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宋元明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95-96
《我与地坛》中对于人生意义的探讨是不同于传统观念的,通过为自己活着、为别人活着和超越一般意义上生与死的参透人生的为活着而活着的三种人生境界的叙述,表达了史铁生对于人生、对于精神、对于生存的哲学、宗教层面上的思考与观照,完成了他对上述问题的神性书写。 相似文献
2.
3.
朴晓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3-24
《我与地坛》是一篇“至性”的美文,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对以往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思考,对人生根本问题的超越性的感悟。作者以其对人生苦难的直接承担和体验,从亲身经历的生活中获得生存启示,抒写了一个失去精神寄托的游子走入自然怀抱的发现。正是由于母亲博大深挚,毫不张扬的爱,使他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4.
冯俊锋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
20世纪90年代,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是属于散文的年代.余秋雨利用其学者身份一路且行且写.在他的纵横想象中,一种新的散文体式--大文化散文也应运而生.然而,由他所开创的大文化散文也对其创作形成了制约而难以突围. 相似文献
5.
沈家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11-112
《我与地坛》一文是史铁生的一篇带有强烈自传性质的优美文化散文。所选部分,有两处提到“上帝”这个词,一处是第一部分第六段,还有一处在第二部分第五、六段。 相似文献
6.
舒坤尧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84-86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主题呈现出复杂性和多义性。我们从作品描绘的具体社会生活中,从创作主体的阶级立场中,从补天济世的措施中,可以看出,补天从开始之日就已经注定是悲剧。 相似文献
7.
史铁生的新作《我的丁一之旅》是一部专为探讨爱情而写的小说,探讨的是爱情中最张狂也最艰深、最扬厉也最隐晦的性爱,显示出作者向禁地开掘和挑战的姿态。 相似文献
8.
“冥冥中信任的只有鲁迅”——《野草》与张承志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6):80-83
鲁迅的《野草》 ,不仅催动了张承志的散文创作的新探索 ,而且唤起了他的大散文意识。与其说张承志在解读鲁迅时发现了自己的影子 ,不如说他是在鲁迅思想文化资源中找到了“自我” ,这绝非单向的被动接受 ,更多的是心与血的沟通和回应。于是 ,张承志的散文越来越烙有了鲜明的《野草》遗风 ,甚至一些具体篇什都可作比照性阅读。尤其是两人对散文文体的认同 ,既是鲁迅对张承志散文创作基质的深层召唤 ,也是张承志对鲁迅大散文遗产的文体彻悟 ,更是彼此心灵的默契与精神的共鸣。可以说 ,鲁迅完成了《野草》 ,也将一个真实的鲁迅留给了后人 ,张承志借《野草》体认了鲁迅的真实 ,更成熟了一个散文家的“自我”。 相似文献
9.
牛晓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6)
<荒原>和<我弥留之际>是美国荒原文学的划时代代表作.两部作品中荒原社会意识的展现、死亡和复活的主题、神话和典故旁征博引的表现手法、水意象的应用等都突出展现了荒原文学的意蕴和特色,从<我弥留之际>对<荒原>的呼应和共鸣之处体会,更能领略美国荒原文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陈尧尧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2):93-97
《时与湖文艺》作为抗战后期重庆文坛一份重要的文学期刊,其创作小说在人性主题上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多样性的展示。不仅吸引了一批知名作家为其撰稿,更为大批青年作家提供了创作园地。《时与湖文艺》的出现,推动了中国抗战后期文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晓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4):102-105
观照自身,思考存在,是古今思想者一直在努力的事情,形而上思考的文学家也在努力澄清人之存在的维度。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史铁生对人之存在的阐释具有罕见的形而上深度。史铁生的散文是来自心魂深处之感悟的倾诉,以平易从容的语言,呈现思想的精奥和感情的挚诚,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对当代文学创作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孔刘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4)
周报<文艺新闻>是1930年代初左联的主导下,传播左翼文化的重要阵地,依据刊物创办人袁殊的访谈、回忆录以及其它相关回忆文章,该刊系主办人转投秘密革命工作而主动停办. 相似文献
13.
武晓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88-93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和创作对俄罗斯象征主义作家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思想和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情节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同貌人主题可以说表现得最为突出。梅列日科夫斯基继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统,宣布了同貌人主题与宗教问题的相互联系,并将其上升到世界的规模。对比两位作家在这一主题上的各自特点及其在创造艺术世界图景方法上的异同,说明在俄罗斯文学中的接受思想以及世纪之交的文化与先前文学传统之间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14.
刘树元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2):43-46
苏沧桑以心灵书写的方式描摹家乡、寄托乡思,以其女性独特视角努力守护家园,追求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和谐。她看到了人世环境的痛苦与梦想,碰触到了当下人们心灵的柔软之处。将理性精神导引的家园意识、重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良知,以及自由意志、终极关怀等现代精神引入写作,她的散文呈现出温暖唯美、真纯向善与灵魂书写特征,于刚柔并致、清纯内敛中释放恢弘精神格局。 相似文献
15.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44-53
搬演受祭祖先的尸存在于祭祀全过程。与此相关,《诗经》祭祖诗中存在大量尸之主题。这一主题在《颂》中消隐,在《雅》中或显或隐于嘏辞而大量存在,祭祀诗和祭祖仪式的张力关系决定了尸之主题的呈现,进而影响了《诗经》诗体构型和结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建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3):38-42
残疾群体作为弱势群体屡屡在小说中得以展示,史铁生以其悲己悯人的普世情怀,选取境况相似的残疾群体作为文学关照的对象,以真诚态度写出这一群体直面残缺人生诸多困境时的精神生态,严肃思考苦难挫折于命运人生母题中的价值意义,从关注"残疾的人"到关注"人的残疾",力倡重建信仰,弘扬爱心,从而为局限人类的缺憾人生作出近乎完美的哲理注... 相似文献
17.
李海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7-99
赫沃德·摩斯(Howard·Moss)这样说过,“生活中所有的自然奇迹———星辰、海洋、岩石、季节的轮回更替等,都是默多克笔下被善驱使而相互关爱,或被恶驱使而相互折磨的人物们追求真实却难以到达真实的种种暗示。作品中真实自然的景物在理性与感性、人性与自然、神圣与亵渎的相互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社区的管理及文化建设,了解学生社区中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对北京某高校学生社区的2 129名研究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心理状态、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对社区建设的意见等4个方面对研究生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工作设想,旨在探索新时期学生社区中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1):138-143
文笔之分是六朝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本源于两汉时的文学文章之分。随着晋代文章总集编选的兴盛,文体辨析遂显示出其必要性;再加上魏晋时骈文初步形成,与散体文逐渐分途,并得以进一步发展。此二因素应是文笔之分出现的前提与条件。具体而言,六朝时的文笔,应包括“文学”中的文笔和“文章”中的文笔两种含义。前者是从文学性质上区分的,而后者则是从文章形式上区分的。 相似文献
20.
莫崇毅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0-45
《石洲诗话》前五卷成书于翁方纲任广东学政期间,代表了他的早期诗学思想。分析蕴含其中的辨体意识及对唐宋诗的讨论可知,王士稹神韵诗说对翁方纲此期的诗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