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早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陈云同志就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经济工作一定要“注意国家建设规模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平衡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出了毛病,关系就大了”。陈云同志的这个重要思想,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反映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并为历史所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每当注意这个“兼顾”,搞好这个“平衡”,建设事业就得到迅速发展;一旦忘记这个“兼顾”,破坏这个“平衡”,建设事业就遭受损失,甚至停滞倒退。今天,我们认真学习陈云同志的这个思想,正确总结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对于克服“左”的影响,搞好经济上的进一步调整和政治上的进一步安定,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同志逝世之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高度评价了他的经济思想。 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陈云同志一贯坚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不顾现实条件的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表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严格的科学精神。他强调,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订经济计划必须做好财政收支、银行信贷、物资供需和外汇收支的综合平衡,以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云同志在今年春节邀请国家计委负责同志座谈加强计划经济问题时指出,人民生活是要改善的,第一要吃饭,而且要吃饱,不能吃得太差,但也不能吃得太好。第二要建设,一个国家吃光用光,那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只有吃饱饭后,国家有余力来建设,这才有希望。陈云同志这段话,言简意赅,十分重要。它告诉我们: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必须兼顾,若论主次,则是吃饭第一,建设第二,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的。但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在吃饱饭的前提下,有余力进行建设,这是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物质基础。上述思想,是陈云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邓小平文选》这部光辉文献中,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方面的论述很多,很深刻。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领会,以指导经济工作,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下面着重谈谈自己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基本建设论述的几点体会。一、基本建设规模必须同财力物力相适应,必须量力而行邓小平同志指出,基本建设规模必须和国家可能提供的财力物力相适应。他说:“我国国家大、人口多,没有一点大的骨干工业是不行的。根据我们的经验,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快、太急。  相似文献   

5.
陈云同志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就指出:“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是必要的”。对这个观点,我的学习体会是: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是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财政自身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经济的积极方针。 从再生产过程看财政收支 不论从社会整体看或从个别企业看,生产都必须有生产要素:人的要素(劳动力)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是生产要素的消耗过程;生产结果则是一定的生产物。要想使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就必须从作为生产结果的生产物中补偿生产要素的消耗。为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生产物不仅要能补偿生产要素的消耗,而且要能追加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6.
<正> “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同志为我国制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措施。我们的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集中财力物力,把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搞上去,才能为九十年代的经济振兴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还在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在一切经济活动中讲究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经济建设财力物力分散,集中表现为生产建设资金分散,国家进行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陈云同志关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比例,是“人及其需要”的比例,按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社会需要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依据,以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与平衡为条件的,在我国现时的生产力水平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按比例,只能是“紧张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文章围绕陈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阐述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分析陈云的和谐思想.陈云主张发展要适度、协调;为了发展必须保持稳定,首先是经济上的稳定;对不适应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进行改革,在改革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要"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业部门再生产中出现的矛盾是生产过程与产前服务、产后服务的联系失调,农业的初级生产和后继加工的联系不健全、不协调,致使农业再生产运动遭到种种阻碍,难以稳步增长。这种矛盾是部门生产过程内部各个阶段生产组织之间、生产因素之间的联系失调,以《资本论》中关于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关系的理论去分析此类矛盾,难以揭示其实质。因为两大部类关系的理论是说明两大部类产品补偿消耗了的生产因素和更新生产因素、追加生产因素的关系,不是说明部门生产过程内各阶段生产组织之间、生产因素之间的联系运动。要分析这种矛盾必须运用部门再生产过程纵向结构的理论,才能加以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关系的理论作了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财政经济状况已有很大好转。1982年国家财政收支实现了基本平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个平衡是在大幅度紧缩支出的条件下实现的,因而还是不巩固的,国民经济中潜在的危险还没有根除。实现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学习研究陈云同志在建国初期提出来的、关于实现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主要经济观点和主张,无疑会给我们以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学习《陈云同志文稿选编》,深感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内容丰富,论述精辟,现仅就计划工作和综合平衡问题谈些体会。 一、只有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一切社会生产必须遵守的普遍规律,所不同的只是它的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化生产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因而,不仅要求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而且要求自觉地调节社会劳动的分配,这种自觉地分配社会劳动,是通过国家制定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来实现的。所以,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一种客观必然性,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只要有了优越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第三篇中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时,运用抽象法和动态分析法,集中地考察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的过程,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在运动中平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阐明了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在这里揭示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在运动中必须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陈云同志在党的八大会议上的一次发言中对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他说,从有利于人民这一根本点出发,“我们必须使消费品的质量提高,品种增加,工农业产量扩大,服务行业服务周到,而决不是相反。”(《陈云同志文稿选编》第12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由此可见,陈云同志经济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从这一根本点出发,他有三个基本思想: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和人民生活兼顾,必须平衡。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学习《陈云同志文稿选编》时,有人提出陈云同志这本文稿的主要经济观点和主要经济思想是什么的问题。现在我便就这个问题谈点肤浅认识。 (一) 陈云同志的主要经济观点和经济思想是什么?《文稿》的前言列举了很多条:如工农商业除国家和集体经营外容许一定数量个体经营的观点,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容许企业有一定自由的观点,发展多项事业特别是进行基本建设要量力而行的观点,计划指标要注  相似文献   

15.
(一)原理的述概。关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的重要原理之一。先将要点作一简要归纳: (1)要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做为物质先决条件。在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基本前提下,两大部类产品在为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交换中,实物形态上应该得到相互的满足。 (2)一切商品都可在价值上分为三部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价值构成必须按照新的生产要求进行重新组合,但组合后Ⅰ部类需要与Ⅱ部类进行实物交换的商品在价值总量上应该是相等的。并且,产品在价值上互相补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战线过长、项目过多,远远超过了国家财力物力所能负担的限度,使当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比例严重失调,破坏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陷入了盲目性。因此,认真研究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关系,是我们搞好国民经济调整和改革,促进四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云文选》第三卷主要记录了陈云同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执政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方面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贯串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陈云文选》,认真研究和掌握陈云同志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指导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现仅就陈云同志成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和发展观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8.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问题,也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志结合我国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作出了新贡献。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农、轻、重关系的思想,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再生产时,按照物质资料的经济用途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这一部类的产品用于生产消费,如矿石、钢铁、煤炭、石油、电力、化工原料等等。第二…  相似文献   

19.
陈云同志指出,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从战略上算大账,就需要有全局的、整体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经济工作中,一般多是看重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主要比例关系的妥善安排,很少考虑宏观经济效果。当前,为了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大力提高宏观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近出版的《陈云文选》第二卷,收集了陈云同志1949年到1956年的重要著作。陈云同志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著作,反映了我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以及他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这些文稿几乎全部都是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的,它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创造性发展。对于我们财政经济工作干部来说,陈云同志的这些重要著作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南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