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属于典型的西方话语系统.对中国而言,这一理论可以引进,但由于中国和西方的国情以及民主化进程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因而在西方多元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协商民主理论要想对中国的民主化发挥更大的理论影响,就必须加强以本土为思考对象的理论反思.应该基于从中国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概念、范畴和方法而不是国外舶来的概念、范畴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协商民主实践中的本土问题,建构本土化的协商民主制度,进而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话语系统,形成能够更有力地解释和指导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辛向阳研究员撰写的"西方民主思想史"丛书,对17世纪以来四个世纪的西方民主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评析,用浓墨重彩勾画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主百花图,是一部评析西方民主理论的重磅力作。作者探讨了西方民主理论的谱系,概括了西方民主理论发展的规律;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了西方民主制度和民主理论的演变;深刻揭示了西方民主理论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差距,以及新自由主义民主理论所鼓吹的西方议会民主制衰落的必然性和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作者明确提出了对待西方民主理论应该坚持的科学态度,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是20世纪著名的民主理论家,他的工业民主理论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学生运动相互影响。他认为,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具有单面性,是一种攻击性社会。他提出,民主就是竞争性选举,这是一种民主的悖论;技术的合理性正在把发达工业社会变成极权主义社会,民主走向不民主。他把革命的希望寄托于最底层的社会阶层,这表明其民主理论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的研读和分析可以看出,达尔的民主理论就是美国政治实践的产物,与托克维尔、熊彼特、萨托利等民主理论一样,是西方政治发展逻辑的产物。西方的民主是一个竞争性、充满争议的民主,这样的民主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中国的民主理论应该建立在对中国政治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上,超越西方的民主,发展符合中国历史逻辑的和谐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5.
论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理性和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公共理性的建立与诉求的不成功,加之西方文化传统所导致的物质与文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价值分离,导致了西方协商民主的实际运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建构的逻辑基础决定了其理论的特点和表现形态.中国协商民主的建设和发展应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确立其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6.
乔耀章 《阅江学刊》2013,5(2):142-143
民主理论源于民主实践。民主理论既随着民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民主理论又能动地反作用于民主实践。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无疑是当今政治学界有关政治民主化理论问题的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协商民主是西方社会利益分化和社会阶层结构激烈变动的产物,主张通过政治多元主体间的协商互动,能有效弥补选举民主或代议民主在多元化价值前提下难以达成一致的事实,从而为加强公民和团体与政府间的对话与合作,建立社会对公共利益的道德和责任,消除社会分歧,推进政治共识,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府的合法性来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公共协商,强调对话、讨论、辩论、审议与共识。协商民主既肯定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又尊重国家与社会间的界限,力图通过完善民主程序、扩大参与范围、强调自由平等对话来消除冲突,保证公共理性和普遍利益的实现,以修正传统民主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具有规范意义和实践意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不仅仅属于西方,中国也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社会主义协商政治,但其中具有较成熟和完善制度架构的是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平台的政治协商制度,它既有明显的优势,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应该完善政治协商,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民政  孙艳红 《浙江学刊》2005,2(3):121-126
规模与民主的关系从古希腊开始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家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民主只能与小规模相吻合是西方古典政治思想中的主流观点,但到19世纪中期,随着从城市共和国的民主到民族国家的代议制政府的建立与发展,民主只适合于城邦国家的观点就逐渐式微,民主也可以与大规模相融合的观点在实践中得到确认,但规模与民主之间的关系依然值得分析和探讨,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与交锋依然存在,当今的政治学必须对此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必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介绍与分析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及其主要思想 ,从中发掘出对中国民主化有所启迪的思想资源。精英主义理论的出现与发展一再地向人们发出了这样的问题 :民主究竟是由少数人统治还是由多数人统治 ?意大利的莫斯考等开创了精英主义民主理论 ,韦伯结合现代科层制对民主作出了分析 ,而熊比特对精英主义的民主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尔后达尔、杜鲁门等进一步发展了熊比特的思想。而当代的民主理论家们似乎不太关注规范性问题 ,更关注的是民主如何转型、民主如何巩固之类问题。对于世界民主第三波 ,精英主义民主理论重点在分析精英在民主转型过程中的角色和所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寻求民主发展和公民参与的统一是现代民主理论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当代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中,更多强调的是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的矛盾和对立。而参与式民主理论从个体、共同体、国家三个层面对民主的内涵进行了重构,突出了公民参与的教育、整合和制约功能。通过在地方事务、社会团体和公共领域中的公民积极参与,从而实现民主发展和公民参与的统一。本文描述了这种参与式民主的进路,为中国民主的发展提供另一个可资借鉴的视域。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与政治学的使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伟 《浙江学刊》2004,7(1):99-10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和目标,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应当是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统一.从21世纪的战略视野出发,现阶段应当加强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把政治发展提到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其中,民主相对于法治又具有目标上的逻辑优先性.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中国政治学应发挥应有的作用.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对民主政治发展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国家-社会、政府-市场关系等"体制外"问题不同,政治学直接触及到政治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这一民主化的"体制内"层面."体制内"与"体制外"是一种互补和互动的关系,但又有各自的发展逻辑.政治学所研究的国家、政府和政党及其制度,对于民主政治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政治学的重要任务应当是建构中国21世纪的政治发展理论,探索中国的体制内民主化道路,特别是把党内民主提升到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2.
参与式民主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民主论是对西方当代民主实践的理论反思 ,这一理论充分强调了“参与”在民主实现中的核心作用 ,系统阐述了参与式民主得以实施的外部条件及实现的具体框架 ,从而带来了民主模式的创新。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出现表明了西方民主理论者对理论面临的深刻危机的自觉 ,但是 ,西方社会的结构性缺陷使得这一努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危机。  相似文献   

