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了涂尔干的人性观、社会观、科学观和方法观,并认为其中的社会观,特别是“自然社会同构论”在这“四观”中处于核心地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涂尔干为什么被誉为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这个问题,而且为理解实体主义社会学的主要思想提供了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2.
孙旭  孔扬 《社会科学战线》2021,313(7):246-251
马克思和涂尔干都确认了引发现代社会道德与价值危机的原因,但他们在重建问题上却形成理论分野。涂尔干主张在不变革现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着力构建"职业团体";马克思则立足于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形态,强调只有走向"自由人联合体",人类才能从历史和自然的必然性的双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一种个体与类、"小我"与"大我"相统一的新型道德与价值共识。涂尔干正确地提出了问题,却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相比而言,马克思在更深层面上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批判,为构建人类新型道德与价值共识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3.
文艺表现人性是文艺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作为对过去政治道德理性过于压抑人性的一种历史性反拨,当代文艺实践及其理论批评显然大大强化了人性表现的主题。但在这种"物极必反"的历史矫正运动中,则又出现了某些新的偏向,走向了对人性的另一种片面性理解,因而值得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对其中某些比较流行的人性观念,如人性即性、人性即欲、人性即情、人性即乐等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较深入的辨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是讨论正义问题最多的古希腊哲学家,他的《国家篇》是西方古代正义论的典范之作.柏拉图在对话中概括了当时流行的功利主义正义观,并指出,这种观点把正义的本质规定为利益,把正义的起源归于人们为趋利避害所订立的契约.他对这种正义观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指出它使人为了利益而追求不正义,错置作为美德和智慧的正义,随之而来的就是分裂、仇恨和争斗,最终将破坏不正义者的幸福.他认为,只有通过探寻正义的真正本质,才能最终驳倒功利主义.本文最后联系了麦金太尔、卡西尔、列奥·施特劳斯对柏拉图正义论的评价,将柏拉图的正义论概括为“本质主义的正义论”或“整体主义的正义论”.  相似文献   

5.
人性的善与美是沈从文文学观的核心。以善与美为支点的人性观决定了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定向选择 ,也使得他在文学表现方法上讲究节制与适度 ,其作品在美学风格上呈现出古典神韵和现代气息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涂尔干把社会学看做一种道德科学,并试图为现代社会的社会秩序问题提供一种解决的路径。这种重建社会的方案是一种社会工程思路。从涂尔干的理论核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道德重建思想等方面,可以分析他的社会学理论中所包含的社会工程思想,而进一步的社会工程研究应该更多地转向社会理论的挖掘工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80年代在我国哲学界开展的实践问题的讨论 ,提出了“实践本体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超越论”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虽不乏深刻与睿智 ,但也不难看出以往对实践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因为这些观点基本上还是局限在传统实践观的基础上 ,将马克思的实践观仅仅归结为生产实践 ,而没有进一步研究马克思实践观变革的内容 ,没有说明马克思实践观同传统实践观的原则区别。马克思的实践观是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实践观 ,是对道德实践观与生产实践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布迪厄对涂尔干客观主义社会学的批判性继承出发,对其社会学方法规则进行了理论性探索。涂尔干指出,社会学要想成为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就必须与各种浅见和成见划清界线并将独立于行动者意识与意志的社会事实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另一方面,布迪厄则主张应该将受涂尔干排斥的“行为者的浅见和成见”同样视为社会事实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他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学方法规则:社会事实除了如涂尔干所主张的那样是一个独立于行动者意识与意志、具有强制力的外部事物之外,还应该包括行动者所持有的关于社会世界的基本表象。布迪厄的超越方法论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对立的社会学方法论如今已成为社会学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方法论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 ,现有的人性观念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 ,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远和对立 ,因而成为当今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新人性观则是重新确证人的自然性 ,把爱自然看作是人的需要 ,看作是人的本质 ,认为只有确立了人的自然性才能真正确立人的本质 ,才能使生态伦理有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涂尔干是西方现代社会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对于社会学学科的核心问题——人与社会的自然及其关联——展开了深入思考与分析,并以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康德与卢梭的启蒙与理性思想为基础,建立了具有类型学与方法论意义的人性与社会自然的“心物二重性”思想,奠定了社会学学科体系中个人与社会的二元研究视角与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与市场的互动是经济法的基本分析范式,本文以国家干预观和市场调节观作为两条主线,以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两大经济思潮的理论演化为论述起点,在实践层面,分析评价了中国经济转型期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并进行了反思;在理念层面,阐释了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的法律的理论命题;在制度层面,提出了对国家干预进行宏观调整和微观重构的理论构想,旨在对国家与市场分析范式进行系统解读,寻求经济法的合理内核,实现国家干预权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2.
