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宏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3):65-68
《清诗别裁集》是一部体现沈德潜儒家诗学立场的诗歌选本,也充满了地域和故旧色彩。重订本主要是订正讹误,完善体例,增补诗话。御定本删去了大量诗人诗作,包括不被清廷所喜的明遗民、降清贰臣和在清罹罪之人,也包括一些诗学成就不高的诗人,总体上显示出清廷文化政策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2.
翟惠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59-62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是一部收录清代前中期诗歌的选本,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历代诗歌评论家的争论,或褒或贬,莫衷一是。客观地讲,《清诗别载集》保存了许多清代前中期诗人的生平资料和诗歌作品以及诗学评论,因而具有巨大的文献价值和诗学价值。另外,沈氏此集对后世总集编纂和清诗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从钦定本《清诗别裁集》看乾隆的文化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诗别裁集>是沈德潜所编的一部清代中前期诗歌总集.自乾隆命内廷翰林将它删订,以<钦定国朝诗别裁集>之名出版后,呈现出与原作不一样的面貌.钦定本取舍作品完全是以是否有利于加强清朝思想统治,是否有利于消除清朝早期高压政策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否有利于维护皇室尊严及地位为标准而进行的,反映了乾隆利用文化手段维护满族贵族君主专制政权的强硬态度,也是其文化专制政策的又一产物. 相似文献
5.
王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4):498-502
清代,中国古代诗学四大流别呈现相互接纳、融会的特点.沈德潜的"格调说"充分吸收了王士祺"神韵说"的部分特质,在审美追求上,既崇尚阔大朗健的气象,又表现出对"神韵"古淡、清远的美学风格的喜好.这是因为古淡清远这一美学风范与文人阶层的理想和品格大体一致.另外,从艺术的表达方式上看,"格调"和"神韵"都追求不切,也就是不落实处.这种艺术表达方式,正可以沟通古淡清远和阔大朗健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美学风貌.当然,沈德潜的"格调说"在融会"神韵说"的基础上,也坚持了自身的独立品格.在题材上选择上,沈德潜的"格调说"坚持对社会的关注.所以,在《清诗别裁集》中,沈德潜虽然以诗作入选取数量的方式,肯定了"神韵说"倡导者王士祺诗坛盟主的地位,但他却不顾王士祺对五绝的偏好,大量地选取了王士祺创作的七绝,因为七绝这一体式与现实人生的关联更紧密.这样,沈德潜就以巧妙的方式把"神韵"王士祺改造成了"格调"王士祺. 相似文献
6.
《诗章》中庞德把史诗英雄奥德修斯作为贯穿诗篇始终的原型人物,传达了诗人庞德"英雄"救世的理想。神话中的英雄原型的不同侧面——返乡的航海者、有勇有谋的行动者、秩序的创建者及坚定的追寻者"置换变形"为诗篇中的汉诺、马拉泰斯塔、亚当斯和杰斐逊、墨索里尼以及诗人自己等历史和现实中的"英雄"。他们都是庞德心目中与奥德修斯原型一脉相承的"奋力走出愚昧走向真知"的精神的化身,表达了庞德的"英雄崇拜"情结。 相似文献
7.
《宋诗别裁集》批评主张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5)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名选.该书在编选时崇尚理学,多选理学家之诗;在宗唐前提下,有唐宋兼采倾向.本文在细心钩沉几位编者的史传材料、认真研读其诗文集的基础上,指出姚培谦、王永祺的诗学思想及创作实践与该书的选本理念有着种种契合. 相似文献
8.
《宋诗别裁集》主编张景星籍贯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磊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名选。而对于其主编张景星的籍贯问题,学界迄无定论。通过对史料的钩沉,文章考定张景星就是松江府人,从而为呼声甚小的"松江府说"提供了坚实的史料依据,也让"江西奉新说"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9.
刘宝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43-47
《唐贤三昧集》与《唐诗别裁集》两部选本都是清人唐诗选本中的佳作,学者们往往将二选割裂进行研究。其实,二选的编选者王士禛与沈德潜年代接近,两人又皆为清代诗歌创作与选本编纂的大家,沈德潜虽受过王士禛诗学观的影响,但《唐诗别裁集》与《唐贤三昧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唐贤三昧集》是规模较小、选盛唐而不选李杜、独尊诗佛王维、注重神韵意境的极富特色之选本。通过《唐贤三昧集》与《唐诗别裁集》二选差异的比较,能够更清晰地窥见《唐贤三昧集》中这些具体的选诗特征。 相似文献
10.
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对唐诗的选择是从宗旨、体裁、音节三个层次进行的,其中宗旨是首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体裁、音节是不可或缺的诗歌美的因素,这是儒家所倡导的尽善尽美文学观的更具体的规定.沈德潜在自身所处的学术背景中,从宗旨和审美特征两方面对唐诗进行别裁,将鲸鱼碧海、巨刃摩天的高格壮响确认为唐诗的主流美学特征,并对以李、杜为宗的唐诗艺术个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立足儒家传统文学观,<唐诗别裁集>以其新颖风貌在唐诗编选领域奠定了自身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1.
胡牧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1):83-87
从中西英雄史诗电影塑造英雄的面向和特征出发,以《嘎达梅林》和《角斗士》为例,比较中西英雄人物形象和叙事模式的异同,可以揭示中西民族精神和文化异同。在英雄人物基本的道义品德、遭遇结局上,中西电影塑造英雄人物的套路是大体一致的,差异在于西方英雄偏于神性和个人化,中国式英雄偏于群体性和超越本己性。 相似文献
12.
13.
热依拉&#;达吾提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3):118-121
《列王纪》中一些英雄形象活跃于维吾尔古代民间文学之中.这可能与波斯袄教的传入同时,并与伊斯兰教传入前就已根深蒂固的尚勇精神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在地方社会居于领导地位或有重大影响的乡贤基本由绅士与平民两部分组成,其中绅士可分为中上层绅士和以生监为主体的下层绅士,平民主要由读书人、技艺人、商人和一般劳动者组成,其中以下层绅士人数最多。虽然平民乡贤的份量不容忽视,但总体上绅士的主导性仍无法撼动。在清前期的杭湖两府,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发展程度不同之影响,乡贤的社会构成在时空上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不仅表明明清的乡贤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也提醒我们,缺乏具体实证研究的笼统探讨,并不利于真正深入细致地呈现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朱则杰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7-111
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日读书所得,对其中五位江西籍作家的有关问题予以订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朱则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0(2):89-97
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这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要解决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就田茂遇、柴才、吴俊琪、张鸿基、范锴等江南地区作家的有关问题做些订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熊建闽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93-97
主体性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它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本文以译者主体性为研究视角,以《神州集》为例,探讨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作用,为庞德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出国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晚清中、朝文人间的交流是晚清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朝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韩客诗存》一书收录的文人日记、往来书信及唱和诗歌等文献,可再现晚清中、朝文人交往的具体场景。汉字是其交流的形式载体,汉文化传统是其交流的思想渊源,汉文化认同是其交流的心理基础。《韩客诗存》反映的中、朝文人在晚清时独特的交流形式、交流内容、交流心态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及制度文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