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形势下,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深刻转型以及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都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诸多方面的挑战,它要求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资源的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重视民众的利益诉求,增强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阵地;坚持与时俱进,扩大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坚持柔性的资源开发方式,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党意识形态资源建设的思想主要包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创新党的意识形态;切实增进民众的利益,增强党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反对"意识形态淡化"论,维护党意识形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党意识形态的渗透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领导权建设是构建民众对执政党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方略。从价值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文化领导权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以此来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综合国力;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百年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从实践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主体教育与客体自觉相结合为基本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关键一招,有效增强了自身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4.
多元价值谱系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冲突以及多元价值谱系的相互激荡,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当前,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主导方式上区分政治权威和理性权威,并根据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科学性,避免主流意识形态的过分的纯政治化的主导方式,把政治权威和理性权威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广泛的精神需求,并为人们提供核心价值与观念,成为中国民众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日渐兴起的网络政治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网络政治改变了党的运行环境和空间,向党的运行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为运用网络资源、主导网络舆论和应对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能力。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网络党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途径和新领域,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全媒体网络时代,西方国家始终强化其对全球意识形态的操纵,网络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 在这场无硝烟的新战场上,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遭遇了新的困境,其主要态势表现在:网络上涌现的社会思潮、文化霸权以及不文明言行等现象,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严重威胁和挑战. 对此,全面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务必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网络话语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网络主旋律;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树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捍卫国家网络新疆域.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政治安全具有密切的关系。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生态文明意识,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改善政治认同状况,维护政治稳定;有利于改善政治参与状况,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有序性。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有利于打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安全,增强党的政治控制力,有利于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维护法治安全,增强法律权威,运用法治的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发挥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效能是建设网络强国,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关键。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效能受到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技术风险、话语风险及传播实践中知行断裂等现实挑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效能的发挥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创新、对网络非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揭露与批判、网络技术意识形态化与意识形态传播网络化的深刻影响。应对这些挑战应当在强化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推动意识形态话语创新、创新网络传播技术和增强网络意识形态真实感等方面优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效能的路径,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作为党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多维路径:通过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绘制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线;通过维护党中央权威,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议题;通过塑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奠定党的政治建设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赵静  韩华 《南都学坛》2007,27(1):117-120
执政合法性问题是关系政治秩序的稳定性和尊严性的重大问题,直接决定政权的获得和巩固,是执政党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为此必须确立顺应民意的科学的绩效观,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大多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构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群众基础;塑造法理型权威,建设法治型政府、参与型政治、责任政治和程序政治,构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制度基础;同时要保持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性,强调主导意识形态的优势,不断开拓现代意识形态资源并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亲和力,完善和优化政治社会化的方式,以构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政治合法性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的关系为基础,论证了社会整合对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增强其执政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完成利益整合;通过“思想上建党”和发展工人阶级构成理论,扩大其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完成政治整合;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引导社会,鼓舞人心,完成文化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新媒体增强了舆论对党的监督力度,提升了公民的参与意识;新媒体提高了公民的民主意识,拓宽了群众的政治参与渠道;新媒体带来的舆论多样性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对党执政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挑战;新媒体带来的社群变化对党的社会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面对新形势,共产党必须充分认识并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革新舆论引导方式,提升领导干部的新媒体素养,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共产党科学执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政治信仰作为人类文化特有的精神现象,其本质是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过程。政治信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作用,即坚定的政治信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建设的导向作用以及对人民群众实践的凝聚作用。可见,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武器,是引导党的实践和建设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是增强人民群众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4.
当前,应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认同基础;坚持"两个基本点",巩固认同保障;坚持理论创新,深化认同内容。探索强化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具体策略,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说服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亲和力;构建全方位宣传格局、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统合力和约束力。  相似文献   

15.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当今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网络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行,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提出新要求,网络传媒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载体创新。认识这些新特点,有利于新时期党在网络境遇中更好地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6.
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现实的社会基础,社会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催生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集聚,这是议程设置的思想前提。网络主体利用网络进行议程设置,增强其话语叙事能力、激发网络群体极化、消解传统权威,影响着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导权。增强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需要弘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并在实践中守正创新;在巩固宣传文化主阵地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在弘扬网络空间正义中增强政治引领,不断巩固网络空间的主权意识;在以议程规制议程中不断强化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新阶段,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面临着诸多新的考验:经济全球化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受到挑战;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使国人对中国共产党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着党的肌体健康。针对这些挑战,中国共产党应加强对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进一步加大反腐败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只有如此,才能使党永葆先进性,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党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大力弘扬党史文化,发挥资政育人功能,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文化形态,对加强意识形态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以及推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党史文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意识形态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继承了中国共产党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了新水平新境界,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指导和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七一"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活动的重要日期,举行相关活动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宣传方式.纪念活动作为传统的政治仪式,通过举办"七一"纪念可以更好地树立党的形象,增强全体党员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建国以来,党的历次"七一"纪念活动都会以某个时期党和国家发展要求,产生对应的核心概念,向民众展示党和国家发展面貌及未来发展路径.《人民日报》头版文本中关于党在建国后的"七一"纪念活动始终围绕着完善党的自我建设;动员群众投身社会建设;总结历史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方面进行,起到了更好地培养中国人民的政治情感,提高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