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学者眼中,鲍德里亚自身的学术发展经历了从新马克思主义向后马克思主义的转向,而其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生产主义的批判和消费社会、拟像与仿真诸理论则成为中国学者讨论中国的消费主义和消费社会现象的理论武器.但是,这里存在着误读.鲍德里亚对生产主义的否定和对消费社会的批判是基于同一逻辑基础之上的;他选择象征交换理论超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其实并没有"走出马克思",是"接续"了马克思尚未展开的理论空间.因此,鲍德里亚的前后期思想具有许多的一致性.探讨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对我国当前消费不足和消费过度而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重新认识和理清消费所具有的内涵。马克思消费原理是人们审视社会转型时期消费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它主要包括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维度的基本逻辑。在历史维度方面,马克思消费原理的形成经过了人本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三个阶段;在理论维度方面,马克思消费原理揭示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消费是社会再生产得以进行的关键性因素和合理的消费观;在现实维度方面,马克思消费原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消费活动的不合理性,并对未来社会消费作出科学预见。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消费基本原理,对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构建科学的消费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代以来,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日趋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从研究的初始阶段、拓展阶段和延展阶段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一次总体述评,可借以探究学界研究的优缺得失,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社会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马克思生产理论既遭遇严峻的挑战,也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生产理论的精神实质,如何看待马克思生产理论在现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推进马克思哲学当代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从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精神实质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廓清生产问题认识上的迷雾,并在实践中促进社会的总体生产与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对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进行系统地研究可以说是一种积极地尝试。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理论产物。它向我们展示了生产研究的一个总体性视角:即生产的社会结构总体性和历史总体性的统一。这可以被看作是在时代境遇中生产研究的一个总体性视角。  相似文献   

5.
从价值悬设的伦理冲击到社会历史的现实解放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转换仰海峰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这一重要内容在国内学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对这一问题的阐发却又没有真正厘清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社会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学界关于马克思休闲思想研究现状的剖析,阐明了应从马克思理论体系内部深入挖掘和理解马克思的休闲思想,并用研究范式对其进行规约,以此来辨明马克思休闲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确立其研究方法并借以形成研究理路,这也是新的历史时代研究马克思及其思想的重要角度或视野.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从属于他确定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目的。在马克思看来,消费不仅是一种个人规定性的行为,而且更是一种受社会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制约的行为,在消费中,产品并没有脱离社会生产关系运动。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制度的分析方法依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中的消费问题,形成了一个既不同于古典经济学,也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系统完整的消费理论体系。时至今日,回顾和重温马克思消费理论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分工是马克思与涂尔干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他们分别从不同的立场与视角对社会分工的内容、功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的路径走向方面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对比马克思与涂尔干的社会分工思想谱系,不仅可以进一步推进并拓展社会分工的理论研究,而且对深入理解现代人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深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研究也有所加强。青年马克思思想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中占据重要一席。文章考察了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研究成果后认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从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加以定位转向了深入探讨;在研究方法、主题和路径上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并取得一定的进度。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深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研究也有所加强。青年马克思思想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中占据重要一席。文章考察了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研究成果后认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从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加以定位转向了深入探讨;在研究方法、主题和路径上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并取得一定的进度。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从本世纪70年代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历史学笔记被整理,并集中发表以来,马克思晚年的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成为学术界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有关法律思想的研究为学界所忽视.相关的研究成果甚为寥寥。本文选择晚年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传统司法文化的有关论述为切入点,探讨马克思研究这一课题的背景与缘由,以及得出的部分结论,并且结合当前的司法改革.思考其对于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历史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考察以及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艰苦的理论探索形成了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廉政思想.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廉政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廉政建设的根本任务、廉政建设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廉政建设的途径与保障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3.
当前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依然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对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否存在着异化理论长时间以来在学界多有争论,有主张“无异化论”者,这一主张极易造成马克思思想之自我分裂,造成本不应有的“马克思反对马克思”的理论混乱;有主张“有异化”论者,但也鲜有提出令人信服之理论根据。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异化思想的存在进行肯定,并通过分工与个性角度提出“马克思异化总体根源理论”,从而力图说明马克思异化思想发展之理论脉络。  相似文献   

14.
《东岳论丛》2016,(1):131-135
平田清明是日本战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注重回归马克思原初语境的研究方法,为日本学界带来了一股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新风。他主张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首先是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认识,并关注到如"所有、交往、市民社会"等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时极为重要却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缺失的范畴"。平田从马克思原初语境考察论证的方法,不仅在哲学方法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对亚洲社会的独特性认识,也为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界研究成果大体上从文化哲学、政治哲学角度对马克思文化的单独领域进行"原子式"的解读,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构过程进行原著的解读,从现实文化境域中"回到马克思",将文化作为社会一种力量或者动力的角度等四个方面去诠释马克思文化思想。然而,这些著述亦存在一定不足。  相似文献   

16.
以往国内学界对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理解中,比较多地关注其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把马克思的思想变革阐释为一种"实证科学"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一理解方式严重遮蔽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道德内涵.我们认为,只有从伦理和正义视角,才能把握马克思批判现实社会、构想未来社会形态的真实思想旨趣.也因此,马克思"实践哲学"包含有丰富的"政治"意蕴.本文通过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平等"思想,呈现其"实践哲学"的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17.
试析晚年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哲 《理论界》2008,(11):23-24
19世纪50年代,当马克思完成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后,便把理论研究重点转向东方社会。东方社会理论成为晚年马克思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认识晚年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对于全面认识马克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晚年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公私二重性:东方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亚细亚形态:东方社会生产方式;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东方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思想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仅涉及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规范维度,而且关涉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英美学界对该问题形成了“悲观论”、“乐观论”“折中论”三种典型观点,它们共同的理论缺陷是,把自由与必然看成外在对立关系,而不是辩证统一关系;遮蔽了资本论时期马克思思想的质性提升以及对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的和谐统一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悦书 《学术研究》2002,2(7):53-56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批判性解读穆勒文本中“消费”问题 ,阐述了马克思的消费理论。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一个与人的本质和发展有着内在联系的问题。充分认识这一问题 ,对我们现代社会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国内外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无产阶级”不是由马克思“发现的”而是由他“发明的”哲学概念,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的论证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关于无产阶级的思想“不成熟”“不科学”。事实上,这种观点带有明显的主观臆断色彩与武断性,是不合理、不宜采纳的。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文本考察和对学界流行观点的批判性分析,可以发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无产阶级的形成过程、精神品格以及历史使命作了全面论述,这一思想具有延续性、经验性、超越性和人本性。正确认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无产阶级理论对科学评价该著作的历史地位以及青年马克思未来社会学说的理论性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