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与社会语境具有内在关联性。由于社会语境的关系,使得20世纪的易学研究范式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式样。20世纪的易学研究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研究范式:以史治易范式、唯物史观范式、经传分观范式和综合交叉范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对我们今天的易学研究的方法更新、思路转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然,这些研究范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罗伟文 《兰州学刊》2011,(7):110-114
受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影响,以吕激、胡风、蔡仪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论家对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探讨。他们从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内容主导并决定形式和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论题所蕴含的理论内涵。现代文论家对辩证形式观的认识,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4.
对文学的人性与阶级性的思考,抛开论争的火药味以及意气之争,鲁迅和梁实秋其实是"双赢".鲁迅是兼顾人性的阶级论者,梁实秋是兼顾阶级性的人性论者,二者的观点并不只是一种尖锐对立的柢牾,也是一种可贵有益的互补,是多元价值观的体现,共同完善了对人性与阶级性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教育家内尔·诺丁斯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以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论,"面临越来越非人化的教育系统,诺丁斯强调教育的人性."关怀是一种关系,尊重是主体间性的特征,强调关怀道德教育应全方位地为人服务,使人在经济时代学会对已、对人、对物都指向真正幸福的生活哲学等等,都是这种理论的新颖之处.而阐发这种理论在当下教育中的意义,深入强调教育的人性,目的是期盼关怀(心)与爱能真正在我国教育的行为、过程、方法等各方面得到道德的重视和体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抛弃了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叙事视角,从人性和人的价值高度把一度为传统文化所遗弃和否定的女性/母亲形象推出历史地表。在池莉等人笔下,女性/母亲们为了母爱而在传统的重压与生活的苦难中挣扎,她们的形象不再是完美的,甚或是粗俗和丑陋的。女性写作就是为了叙述或呈现形成粗俗而丑陋的女性/母亲形象的历史和文化成因,以及被种种历史和文化所遮蔽或无视的女性为生存而挣扎的历史,并由此而呈现出女性/母亲形象的现实担当及其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把自己青年时期对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及其直接研究成果转化为理性的哲学体系,从其对法国大革命全面反思的一系列著作中可以看出:自由的定在是他对法国大革命理性思考的一个典型意见.他不仅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批判并进行了国家理论的重建,而且对国家主义进行了批判并进行了自由理论的重建.在此基础上,个人自由与国家整体成为了绝对精神、世界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人生存的创造性在中世纪被降到了最低点的话 ,那么在文艺复兴时期恰恰相反 ,被抬到了最高点 ,而“巴尔扎克时代”的人则是人性与狼性同在的人。尽管作家们揭露和批判现实的丑恶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人的期望。他们同蔑视人、侮辱人、摧残人的各种社会势力进行斗争 ,继续高唱人性价值与人格尊严的赞歌 ;他们笔下的主人公试图通过人自身的努力与创造摆脱变成虫的命运 ,重新成为“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阿伦·布洛克认为 ,1 9世纪小说在人文主义传统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用同样的方式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家庭之间…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的一种重要属性的人的心理现象,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先天与后天、理性与非理性、主动与被动、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一个具有生理性、社会性、过程性、体验性、意识性、调控性、倾向性、状态性、动力性、行为性、类别性和差异性等众多特点的有机系统,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具有多维性的立体结构。为此,我们就应该以这种新的科学心理观来构建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20.
只有体恤亲情、关怀人性,全面肯定人性的合理需要,才能为法律奠定合法性基础,为法律提供信仰保障.我国现行的关于证人作证等法律规定,严重脱离了社会人伦亲情规则,大大超越了社会成员的接受能力,故难以被社会成员所接受,其结果必然导致法条虚设,进而降低法律的威信,影响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