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数据是海量数据的集合,本质上是数据信息,其信息意义带来经济价值.因此,大数据客观上具有财产性,这种财产性在法律上并不必然违禁,法律应当有条件认可大数据财产性的正当性.简单认定大数据财产权客体为邻接权、所有权或信息财产权客体皆有缺陷,大数据的财产权为集合权,客体具有复合型和复杂性特征.因应大数据财产权具体权利形态的多样性和其客体的复合型,大数据财产权法律保护方法可分属特殊权利法保护、合同债权法保护、侵权法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等.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数据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是重要的社会生产要素。我国现行立法并未对商业数据的法律地位作出明确回应,学界对此也存在争议,企业的数据财产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商业数据与知识产权客体具有极其类似的特点,可以知识产权的权利演进历程为参照,以洛克财产权劳动学说和宪法财产权理论为基础,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数据财产权具有正当性。在具体的法律定位上,应当将数据财产权归入无形财产权体系中,其权利主体应为对海量商业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企业,权利客体应为具有合法性、公开性、价值性的商业数据,权利内容包括控制、利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同时应当根据商业数据控制者所属领域的不同,在1至5年内规定不同的权利存续期限。最后,应当建立数据财产权单行法律,并实现其与公共利益、人格权及其他权益的制度衔接。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产业不正常竞争乱象丛生,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事件频发,使得数据保护与数据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数据上的人格性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而数据的财产性权利却没有专门的法律保护。企业之间的数据财产权利该如何配置,以及数据作为新型财产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的问题仍未解决。借鉴国外经验,我国亟需构建以个人信息保护为基础,以部分数据权利财产化为主要手段的数据确权体系,完善数据领域反不正当竞争规则,促进数据流通与数据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物权法》中的物指的是有体物。由于自然力、空间等逐步具有法律上的价值,不能再用传统的观念来理解物的概念。民法上的物应指能为人力所控制的、具有法律上的价值的现实客观存在物。鉴于引入无体物的概念容易造成物的体系的混乱,中国民法不应使用无体物的概念。财产包括有体财产和无体财产,物只是财产的一种客体。财产的概念在中国民法上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影响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公益丑闻,往往涉及非法侵吞、转移巨额财产、违规投资、输送利益等严重侵犯非营利组织财产的行为,突显法律在非营利组织财产权利保障上的尴尬.此情形若任其发展,不仅会使非营利组织用于公益的财产大量流失,而且会使其公信力大大降低,进而影响非营利组织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功能.中国目前对非营利组织财产权利法律保护不尽人意的现状,更为深层和重要的原因则是非营利组织享有免税资格的基础认识阙如,致使保障其财产权利的核心信息披露理论、制度与实践无法自洽.在保障非营利组织财产权利方面,美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诞生,给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借助大数据这个新型信息技术平台,将社区社会工作与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必将推动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大数据思维强调总体数据分析、相关关系以及动态跟进;在服务模式上注重对数据信息的主动式发掘,防患于未然;在理念上提倡开放、共享,这些都凸显了大数据技术在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优势。在具体的运用途径上,首先是数据平台搭建、信息收集,然后是数据信息分析,最后是依托数据信息进行问题预防。独特优势存在的同时,大数据也存在泄漏安全、惯性依赖、信息垃圾、人才匮乏几大隐忧。因此,需要重视相关法律的完善,在技术运用时将大数据思维和传统思维有机结合,大力培养大数据人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具有多重法律属性,其所具有的知识产权法属性虽然作为多重属性中的一种屡被提及,却多用于多重属性的整体性研究,或者具体行为的判定研究,尚且缺乏较为深入的专门探讨。在知识产权法律规制模式下,深入分析大数据的知识产权法属性,并以大数据的法律规制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将有助于知识产权法对包括大数据在内的更多信息、技术形态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制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兼具虚拟和现实的双重身份而在法律属性和立法保护上存在较大的争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前提。运用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虚拟财产进行分析,明确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得出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结论。应该从建立基本法规、完善价值确定规则、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虚拟第三方等方面入手,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9.
