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对这一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他联系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在新的历史逻辑起点上思考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成员",并积极探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列宁灌输教育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在新形势下正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坚持列宁灌输教育思想对于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列宁灌输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种种误区,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做到坚持“四个结合”,即外部灌输与自我灌输相结合、理论灌输与实践灌输相结合、直接灌输与间接灌输相结合、思想灌输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切实提高灌输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被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基于实践的思维方式,从“革命的实践”出发对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试从马克思的“革命的实践”出发,在对近代法国唯物主义自然环境决定论和社会环境决定论进行批判与考察的基础上,来认识马克思是如何从“革命的实践”出发,对近代法国唯物主义关于人和环境关系问题的批判。进而,一方面,揭示了马克思提出的“革命的实践”对人与环境关系论述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克服了以往人们从经验常识的层面对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庸俗化理解的缺陷,从而揭示了马克思所实现的从“革命的实践”出发,进行解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的真正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4.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者,在社会保障问题上也首开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实践的先河。列宁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实质的基础上,将争取社会保障权利同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探索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模式,并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以国家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实践,为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对当前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有利于加强工农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从而促进工业的发展.在小农广泛存在的俄国,必须通过商品和市场加强工农之间的联系,所以,广大党员必须学会经商.而学会利用资本主义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共产党人必须学会充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个社会主义的"前阶",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赎买".列宁的这些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防止党和国家机关中出现官僚主义、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列宁提出共产党员必须保持先进性,提高战斗力,并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论基础、实践标准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后 ,为了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列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党要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思想 :执政党要常怀为民之心 ,常兴为民之举 ,克服官僚主义 ,反对贪污腐败。列宁关于保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的党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列宁在<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两篇论文中,提出了国家机关的改革问题;强调加强中央监察委员会,精简工农检查院的机构和人员;提出党的监察机关和政府的监察机关合并;提高监察机关的地位,使合并后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工农检查院具有同党的中央委员会同等的权力等等.学习这些思想,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列宁认为,对在农民占人口多数国家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农民的关系.他提出,无产阶级执政党要通过必要的让步实现和农民的真诚联合;要通过协调工农之间的经济关系,争取农民政治上的稳固支持;要通过提高农村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争取农民的充分信任. 相似文献
10.
列宁的民族自治思想与苏联的联邦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国家结构理论方面,向来主张建立单一制的民主集中制共和国,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并对联邦制持否定态度。而实践上,苏联却实行了联邦制,苏联的解体,从联邦体制来看,并非选择上的错误,而是列宁的后继者在实践中存在误区:一是没有很好地贯彻列宁的平等联合思想;二是忽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三是人为地制造一些民族国家和地区,并为此付出了代价。 相似文献
11.
在列宁领导下的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为了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保障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权利的实现,列宁进行了艰巨的理论探索和卓越的制度创新。列宁对权力制约的理论探索和制度创新是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进行构想的,但又根本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的那种权力制衡体制。列宁从法律监督的主体、客体、机制、原则和途径等方面来建构社会主义法律监督体系,从而使社会主义权力监督民主化、法制化。列宁认为,监督活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的监督权至上;监督活动的对象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贯穿重心上移的原则,重点是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制约;监督活动的多渠道畅通是保障人民监督权实现的具体途径;监督活动必须通过法律来保障,依法监督是权力监督机制的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权力监督活动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规范党和国家的权力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列宁逝世前夕 ,鉴于苏维埃国家机关官僚主义严重和机关内隐藏着一些异己分子 ,斥责国家机关是“旧事物的残余”。他主张从发展文化入手 ,推进机关改革 ,要求机关人员加强学习 ,提高文化水平 ;要求以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为条件选拔新的机关人员 ,优化机关工作者队伍。他着眼于发展生产力提出机关改革 ,主张精简国家机关 ,节约财政开支 ,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发展重工业和发展电气化 ;主张理顺各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 ,使机关为发展经济和发展生产力服务 相似文献
13.
14.
李国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5):7-9
文化革命思想是列宁重要的理论遗产之一.文化革命思想的提出是为了保证新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是为苏俄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文明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列宁关于保持无产阶级执政党纯洁性的思想与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关于保持无产阶级执政党纯洁性的思想主要包括:共产党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武装,保持思想的纯洁性;努力提高党员、干部质量,保持组织的纯洁性;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深化研究列宁上述思想,梳理其为保持无产阶级执政党纯洁性的主要举措,对于今天保持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列宁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热切期盼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谋求和平共处,保证苏维埃俄国的生存;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其中列宁对资本主义始终保持的清醒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当前,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和挑战相当直接和严峻。列宁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列宁早期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基础上,探讨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特别是城乡对立问题.列宁认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产生城乡对立问题,同时它又能够为消除城乡对立创造条件,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又决定资本主义的俄国不能消除城乡对立.列宁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城乡关系问题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列宁物质概念的理论预设是实践,实践是物质和意识惟一的认知基础。列宁物质概念属于社会范畴,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存在于实践中,而意识是实践的结果,经过实践可以“物化”为物质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要协调与社会其他阶级、阶层关系的重要主张.他强调,广大阶级和阶层的充分支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和农民建立经济上的结合,争取农民政治上的稳固支持;要珍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依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要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同他们合理磋商.学习列宁的这些思想主张对我们党不断巩固与扩大执政基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