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近代西方列强对南海的侵犯不仅表现在资源和主权的窃夺等方面,而且表现在领土主权与管辖观念对中国和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的影响方面.近代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延续不仅是应对丧失主权、资源危机的过程,更是对南海诸岛及相邻水域传统主权和管辖权的转型过程.近代中国政府在南海维权的过程中顺利地延续了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合法性.然而,域外力量的干扰和海上领土管辖能力的滞后也影响了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2.
"发现""占有"和"有效管理"是国际法确定领土主权归属的基本原则。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持续管辖南海诸岛的国家,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这是国际法认可的历史性权利。南海周边一些国家对南海部分岛礁及海域提出主权要求没有法律依据,其对部分岛礁的军事占领以及在附近海域从事资源开发活动实质上是对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侵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是友好邻邦,南海争端应由当事国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全面和永久解决争议之前,各方应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鉴于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中国应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做好适时收复被占岛礁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侯毅 《齐鲁学刊》2015,(2):48-53
中国南海"断续线"具有历史性权利,这一权利既有专属性,又有非专属性。中国学界对南海"断续线"内涵的各种解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南海周边国家及一些域外国家对中国南海"断续线"提出质疑,实际上是企图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彻底削弱或否定中国拥有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领土主权、管辖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法国谋求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屿,南沙群岛主权纷争就此公开化。英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对南海主权问题发展存在重大影响。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英国方面多次根据国际法中关于解决领土争端的相关原则对南沙群岛主权归属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其态度从最初试图证明自身"拥有"南沙群岛某些岛礁,逐向承认中国在岛屿争端中的领先地位转变。英国方面的证据能够为我国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南沙群岛争端问题提供重要的历史证据。  相似文献   

5.
王秀英 《理论界》2005,(6):42-42
我国南海海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美国的插手下,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南海掠夺资源、侵占领土,使南海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彻底解决南海主权争夺的问题,已经成为事关中国经济安全和边疆安全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6.
张晓璇 《理论界》2010,(5):54-56
南海争端是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这场争端中涉及国家主权、历史争议、法律交锋及愈发敏感复杂的现状,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特别是近几年南海周边各国纷纷有所动作,使得我国在南海的主权受到严重威胁,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中菲南海争端,阐明了我国享有南海海洋主权的法律根据,并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南海争端,维护我国海洋主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周边各国必争之地。美国重返东南亚,高调介入南海问题,使南海问题日益大国化、国际化和复杂化。美国的介入鼓舞了东盟国家对南海岛屿的主权诉求,这必然增加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但出于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美国不会对南海问题涉水太深。  相似文献   

8.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历史性时刻的日益临近,人们对香港问题越来越关注,大家在欢欣鼓舞、翘首期盼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入地思考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 一、香港问题的由来及其回归祖国的艰巨历程 认识香港回归的意义,首先要弄清香港问题的来龙去脉。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东亚各国将发展的重心逐步转向海洋,东亚海洋领土争端持续紧张。尤其是东海、南海成为该地区海洋领土争议烈度最高的海区,并逐渐呈现出两处争端彼此联系的趋势。这种联系不仅表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域外力量对这两个海洋争端的关注或介入,也表现在这两个海洋争端对于东亚一体化推进、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东亚海洋争端全面解决等问题的重要影响上。但是,东海争端与南海争端彼此间的差异也很明显,两者在争端起因、战略重要性、争议关注点、当事国实力差距、最终解决途径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必须要高度关注东海争端与南海争端的联系与区别,在未来海洋战略的制定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争取中国海洋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实施后,南海周边国家主权由领海向外扩展,逐步确立了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由此引发了南海海洋划界问题,南海海洋划界涉及"六国七方".当前,南海海洋划界出现一些新特征和趋势,致使南海海洋划界复杂化,这对中国政府维护南海"海洋国土"安全与完整形成巨大挑战.南海海洋划界的和平解决有利于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国与日本、韩国海洋划界的早日解决,进而为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创造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炫 《阴山学刊》2009,22(6):106-111
南海争端的实质是南海周边国家争夺南海的资源及战略通道的控制权。西方国际关系三大理论对中国在南海争端中应采取何种理性行为有一定启迪。现实主义能直击南海争端的实质所在,但其固有的“冲突常态”思维只能使争端扩大化。新自由制度主义对于合作的认同,有助于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而建构主义对观念的强调,有助于促成双方无争议合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南海大陆架储存的油气资源引发多方争夺,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则加剧划界纷争.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不当理解<海洋法公约),滥用自然延伸原则,违反大陆架划界所必须遵循的公平原则,觊觎南海诸岛主权带来的大陆架权益,令南海大陆架划界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我国应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划界纷争采取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平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领土、领海主权争端的重要指导原则,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全面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并在和平解决与周边国家领土、领海主权争端的过程中贯彻和落实这一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菲南海争端的实质是南海部分岛礁的主权归属和海洋划界争议,国际仲裁法庭对此没有管辖权,也不得指示临时措施。不过,如果仲裁法庭将中菲南海争端解释为中菲南海管辖权之争,则其有可能对中菲南海争端行使管辖权,进而指示临时措施。但无论如何,仲裁法庭不得对中菲南海争端所涉岛礁的主权归属问题作出裁决,也不得作出对岛礁主权归属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裁决,否则就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侵犯。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在中菲南海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应当尽快形成关于菲律宾提交的国际仲裁申请的研究报告,积极与菲方进行谈判,争取达成和平解决争端的协议,按照国际法和相关国内法进行南海执法维权,完善国际司法机构实践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在适当的时候,在有利于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前提下,考虑接受国际司法机构对海洋争端的管辖。  相似文献   