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兼具虚拟和现实的双重身份而在法律属性和立法保护上存在较大的争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前提。运用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虚拟财产进行分析,明确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得出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结论。应该从建立基本法规、完善价值确定规则、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虚拟第三方等方面入手,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容易导致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放大,人格尊严、信息自决权与知情权是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三个重要维度。个人信息作为现代人形成人格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财产利益,同时也兼具公共产品的属性。在法律解释上,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应充分考量信息主体各方的法益诉求,达到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在法律适用上,应通过直接收集原则、目的明确原则以及保密原则等法律原则,实现法律制度与法律规则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更深层次展示了大数据的重要性。正是在大数据基础上,汇聚了信息科技发展过程中生发的新认识论旨趣。从电子计算机到智能算法的哲学研究,新的认识论旨趣相继出现,不仅在计算机哲学研究中有程式认识论,而且在智能算法的哲学研究中提出了算法认识论,这些都是不同于面对既存自然世界认识的认识论旨趣,属于相对于描述认识论研究的创构认识论探索。创构认识论旨趣源自创构活动,创构是信息创生意义上的整体建构,而创生是无中生有的创造。基于大数据的创构活动展示了从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到创构世界的发展,其中不仅意味着从描述性认识到创构性认识,而且意味着从描述认识论到创构认识论的镜像扩展。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产业是"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重要领域,关于大数据产业的文献研究是大数据产业科学发展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本文从大数据的内涵及大数据产业的兴起、大数据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国内外对大数据产业的研究进展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指出当前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对大数据产业给予更多研究:学术界对于大数据内涵的理解尚未统一,但对其核心特征的观点基本一致;学者们对与商业、制造业、交通业等主要传统行业相关的大数据应用的研究较多,与电信、能源、金融、农业、食品、文化创意、公共安全等其他重要行业领域大数据应用的研究有待加强;关于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现状,就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阶段、竞争优势和发展趋势问题有所涉及,并反映出与国际先进水平间没有代际差距的现实,而发达国家政府及国外大企业对大数据产业的战略性定位和对重点领域的布局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高校教师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应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式加以改进与提高,其中“大数据”与“大数据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先进管理方式,应将其运用于高校教师档案管理工作之中,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体制,提升档案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为背景,分析了当代传播观念的变革,特别是大数据分析及其价值发现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从重新理解数据、信息、新闻的相关关系,以及从"用事实说话"到"让数据发声"的数据新闻学兴起两个方面对相关主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新闻传播观念的创新理解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大数据和信息消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将大数据很好地应用于信息消费发展成为热门话题。从大数据与信息消费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首先得出大数据是信息消费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然后从主客体方面分析大数据对信息消费的影响;进而结合实例,分析大数据在信息消费中的应用;最后总结出大数据在信息消费中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互动研发创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驱动因素变革、互动主体变化、方法工具创新、领先用户与普通用户的大数据合作资产形成,及互动形式变化等五个方面.据此,提出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互动研发创新能力-制度-方法-平台(CMMP)理论模型,研究认为:要实现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互动研发创新,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动态能力需要与制度设计相匹配,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抽取方法体系需要与支撑研发创新的大数据平台相匹配,且二者匹配形成的创新管理与创新技术互动迭代,构成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机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与用户的价值创造,并实现企业与用户的创新绩效.为此,从政策上,政府亟待从大数据驱动视角重构国家创新体系,同时,企业需要从大数据视角进行创新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正向我们扑面而来,世界正急速地被推入大数据时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类的思维方式也将产生巨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必须从以往的小数据思维迅速转换成大数据思维,以适应这场急速的变革。大数据思维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平等性、开放性、相关性和生长性等特征,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复杂性思维。大数据思维获得了技术上的实现,因而影响更加巨大和深远。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是对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状态的概括和新描述,大数据正在重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社会治理机制。司法大数据是法院极为重要和宝贵的信息资源,在司法工作中运用好大数据对于推动审判管理科学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在运用大数据提升审判管理水平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与障碍。为促进审判管理的科学化,人民法院应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司法数据的互通共享;提高司法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全面收集存储司法数据信息资源,大力推进司法数据的精准分析、深度发掘与运用;建立质效型运维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即是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数据处理方法难以抓取、管理和处理分析的非结构化海量数据集合。大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整合分析。目前大数据微层面的考察过多关注其数学属性,缺少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观照。与此同时,大数据分析人才的缺乏及其可能出现的新的数字鸿沟等问题也是各国各界必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相关专业一直是各高校的研究热点.基于此,以安徽农业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培养模式实验班教学经验进行讨论,从传统课程改革和新课程设立及实验平台更新等方面具体探讨大数据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