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宗教会议上的讲话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了深刻的论述,指明了宗教发展的正确方向.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支持各宗教对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是做好引导工作的关键.引导宗教在公民道德建设、社会福利事业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作用,有利于调动宗教的积极因素.做好引导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作风,应高度重视作风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公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兴衰。2002年6月~2003年7月,本课题组在对公民道德建设现状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目前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公民道德建设运行机制提出了一系列设想。(一)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家庭道德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体制的转换,特别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给家庭道德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一是老人与子…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社会道德滑坡主要表现为传统道德的迷失,社会道德的失范,个体道德价值观的模糊不清。本文从社会道德的伦理结构和社会现象结构分析入手,研究了爱国主义在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中的理论价值、精神价值和实用价值分别是真、善和美,并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实践引导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孔子仁道观的建立源自对"仁"的阐发,具有主体性、社会互动性和超越性等特性,并广泛地涉及到道德主体、道德互动、道德判断、道德能力、道德修养、道德境界和道德健康等哲学命题,构起了内涵丰富的仁道观。基于当今公民道德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重新审视这些特性,对当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无启迪,主要包括:尊重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充分发挥道德行为过程中的社会互动功能;努力提高道德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和积极培养道德健康等等。这些都是当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值得关切的问题,应当努力的方向和可供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积极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媒提供了多元价值观选项并引导价值取向、左右价值判断、影响甚至代替个体做出价值选择。当代大学生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无所适从,应采取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加强大众传媒自身建设,借助大众传媒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等措施,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渗透与传承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弘扬先进的文化、伦理和思想,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汲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为自己在政治思想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取向上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最终转变为一种行为自觉与价值追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贸易逐步自由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国际合作是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价值取向不仅指引着欧盟农业共同政策的未来改革,也预示着欧盟在多哈回合谈判的立场。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蒋连华 《社会科学》2006,46(9):100-104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自发性转移和我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引导下的人口流迁,城市房屋租赁买卖市场房源的分布格局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方向以及这一群体在城市的社会归属需求,是形成城市流动少数民族聚落的客观前提、外在条件和内在机制,而亲缘、地缘和族缘为构建社会归属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只要我国的城乡差别、地区差距和民族差异存在,城市流动少数民族聚落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9.
罗志刚 《江汉论坛》2022,(10):12-18
城乡关系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对基本关系,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再到城市的转换,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从“城乡互动”到城市偏向下的“城乡兼顾”“城乡交流”“城乡协调发展”再到城乡均衡下的“城乡统筹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其中“城乡兼顾”是贯穿百年历程的一条主线,保证了我国城乡发展的总体平衡,推动我国城乡关系不断向融合发展的方向前进。但是从百年历程中也可以发现,我国城乡关系政策在某些时期、某些方面还存在价值取向偏离、运行不畅、改革缺乏协同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进一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取向,建立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机制,推进城乡政策协同改革。  相似文献   

10.
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及我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平 《学术探索》2002,2(6):58-61
任何民族政策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构成了民族政策的真正底蕴 ,是民族政策的真正本质。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一旦形成 ,往往演化为一种外在的力量 ,影响着民族政策的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民族政策形成了一种“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此种取向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实的情况表明 ,我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调整势在必行 ,通过调整确立一种将国家利益置于至上地位的“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陆静  任桂荣 《理论界》2009,(4):44-45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公民能否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对于公民道德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要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冲突,我国公民除了要遵循价值优先原则、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原则、个人完善与社会至善相统一原则等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原则,以保证做出正确的选择,增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乡村体制内治理精英是衔接党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在农村文化治理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基于源发动力的差异,农村文化治理可以分为外源式文化治理和内源式文化治理。内源式文化治理强调积极挖掘文化发展的内源发展动力,在多元主体互动的过程中将主流价值与乡村社会有益文化有机融合。外源式文化治理则强调乡村体制内治理精英以主流价值为标准,去硬性地改造乡土社会传统价值,以达到价值灌输的目标。然而,两种文化治理模式在实践中皆存在一定的瓶颈,即多元主体间的话语争夺和社会构件取向与社会建构取向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13.
李建强 《南京社会科学》2012,(10):119-125,141
大学的发展除了自身进化的"内在逻辑",还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大学的发展方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顺时而动,与时俱进,乃大学前进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随着所依托的社会环境和承担职能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内容和发展标准必须进行转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剖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特点,以及高等教育转型中政府、高校和社会各自担当的角色,提出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中角色主体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和推进学校、社会、政府三元组合向互动共赢的方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效能问题是公共政策研究的焦点议题。作为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公共政策,应以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来实现社会成员福利的最大化。西方学术界对公共政策效能进行分析的精英模式和政治过程模式,都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公共政策效能的路径选择,在于政策制定者的价值偏好和公众意愿之间的有效衔接和互动,这一有效衔接的桥梁和纽带便是公共舆论。  相似文献   

15.
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形成明显的对照,我国劳动者就业长期面临严峻形势,两者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既存在着统一性和一致性,也存在着矛盾性和不一致性。我们要把就业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发展的人文化引导、塑造新型就业主体、强化企业用工规范与社会职责等多种途径,积极寻求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就业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生态价值取向是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理性选择,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目标在于引导技术创新发展向着有利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方向进行.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一是价值观层面建设;二是技术层面建设;三是环境层面建设.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传播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传媒在建构和传播"食品安全"图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新闻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在食品安全传播中的实化和细化。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食品安全传播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变化。文章旨在对我国转型期食品安全传播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而对我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传播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食品安全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传播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传媒在建构和传播"食品安全"图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新闻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在食品安全传播中的实化和细化。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食品安全传播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变化。文章旨在对我国转型期食品安全传播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而对我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传播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食品安全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服务型政府管理中的协商民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政府作为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政府向公民和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协商民主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这一互动。发展协商民主具有深刻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能性,要充分发挥其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就要在把握协商民主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克服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生法治、价值冲突与消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法治是民生与法治二者互动的产物:法治是民生保障的最优方式,民生保障依赖法治;法治又具有实践的品格。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必须回应民生的诉求。由于社会主体利益诉求的多元性,民生法治自身价值追求的广泛性,以及价值之间取向的差异性,民生法治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若干种价值冲突。民生法治建设,需要在价值冲突的两难选择中寻求解决的路径。通过价值位阶的权衡、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多元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介入,可以最大限度地消解民生法治中存在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