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本文就道作为以“礼义法度”为实质的“治道”来展开荀子以“心”通“道”之关节的研究.依《荀子》,“心与道”的关系,由“认知”,而有进一步的“认可”、“践履”关系.其中不但有“认知心”作为“知道”的保障,更需要“心之所可”的自由抉择、肯认能力,为整个求道活动提供前提,为道的实践认知提供方向,并为道的肯认和贞守提供意志力量.荀子在心、道关系上的基本精神意旨,就是挺立“心”的自由肯认能力以通达于“道”的权衡、认可和持守.  相似文献   

2.
荀子提出为君者要"善生养人"、"善班治人"、"善显设人"、"善藩饰人"的君道思想,其中蕴涵着对于人的需要的深刻洞见,与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等五个方面的基本需要的理论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3.
王鹏 《船山学刊》2010,(4):139-142
本文认为荀子所言之心的完整内涵包括:(1)指作为实体的心脏,其官能是思虑;(2)心是意志、情绪的肇端处或者借指意志、情绪本身;(3)由于心能思虑,故而认知是其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4)同时,荀子之心更是一"道德心",其具有向善的道德能力,保证人能必然地发见礼义(道)并顺是而行。  相似文献   

4.
心,无疑是荀子思想的关节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指出荀子所言之心主要涵括以下几方面之内容:(1)指作为实体的心脏,其官能是思虑.(2)心是意志、情绪的肇端处或者借指意志、情绪本身.(3)由于心能思虑,认知无疑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4)荀子之心一定程度上也是道德心,其具有向善的道德能力,保证人能必然地发见礼义(道)并顺之而行.  相似文献   

5.
与处于基础层面的性恶论和在逻辑上内涵相对较大的礼论相比,抽象的内涵较小的"群居和一之道"更宜视为荀子的思想核心,且它根本上是一种政治哲学的表达。荀子那里,划分社会等级的礼是"群居和一之道"在现实层面的具体落实。与孟子把性善设置为政治的道德基础不同,荀子以性恶为政治的理性基础。对他来说,性不是生,也不是心,而是"生之所以然"的形上之性,然而,此形上之性又生发于形下层面,展现为情性;其所谓善恶也不是道德判断,而是事实描述,性恶指对生发于形下层面的情性不加以适当节制而导致的"偏险悖乱"的非秩序状态,礼则是为了避免陷入此种混乱境况而对政治的理性设计。不止于此,荀子还延续孔孟传统,为政治建立道德基础,但他却把道德基础安置于为政者身上,认为为政者必须同时是道德的楷模。在荀子,"心"是认识和肯认"礼"以"化性起伪"进而达到"群居和一"的枢纽。  相似文献   

6.
荀子在其人性学说中 ,把“性”、“伪”作为两个重要概念 ,并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从“性”的逻辑他得出了“人之性恶”的结论。为此 ,荀子还从人的生理本能、心理意识及社会教化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证。荀子主张人性恶 ,并不是他要达到的理论目的 ,其目的是从人性恶引申出礼义制度及君主专制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荀子试图通过“化性起伪”的过程 ,通过后天教育、学习、道德修养等途径 ,最终达到改变人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流自生命的人文精神是唐君毅哲学思想体系的一条红线。中西文化冲突、古今价值错乱的时代镜像是其人文思想感发的外缘,个体生命的原始性情和生命律动中的仁心本性是其人文思想发生的内因。通过从儒家立场对人文精神的多维阐发,唐君毅认为真正的人文主义具有无限的积极性、开放性、涵容性、有机性、精神性和超越性;而以"平视的眼光"对中西人文精神和文化活动的多向比照,使他从人类整体人文观出发,勾绘了一幅关于未来理想人文世界的蓝图。  相似文献   

8.
荀子以其对于心、性等概念的独特理解为基础,提出了人性本恶的理论,在先秦哲学关于人性的讨论中独树一帜.尽管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他认为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即"化性起伪",则可以实现"涂人皆可以为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承志 《理论界》2023,(5):65-72
特殊的时代背景与独特的个人经历使得唐君毅的跨文化传播思想兼具开放与保守的双重性质,“心统文化”的文化认识论为其跨文化传播思想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其思想强调“文化整体性”,希望中西文化“相互取资以开新”,最终构建“太和世界”这一跨文化传播的理想图景,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若合符契。另一方面,唐君毅认为跨文化传播应以“文化主体性”为根底,要求以“敬意与同情”的态度对待本民族文化,走出一条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唐氏的跨文化传播思想虽对当下跨文化传播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然而尚有偏狭之处,后人应以去粗取精的态度对待之。  相似文献   

