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以微博、微信、微支付等为主要代表的"微文化"改变人们的实践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学习方式。"微文化"具有去中心性与碎片化的特点,导致高校辅导员话语权产生主体交互性,辅导员话语吸引力减弱。"微文化"背景下研究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权和舆情引导策略能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因势而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微文化"背景下树立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权,改进舆情引导策略,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网络责任意识养成;师生加强网络交流,发挥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发挥意见领袖的带动作用;整合学校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网络青年意见领袖在海量信息的环境中产生并成为一个对青年及整个社会极具影响的新群体。以韩寒为例,运用社会资本、社会互动理论分析得出,高质量信息的产出、吸引受众的社会资本、有效的交流互动是网络青年意见领袖形成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
在对广州高校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对大学生、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以及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现状与策略进行了分析。发现当代高校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交化媒介使用行为意愿,信息更新速度、话语表达形式、话题的社交性等是影响其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各高校开始重视网络舆论工作,但较普遍存在“单打独斗”、被动出招、手段单一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舆论的总体向好。基于此,提出“靶心模式”,构建网络评论员、宣传员、意见领袖、网络文明志愿者在内的引导力量共同体,一体化分层分类开展舆论引导。此外,要做好优质内容的生产,创新媒介运用和话语表达,合理动态地设置议题,通过媒介融合开展好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4.
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社会舆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媒介逐渐成为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放大器。高校要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就要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切准引导的最佳时机,把握引导的分寸、火候,增强舆论引导的实效质量。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高校应在舆论形成和引导过程中抓住引导时机,做好议程设置,培育代表官方声音的"意见领袖",努力融合"两个舆论场"。  相似文献   

5.
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在中国的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乃至网络政治舆论生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话语既表明了一种角色身份又蕴含着一定的责任。网络意见领袖具有参与者与批评者、向导者与监督者的话语角色身份,包含理性和伦理两个方面的责任。网络意见领袖明晰自身的角色、承担应有的责任,对国家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和健康的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环境的建构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对社会上重大事态的发展影响巨大,甚至成为各级政府领导的决策参考,但其也存在着一些偏差.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应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讲究引导舆情的方法和艺术;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引导网民自我教育;正确处理规范管理与积极鼓励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当前网络深入高校,青年学子成为网络文化生活主体。伴随网络而生的网络舆论携带着丰富的思想、教育、文化信息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思想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作用更为直接,影响效力更强。根据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了解到网络舆论的类别、传播途径,着重分析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从高校、互联网以及大学生自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社区论坛已经深刻地介入了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成为主要的社区媒体。其中,意见领袖对于社区网络媒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搜狐焦点网世纪城业主论坛"为个案,构建了识别社区论坛意见领袖的指标体系,分析了意见领袖在社区论坛中的特征和作用。研究发现,社区论坛意见领袖是社区论坛信息的主要生产者、信息传播的领航者、社区论坛活动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他们通过自身在网络论坛的活动,推动了论坛的建立和长久稳定的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虚拟空间的活动场所。他们关注社区公共事务,对社区公共议题的形成、扩散和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社区网络论坛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议论社区事务的新渠道。他们是社区论坛大型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并将社区论坛活动从虚拟社区延伸到现实社区,从而加强了社区居民的人际交往,丰富了他们的社区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张东虎 《阴山学刊》2002,15(5):63-66
