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代技术与政治的互动是一个宏大议题,展开议题的第一步是探讨技术对政治观念的复杂影响。新技术的渗透强化了当代社会的实证与技术主义倾向。在当代政治领域,技术进步推动个体权利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个体经验结构的新意义生成和传统意义的消解。技术理性的滥用使民主观念技术化,技术化的民主观念容易将复杂民主政治问题化约为单纯技术问题。通过人文通识教育与文化审美教育重塑共同意义,消除狭隘技术主义观念可以成为一种可能的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2.
现代技术化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由话语文化形式向形象文化形式的转变,在摧毁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的同时,也消解着艺术对意义的深度追求,其实质是审美韵味的丧失,这使得文学阅读的审美意义在其淡出现代社会审美文化中心舞台之后,反而更加强烈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3.
“代孕”行为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孕”行为实际上是把传统的生育方式转化为医学制造产业,即一种纯粹技术化的身体活动。原本神秘而高贵的生命就像其他物品一样,可以通过金钱、技术和契约方式生产。“代孕”行为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家庭婚姻法律制度和观念,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学术界的争论一直存在,赞成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的中学语文阅读的技术化、功利化、意识形态化或超观念化一直困扰着语文教育的文化性走向。语文活动是在文化语境下的活动,语文阅读就是文化语境下的文化的还原与意义的阐释、建构与解构。应以多元多维的解读视角,树立一种文化性的大文学观,来解读中学文本。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大教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消费社会的文化语境入手,在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当前中国文学的时尚化倾向的表现形态、成因、价值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发。认为当前中国虽然在总体上还处在生产社会阶段,但已具备了消费社会的诸多特征,由此形成的消费文化环境,构成了文学时尚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个人叙事的非道德化、人性想象的极端化和线性叙事的瓦解,是文学时尚化最重要的审美特征。评价文学时尚化倾向,既不能放弃审美维度,也不能忽略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的商品维度。时尚与非时尚作品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只有以变化的眼光审视,才能准确、科学地评判当下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的时尚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8,(2):161-168
文学经典是跨时空的话语场。文学经典化不是单纯的文学内部问题,而是一个社会伦理问题。在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中,伦理的力量是最终的决定性力量。文学经典是一种特殊的知识,是符合人的认知形式并被作为范例而存在的作品。文学经典是人类价值理性所选定的文学知识的最高典范。文学的经典化实质上是一种知识生成的社会机制。创造新经典是创造新生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艺术追求与经验教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十七年文学并非是作为一种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审美对象而存在 ,而是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社会政治现象而存在。它以政治意志为价值准则 ,以英雄主义为美学理想 ,以浪漫主义为表现形式 ,追求绝对崇高的艺术旨趣 ,营造了一种史诗颂歌般的红色文学叙事模式。在这种红色文学的叙事模式当中 ,人的社会理想变得绝对纯真浪漫化了 ,人的个体生命情感则遭到了无情的抛弃。  相似文献   

8.
现代技术日益深入身体内部进行改造、设计和建构,从而形成技术化身体。身体的技术化拓展形式可以分为四类:身体的技术化修复、身体的技术化编码、身体的技术化交互、身体的技术化虚拟。技术化身体的形成导致人和技术的界限日益模糊,由此,人从传统生物学意义上的"确定性存在"转变为"不断增强和超越"的人技混合存在,其不可避免地涉及伦理问题。在技术层面,技术化身体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人的有限性与尊严、认同与本体性安全;在技术人工物层面,技术化身体伦理问题主要包括知情同意权、身体生物数据信息隐私安全。在技术化身体时代,"无身"的道德原则已经无法满足技术化身体的伦理讨论,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伦理到底应该如何关切身体。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层面的技术建构与运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技术创新尤其是社会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社会技术化是分析社会变迁问题的重要维度,对社会技术化方向、路径、过程、机理、特征、效应等问题的深入探究,有助于人们自觉地引导和驾驭现代社会技术化进程,积极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等带来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0.
贺绍俊 《东岳论丛》2011,32(2):5-11
网络文学是新世纪文学中最具新意的文学因素。网络文学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在审美形态上、语言思维上形成了一套与传统文学迥异的系统,从本质上说体现为后现代性。网络文学采取功能提纯的方式重新分配文学的功能承担,从而具有小说的娱乐化、诗歌的率性化、散文的载道化的特点。网络文学在新世纪对传统文学构成了一种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