15.
早在隋朝,中国就出现了关于钓鱼岛的最早记载。在1279年的元代,黄岩岛就是中国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的"四海测验"的南海测量点所在。国际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从未对黄岩岛是中国的领土这一事实有过任何异议,更谈不上有关于黄岩岛的主权争端。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无论是钓鱼岛还是黄岩岛,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两岛问题上,中国都有法律依据,这是中国解决两岛争端的一个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16.
方璐 《理论界》2013,(9):172-177
本文在"非对称性互动中存在大国困境"这一基本假设的前提下,以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互动为逻辑起点,提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与其他国家的互动过程具有非对称性的特征"这一判断,在这种非对称的互动中,作为相对的大国——中国,由于一般的大国特征以及本身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陷入了一种"大国困境",中国的南海政策正是在这种大国困境中制定和实施的,对该政策的理解、评价和未来趋势的预测都必须考虑到这种"大国困境"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跨国界河流问题与中国周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跨国界河流数量比较丰富的国家,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出现的跨国界河流问题主要集中在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水资源分配与利用开发等方面。跨国界河流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将对中国周边关系的良性发展构成消极影响,并为区域外国家插手中国周边事务创造机会。中国对跨国界河流问题的处理一贯持积极姿态,在主动与周边国家开展国际航道开发利用、水情预报与信息共享等合作的同时,坚决反对和抵制有关“中国水威胁论”的攻击。基于跨国界河流的特性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诉求,中国在未来应联合周边国家建立一套涉及管理、开发、预防、应急等内容在内的合作与协商机制,增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互信,推动跨国界河流问题的预防与解决,构建和谐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8.
辉明  廖大珂 《文史哲》2015,(2):34-55,165-166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非一些人所说的"无主之地"。近代西方人在南海从事大量的活动,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有关中国海南人在南海生产生活的记载。在西方人的笔下,南海是海南人的家园,并勾勒出一幅人海相依的画卷,同时也证明:海南人是南海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也是南海诸岛唯一的主人。相反,在他们的记载中没有提到越南人和菲律宾人的任何活动。1909年李准率中国海军巡视南海,从法理上确立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因此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1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和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都承认:西沙群岛在1909年已经无可争议地并入了中国版图。这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国际海洋法视野中的南海争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鉴  汪翱 《学术界》2008,34(1):254-259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之前,南海争端的重点是对岛屿的争夺以及对其主权的确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后,南海争端主要表现为海洋权益的争端.由于海洋法公约存在不足,一些周边国家借此曲解公约,大肆瓜分南海海域,并以此来谋求对南海各岛屿的占领.但海洋法公约同时也为解决南海争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以<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国际法为基础,通过各国友好、和平协商,才是解决南海争端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和平解决领土、领海主权争端的创造性战略思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它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已经成为指导我国和平解决与周边国家领土、领海主权争端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论述了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思想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基本内涵、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并对推进这一战略思想的贯彻和落实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