网络在传播过程中对大学生、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信仰、道德意识、思维方式、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通过网络传播"西化"政策、进行网上犯罪对高校德育工作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对策有加大网络的监管力度,规范网络行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文明道德素质;积极建设大学生网站;加强对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向专家化发展;转变高校德育工作的传统模式,向育人的全面性、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Web2.0的到来催生了网络意见群体的崛起.当突发性公共事件或重大社会事件出现时,经过网络意见领袖的引领和“粉群体”的迅速聚集,网络意见群体推动形成了网络舆论,进而,经过网上与网下的互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相互呼应,由网络意见群体促成的网络舆论从网络转向现实,发挥了撬动现实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数量激增,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管理的形势愈发严峻,政府公信力和号召力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干预效果做进一步的评估研究,可以有效衡量政府相关部门对此次舆情的引导状况,对明确未来引导干预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干预效果的影响要素,从信息发布效果、网络谣言控制效果、事件处置效果、网民引导效果四个方面构建了舆情引导干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指标体系各个指标的影响权重。研究结果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干预效果评估及科学引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深入了解和掌控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建立舆情监测、预警和引导机制对舆论管理来说意义重大。该研究突破了现有网络舆情获取和分析停留在单体化理论研究阶段的现状,在总结了现有基于事件的舆情分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社会网络结构的舆情分析模型。该模型从现实方法上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多视角分析、利用,进而为网络舆情的管理提供智能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内网络涉警舆情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警民关系建立、公安工作新机制构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对国内网络涉警舆情的研究,对国内网络涉警舆情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其发生、发展、结束的特点、原因,试图探索其中的规律所在,以便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措施更好的应对网络涉警舆情。成果颇丰。对国内网络涉警舆情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建立公安应对网络涉警舆情的新机制开启思维。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正以其巨大的技术力量改变着人类的传播进程。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网络媒体的重要意义在于商业领域、生活领域的无限延伸及政治领域的理念提升。网络媒体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舆论格局,使民意得到最大限度的表达。同时,对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的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降低网络谣言的危害,必须努力把握其形成机理及其传导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群众利益;坚持信息透明原则,及时公布准确信息;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加快培养微博意见领袖。媒体应该自觉承担清除网络谣言的责任与义务;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谣言免疫力,从而构建起应对网络谣言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能涌动、利益驱动、敌意煽动、“瓜民”推动等要素经常杂糅在一起,成为网络舆情与非理性因素粘连的介质。非理性不等于反理性,其与网络舆情粘连后的效果喜忧参半,既可以使情感共振,强化价值认同,又可以使民意畅达,促进良治形成,还可能使群体极化,导致网络失序,甚至使得舆情蔓延,影响社会稳定。在尊重非理性因素自身特征、与网络舆情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要巧妙利用非理性因素促成正向网络舆情,精准亮剑非理性粘连导致的负向网络舆情,系统治理非理性因素催生的网络生态乱象,切实增强社会主流舆论的网络话语传播力。简言之,积极发挥非理性因素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正向功用,针对性地消解或降低其消极破坏力,给非理性因素“袪魅”、正名。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环境给舆论表达提供了一个开放空间,承担着舆论引导责任的主流媒体,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是其当下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新媒体环境下要想发挥好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传统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的传统优势;新兴主流媒体不仅要占领好、利用好网络这一阵地,而且要培养意见领袖,打造专业微博群;加强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的互动呼应机制;从现实角度和新媒体技术研发以及网络自身的制衡来优化网络舆论引导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熊烨  凌宁 《重庆社会科学》2013,(12):116-120
借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方法构建网络民意、输入途径、政治系统的分析框架。我国网络民意的政策输入需要疏浚制度化的通道,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之以及第三部门和网络精英的引导作用,完善政治系统内部的信息传导机制,实现信息表达、回应、反馈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的转型期。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挑战。网络舆情的突发性、非理性、去个性化以及多元互动性,对舆情监管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公共治理视角下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表明,完善基于网络监测系统的舆情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建立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治理的新格局,将会有力提升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能力,对构建和谐网络舆情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论与刑事司法互动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司法机关来讲,权力的运行不受阻碍和监督且能直达其预期目的就是经济和效率;对网络舆论而言,权利的主张不受规制和制裁且能形成一定影响力也是经济和效率。然而,当网络舆论的触角碰及到司法权力正常运作的边界,司法机关为使权力有效运作而规制网络舆论的话语权,而网络舆论为使权利得到彰显而对抗司法机关的裁断权。显然,这两种情况的存在使得二者的经济都会受到贬损。尝试二者协商对话,司法机关与网络民众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引导网络民众合理的参与司法,使权力的有效行使及权利的正当诉求达到经济上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