体依法入市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作为异军突起的私营粮商,是如何参与粮食市场流通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到黑龙江省讷河、拜泉、五常、宾县、青冈等县(市)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5.
2003年世界粮食市场行情与价格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03年,世界粮食市场供求形势呈现诸多新特点,特别是粮食库存的持续下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随着我国粮食国际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世界粮食市场行情与价格走势必将对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和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最新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展望报告》和我国《海关统计》提供的资料,对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销区。近年来,随着人口变动、城市规划调整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粮食的自给率不断下降,对国内、国际粮食市场依赖逐步加深,粮食市场份额占有不断出现新情况。了解和分析当前上海粮食市场份额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有利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主销区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为粮食主产区腾出更大的市场空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供求变化不仅影响国内粮食安全,且与世界粮食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明显。考虑 未来人口、经济和资源状况的同时,有必要纳入一些新的情景以突显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 模拟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将刺激全球粮食生产和贸易,而对中国玉米和豆类供求均衡的负面影响较大 ;全 球生物燃料发展将扩大全球粮食供求缺口,且世界粮食供求格局变动可能使中国未来国际粮源发生转变 ; 国内粮食补贴的提高对长期的粮食增产效应显著,但粮食供求结构矛盾日益突出。为实现中国粮食供求平 衡,应完善国内粮食市场机制,调整国内粮食供求结构 ;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灵活调节国内粮食余缺。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一直是国际社会强烈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国际粮食市场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国际粮食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但全球粮食产量与贸易供给量基本稳定和充足;国际粮食市场是中国有效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利用程度严重偏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行为的发生,在时点选择方面存在较明显的"逆向"调剂问题;在国际粮源的可获得性和国际购粮支付方面,中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空间和能力很大。针对中国应有效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保障粮食安全,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据国家农业部最新统计资料表明,自1991年以来,我国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下降,4年下降近6000万亩。去年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已降至16.5亿亩以下。 农业部的专家认为,今后几年我国粮食面积的警戒线为16.5亿亩。到本世纪末实现5000亿公斤的粮食生产任务,必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杜绝低于警戒线以下。 权威人士指出,根据我国目前粮食市场需求情况和农业生产水平,粮食播种面积必须保持在16.5亿  相似文献   

10.
伴随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国际粮食市场行情与价格走势对国内粮食供求关系与市场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UN)新近发布的《世界粮食展望报告》和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USDA)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报告》提供的相关数据,对当前世界粮食市场行情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为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有着根本的政治经济战略意义。应当认真定位粮食市场的"决定性地位",推进全面依法治粮,通过"从监管到治理"的市场转型实行监管理念革新,通过"全过程"监管促进监管流程再造。必须制定《粮食法》,从基本法律层面规范粮食市场监管问题,通过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行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把粮食市场监管规范于《粮食法》的法治框架中,真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河北省粮食生产总产量从1966.6万吨一跃而达到1994年的2523.5万吨,10年中连续创5个历史最好水平,尤其是1994年,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1993年总产量比上年增加194万吨的基础上,又获得全面丰收,总产量又比上年增加143万吨,并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从表面上看,河北省粮食生产确实形势喜人,但能否持乐观态度?能否可说粮食已经多了?已经过关了?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需求总量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受新增人口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的影响,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目前全球每年粮食的正常贸易量为2.2亿至2.3亿吨,即使全部购买下来也只能满足中国粮食需求的45%。实际上, 如果中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购买量达到10%,对国际粮食市场冲击巨大。从长远看,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倾  相似文献   

14.
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价位上的基本稳定是确保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更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目标,粮价走势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一季度全国粮食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涨幅继续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调查。受供求关系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影响,进入2005年全国粮食市场供求平稳,粮食生产价  相似文献   

15.
从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粮食的产售储用情况、粮食市场体系及价格、政府政策及补贴措施、自然及社会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农户储粮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的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主销区农户储粮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态度认知、农户家庭特征、户主年龄、粮食市场、政府政策和粮食储备条件等因素对农户是否储粮有显著影响。因此,通过提升农户储粮意识、分类引导农户储粮行为、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加大补贴力度等措施,促进农户科学储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粮食流通正在经历着两个“开放”的深刻变化,即对内正在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国内粮食市场正在全面开放;对外已加入WTO,粮食流通已向国际市场开放。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放的新形势下,必将对面向市场经营的中央储备粮轮换产生重大影响,认真研究这个影响,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对做好中央储备粮轮换工作,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更好地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服务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和粮食市场化的发展,影响我国粮食市场波动的因素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着新的挑战,存在着诸多难点.如何综合运用其他经济调控政策对粮食进行调控;如何协调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目标,在不同时期对调控目标进行科学取舍、有所侧重;如何运用市场化手段来实施调控政策,已成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的三个难点.分析研究这些难点,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从而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市场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叶兴庆一、粮食市场发育程度的基本估价虽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是最早步入市场化进程的部门,但农业内部不同产品步入市场化的时间并不相同。粮食是较晚进入市场化的产品之一。评估粮食市场的发育程度有多种方法,如以市场调节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19.
陈洁 《调研世界》2012,(6):14-16
粮食进口是通过国际市场获取粮食以满足国内粮食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粮食进口数量、格局和发展趋势关系国内粮食安全,也关系国际粮食市场发展走向.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大量增加,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对我国粮食进口的现状、格局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就粮食进口与我国粮食安全的关系和粮食政策含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是政府及其市场主体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的作用机制.改革开放前,政府影响力在我国粮食价格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以不断调适政府对粮食价格水平决定的影响力为主线,经历了从政府直接控制价格水平到间接影响价格水平形成的转折.总体而言,在粮食供求关系偏紧时,往往通过政府强势的价格影响力来实现粮食增产,而当粮食供求关系偏松时,政府强势影响价格的弊端就会累积性呈现.从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及其调整来看,我国一直没有找到粮食供求关系偏松状况下有效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未来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关键是政府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而不是放任粮食市场自发形成价格,否则我国粮食市场过度波动难以避免,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发展难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