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许多人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分不大清楚,他们以为应试教育就是泛指传统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模式是横空出世的,与过去的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并与之相对立、相斗争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基于这种认识,有人认为现在所提的素质教育实际陷入了一种毫无历史承传的、自相矛盾的“怪圈”。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妥当的。应该说,我们否定应试教育并不等于否定传统的教育,更不是否定我们40年来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传统教育虽然存在着不少的弊病,但从总体上看,并不都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提法的深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2.
郭丽新 《理论界》2001,(2):57-5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面向 2 1世纪的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关于素质教育内涵的思考与应试教育相对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这是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区别 ,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这既一目了然 ,也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对素质教育内涵的阐释应该包括素质教育是什么及如何实现素质教育两个方面。教育的功能是传授知识 ,而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总结。就知识本身而言 ,无所谓应试教育或素质教育 ,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播学的发展,新闻学与传播学以及相应的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之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紧张,先后产生了不同乃至对立的看法:或主张新闻学吸取传播学来完善自身,或倡导用传播学来取代新闻学,或批评传播学统治了新闻教育。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缺乏深入的体认。由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异质性与关联性相互交织,我们应当更加理性地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促进彼此间的互动与吸取,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使新闻学与传播学获得更大的发展,不必人为轩轾,制造"你死我活"的无谓争论。  相似文献   

4.
胡风和毛泽东在文艺问题上并无根本的原则分歧。胡风悲剧事件酿成的根本动因和由来是马克思主义对鲁迅文艺传统的两种态度、作风的分歧和对立。具体来说,就是坚持领袖是人不是神;坚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教条主义“皂隶式的机械主义”的分歧和对立;坚持、发扬鲁迅文艺思想、文艺传统与疏离这一思想、传统的分歧和对立,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与主观主义学风的分歧和对立。  相似文献   

5.
十余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讨论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理性选择。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事实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并且成效显著的典型并不多,大多数地方的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浅层次、形式化层面,其所谓的“素质教育”不过是换了面孔的“应试教育”而已。这迫使人们思考:既然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理性选择,但为什么在实际教育中施行的仍是“应试教育”呢?我认为这主要是人们还不十分清楚“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还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杨伟蓉 《社会科学家》2001,16(3):119-121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人们对于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的呼唤越来越强烈。只有按照导向性、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原则建立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才能有效地消除传统教育评价制度带来的弊端,推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确保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泽厚和刘晓波的分歧,依我看,在美学范围内并不具有特殊的意义。或者说,李泽厚和刘晓波的分歧,其根本并不在所谓美学观念的对立。这首先从刘晓波对李泽厚抨击的动机中即可见出:“李泽厚的理论弱点,从根本上说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在理论研究中的反映”,②“我与李泽厚的分歧在表层上是对不同文化、不同理论的选择,而在深层上则是对现实的不同抉择”。③李、刘的着眼点都不仅仅在美学的学术层面,他们之间的冲突有着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层背景,我以为揭出此点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有些同志把突出教学中心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不搞应试教育,还提什么以教学为中心”,于是学生课后没有任何作业和学习任务,让学生放任自流.另一种是有的同志则在应试教育轨道上老是转变不过来,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牢牢抓住补课不放手,放学补,节假日补,整班成建制地补课,逼得学生喘不过气来.由此可见,要使素质教育能健康顺利地发展,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我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最主要的是抓好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9.
未来经济社会的竞争在人才的竞争,而入才的竞争在教育的竞争。产生于小农经济基础上并一直延续至今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与以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根本不同。所以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教育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迎接未来社会挑战的需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任务,推进这个战略转轨,就要切实实现教育领域内的五大转变。一、…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 ,存在种种认识上的问题和操作上的偏颇。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 ,应避免步入素质教育中的四个误区 :素质教育等同于文化素质教育 ;把素质教育排斥于教学活动之外 ;把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立 ;把素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分离。  相似文献   

11.
李清江 《北方论丛》2000,(5):112-113
在应试教育逐步被素质教育取代后,中国的高等院校正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结合中国国情,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具有教育与受教育得层次高、技能、应用与基础教育者相结合,时代性和综合性、等方面的特征。而且中国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应围绕这几个特征展开。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王太阁,查洪德,王卓华“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高等教育也应该从职业性较强的专业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虽然专业教育也提倡培养学生素质,但是,传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 ,观察和分析教育工作得出的结论。教育是由若干系统构成的有机体系和动态过程 ,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之间 ,通过“合力”作用显现其功能和效果。与应试教育的封闭性系统不同 ,素质教育是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复杂系统 ,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关系和谐一致 ,是系统工程的内在要求。教育事业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主张人的终身教育 ,受教育已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事情。同时 ,素质教育也是整体性教育 ,为此 ,需要解决好 :第一 ,素质教育中的部分和整体关系。第二 ,把握好整体素质教育中的基础、中心与灵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包括科学素质、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等素质。素质教育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开发学生潜能,优化心理素质,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分别处于个人素质结构中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自然素质是物质基础,社会文化素质是后天获得的功能性素质,心理素质处于两者之间。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协同构成了人的素质的有机整体,相互促进或制约着人的素质的发挥和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  相似文献   

15.
黄汝娟 《南方论刊》2010,(6):54-55,47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于教师。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能否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切实提高民族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和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对于有九亿农民的中国来说,只有农村能真正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在全国实行。而要在农村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键要靠教师,核心是转变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育思维素质、提高思维能力和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三个方面来论述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创新教育 ,是否关注培育思维素质、提高思维能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界线。不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是培育思维素质提高思维能力 ,最终都得落实到学生的个体学习行为上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西方宏观经济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构成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就其实质而言,这两派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乃是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种思潮的论争在当代的继续,所不同的只是它们在现时代采取了现代的理论形式而已。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货币因素:货币中性与非中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因而它既不同意后凯思斯主流经济学派关于好的货币政策能够影…  相似文献   

18.
邓易难 《理论界》2006,(8):141-14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它区别于应试教育只抓少数尖子放弃大多数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本文用了三分法,即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和身体心理素质。本文对应试教育的渊源作了分析,对教育过程的考试作用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9.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两个根本性战略,因此,振兴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对这样一个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和职责。为此,本文就普通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作一些简要的探讨。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以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是以育人为根本…  相似文献   

20.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它的出现在当代并非是偶然的。素质教育之所以要提出,是因为我们原有的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已使我们的教育不能发挥出最佳的功能,不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吻合。而在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竞争中,起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的素质竞争。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面对文化贫困的中国人力资源,提高其素质的确是当务之急。扬弃升学主义的“应试教育”,将“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这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但真正实行起来,在素质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中难度却很大。本文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