13.
"大民主"心态下的民主实践:过去的教训与未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峻 《浙江学刊》2003,(4):21-27
本文认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大民主”观。文章分析了“大民主”观的形成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 ,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必须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当代民主理论的最新成果 ,继续破除“大民主”观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福利国家问题是西方当代社会论争的焦点,福利国家不仅是一个政治学概念,而且汇集了自由、民主、平等、效率、正义等各种不同甚至相悖的价值理念,影响福利国家产生、发展及变化的主要理论流派为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公民权理论.各流派论争的实质反映的是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之争.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运动的兴起,西方国家的国内政治由此发展出有别于常规制度、正式政治的独特政治形态——抗争政治。诸多的理论认为,这一政治形态对其国内政治的民主和治理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抗争政治历程的研究,指出:一方面,全球化及反全球化运动、全球风险社会都使得全球政治和治理发生大转型,由此引发全球社会运动,抗争从国内走向国际;而另一方面,抗争功能也具有局限性。同时认为,国内和国际层面上的抗争政治,关注全球抗争与民主、治理的关系,呈现出与常规政治不同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中国政治发展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呢?其形成的基本依据应该包括:一是不能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二是离不开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创建适合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17.
作为观念形态的民主进入中国以后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获得了不同的理解.造成民主理解变换的原因既有文化传统的契合性因素,也有极为现实的政治工具性选择考量.历经百年民主观念综合完成了从西方式发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现当代建构.民主自从传入国内始就因缺少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在形式和观念的流变中尚未确立民主价值的实践支持,民主价值依然构成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一项尚待需要实践证成和完善的艰巨伟业.  相似文献   

18.
修圆慧  赵宏志 《学术交流》2007,(12):182-185
中国近代对科学的学习促进了民主观念的形成,而民主的建立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由于受到传统主从观念的影响,人们开始对两者展开了主从的争论,到了"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才成为并立的两面大旗。人们之所以要区分主从,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民主建设的阻力有关,也与传统"道德中心论"有关。我们对先进文化的吸收,不应该区分主从,它是一个全面的吸取过程,每一种理论都只能解决某个领域的一部分问题,面对整个社会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能敞开心胸,广泛地吸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政治发展走向现代化、民主化及法治化,人民政协的功能几经变迁,与中国政治的发展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本文通过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梳理,结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认为我国是民主集中制下的协商民主。新形势下,需要通过对协商制度的法制化、协商形式的程序化和加强人民政协自身的建设,促进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为人大分担部分政治参与功能和利益表达及整合功能以进行有效的社会疏导。  相似文献   

20.
夏正林  张丽琼 《探求》2014,(1):20-27
随着中国政治发展走向现代化、民主化及法治化,人民政协的功能几经变迁,与中国政治的发展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本文通过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梳理,结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认为我国是民主集中制下的协商民主。新形势下,需要通过对协商制度的法制化、协商形式的程序化和加强人民政协自身的建设,促进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为人大分担部分政治参与功能和利益表达及整合功能以进行有效的社会疏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