10.
谈天 《理论界》2023,(12):37-43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形”概念一般被理解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呈现。而在荀子那里,“形”并不局限于个人的修身之事,还具有了礼则化的规范意义。荀子认为,“形”的实现必须通过“心”之持养,经历“心”之思虑、决断,不断地接纳与践行礼义法度,方能于外有所呈现,而“形”之展现,必须使之普遍化、礼则化,否则只是容貌、仪态、言辞的表现而已。一种没有标准衡量的道德修养,是无从判定修养境界的,也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形”必须依从礼义,以礼义为准绳,从而实现客观的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恒 《齐鲁学刊》2022,(2):16-24
“善解荀子”与“统合孟荀”是近年“荀学热”中涌现的新见,这对于重新认识荀子、消弭荀孟之间的思想张力大有推进之功,但却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荀孟对峙”的刻板印象。从语言哲学角度看,尽管荀孟在概念使用上存在错位,但其对广义人性的理解一脉相承。荀子从所谓“性恶”出发,通过“以伪别性”将“善”的问题引向了“心”,“心”不仅是恶的来源,也是善的依据,呈现出多维立体结构。同时,荀子也意识到“心”作为德性之源并不能保证德行的实现,主张以外在的师法礼义治气养心、化性起伪。荀子对“心”的完整结构及其限度的发现使滥觞于孔孟的儒家心学至此方谓初成。  相似文献   

12.
以《正论》中苟子对“禅让”的批判为依据,以《唐虞之道》为提倡“禅让”说的蓝本,采用思想史内部历史性和逻辑性视角有机结合的考察方法,认为荀子分别从君权的合法性来源、君权转移过程的平稳性、自然人性论等三个方面展开了对“禅让”的批判。荀子的批判是与其礼制思想和人性论观点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邵磊 《天府新论》2015,(2):60-67
荀子哲学中的"性"不同于理学中的"气质"或"气质之性",乃是各种具体自然属性的集合。基于这一认识,荀子揭示出一条迥异于后世理学的用功途径。其"解蔽"说从心的认知特性出发,力图使人通过不断地隅积并消除隅积过程中产生的偏蔽以见兼覆调一之道,而明分使群的群道、君道亦与此道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荀子关于“名”之谬误思想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把所谓的“邪说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归纳为“三惑”,即“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用名以乱实”,提出破“三惑”的方法。这是荀子关于“名”的谬误思想。荀子“三惑”思想的提出,主要地是为当时的社会、政治、儒家思想服务的,而不是揭露那些违反思维规律、规则所发生的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15.
荀子的心论——礼法规范人群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公认的是,礼是荀子的核心思想,而礼(法)都是规范人性而使人合群的需要.心是情欲与礼法之间的媒介,心使礼法约束群成为可行.人性之所以能够受礼义之范导正是通过心的体知来实现的.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与“诚”来治心,治心之目的是为了保证礼义对人性约束与改造的实现.在荀子看来,人之所以能合群,心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6.
与孟子以人性善立论的教化理路不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道德教化不能求助人的内在心性,而是一个向外求索的过程。化性起伪是成人的必由之路,以心治性内化、以礼约行迁化、以乐养情感化,自然人便可完成向道德人的擢升转化。荀子以才性知能为立论基础,以师法之化为方法机制,以涂之人可以为禹为人格目标所向,开创了儒家新的教化理路。虽然由于历史时代的局限性,化性起伪理论难免存在不合理之处,但秉持创新发展的文化传承理念进行合理借鉴,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变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重明 《船山学刊》2010,(4):146-149
"以乐化人"是先秦儒家一贯秉持的育人理念与治世方略。承袭孔子的乐化主张,荀子从乐的生发、分类、功用、实施等维度对其乐教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发。他认为乐源于情,是人内心情感的必要表达,具有导人之欲、治人之心、谐和社会的重要功用,这对现今人的德性塑造、艺术繁荣的促推以及人的健康心理的呵护等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是荀子政治法律思想研究中被忽视的关键范畴,是其思想的重要落脚点。在先秦时期,荀子第一个把"分"发展成型构思想体系的基石性概念,"分"也体现了荀子有异于孔孟儒家的独特致思取向。荀子的"分"思想是对孔孟儒家思想的重要推拓,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荀子的“裕民”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裕民”思想独具特色,不仅强调个体的伦理德性,而且注重整体和谐的价值导向与利益实现,睿智地洞见“裕民”伦理思想的崭新内涵.荀子运用“礼义治利”、“明分”的管理模式、“以政裕民”的管理原则、“能群”“善群”的管理者、“圣王之制”的理想境界等命题诠释“裕民”的伦理内涵.荀子“裕民”思想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屈勇 《齐鲁学刊》2007,(2):89-92
“心本体”论是唐君毅美学思想最重要的哲学基础,这种观点以人类的心灵活动为“体”,而以各种文化意识为心灵活动之“用”。在唐君毅看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心灵和精神的求美活动。人们要真正表现美、欣赏美,不仅需要进行各种文学艺术活动,还要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之仁心来要求自己,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养成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