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上安全作为影响国家和平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日益凸显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该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家海上安全>一书在梳理与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和领域的"国家海上安全"的基本理论体系,从国家最高战略层次全面探讨了中国国家海上安全战略和政策,提出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强大"海权"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美"9·11"事件后,美国对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将保卫国土安全列为第一重点,美国的国家情报体系作为"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正成为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中的重要转型对象。美国国防部(DOD)在情报体系转型过程中提出了信息共享战略,信息共享建设在是"9·11"后全面展开。"9·11"事件暴露了美国情报界缺乏共享的巨大弊端,各界人士逐步认识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这一情报失误的问题迅速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政府自上而下一致认为,信息共享不畅是发生该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随后,在美国国会出台的《情报改革和预防恐怖主义法案》的推动下,信息共享环境(Information Sharing Environment,简称ISE)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其组织架构和技术机制日趋完善。研究美国国家安全信息共享环境,可为我国情报推动信息共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马勇  许娟 《青海社会科学》2012,(6):34-37,42
西部周边安全态势直接影响着中国西部乃至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同时,也直接关系着中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9.11"事件以来,影响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领土争端、美国因素和恐怖主义等。为此,中国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以构建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4.
韦朝晖 《学术论坛》2007,25(2):55-59
文章主要阐述了马六甲海峡在国家安全和国际经济贸易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涉及沿岸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利益。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加强军备竞赛以及国家间领土主权争端不断,对马六甲海峡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海盗、海上恐怖主义、航道安全问题对马六甲海峡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这些影响马六甲海峡安全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造成了保证海峡安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对沿岸国家的外交选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杰 《理论界》2010,(1):197-198
核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巨大的威胁。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核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在不断加大。美国的反核恐怖主义的对策也呈现出逐步强化和清晰的态势。"9.11事件"发生前,美国认为核恐怖主义是一个严重但并非紧要的威胁,并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对核恐怖主义予以警惕的关注。"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认为核恐怖主义是对美国最大的威胁之一,在原有的基础上,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反核恐怖主义的力度,以应对其对美国安全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梁忠 《兰州学刊》2008,(2):45-49
随着恐怖主义威胁的上升,美国把保障本土安全作为国家的最根本利益,并把反恐和保障能源安全相结合,反恐和谋霸相结合,在战略层面调整能源战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量的上升使得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加大。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能源的战略必然引起美国的恐慌,美国担心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压力会蔓延到全球。因此,目前中关两国面临的能源困境主要是恐怖主义势力上升对两国在中东能源利益的影响和美国对中国经济崛起增加的世界能源需求方面的警惕。结合两国能源利益的变化和能源外交战略的调整,中关两国必须在打击恐怖主义、稳定能源价格、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等方面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7.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现实途径。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把握,能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地铁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面临的传统威胁与新兴风险相互交织、偶发性节点破坏与系统性危机并存的复杂形势凸显,有必要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角度来指导地铁公共交通安全反恐怖工作,努力提升城市交通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总结国内外反恐怖斗争形势,归纳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下健全地铁反恐怖安全必要性,分析地铁恐怖主义犯罪手段、特点与危害性原因,进而提出地铁反恐怖对策研究,努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以提高地铁反恐怖主义犯罪应急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务院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对2007全年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及美国的反恐政策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评估.报告还重点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治理恐怖主义,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全球利益.  相似文献   

9.
海域态势感知是美国国家安全和海洋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印太战略”的持续推进,美国积极推动构建美国主导的、地区盟友和伙伴参与的印太海域态势感知网络。在美国加强对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美国在印太地区强化海域态势感知布局也呈现诸多新的特点,包括地理范畴上从聚焦东南亚向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国拓展、抓手上从偏重军事安全向打击非法捕鱼转向、力量运用上更加侧重海岸警卫队。美国相关布局将提升其对中国的海域态势感知优势,为其强化对华海上围堵、搅局印太海域治理、离间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0.
海上封锁是影响世界历史和国际安全形势演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已成为部分海权国家实施战略塑造的重要工具.特定国家通过运用其海上武装力量(甚至民间力量)对另一个国家特定空间区域(通常是其海岸、港口和航线)展开单方面的隔离,阻止这个国家以及中立国军用或民用船舶自由出入,以求破坏被封锁国家的稳定,削弱其军事潜力,最终迫使其大幅地变更政策.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复杂演进,尤其是在中美战略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美国战略学界开始围绕对中国实施海上封锁的可能性问题展开辩论.海上封锁在存在诸多战略优长的同时,自身亦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及战略短板.美国战略学界有关海上封锁的讨论大量出现,有悖于和平发展潮流,同时也不利于国际安全形势的总体缓和.  相似文献   

11.
宋伟 《阴山学刊》2004,17(3):77-80
恐怖主义事件在美国的频繁发生,既同全球化的发展、民族主义盛行有关,也同美国所处的地位和它的外交政策有关。恐怖主义本身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外交战略,动摇国际政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以来,便携式防空导弹问题成为美国防扩散军控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是最早研制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国家,在便携式防空导弹扩散和防扩散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防止便携式防空导弹扩散的目的是反对恐怖主义.应目前防扩散之需,美国在国内协调了不同政府部门分工,在国际上进行双边行动和多边倡议.通过加强出口控制、销毁、改善库存安全管理状况、回收和收缴等具体措施,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要保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稳步进行,保障航道安全是首要前提。海盗问题如同恐怖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从古至今不断演变,成因复杂。近年来南海海盗问题愈演愈烈,尽管南海各方几十年来为构建航道安全做出不懈努力,然而对于日益猖獗的南海海盗问题,仍显得力不从心。南海各方应将松散型的海上航道安全保障法律机制完善成为以"命运共同体"为理念支撑、软硬法有机联系、各方紧密合作的高效的区域合作法律机制,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东西方合作共赢的典范,定将有利于南海局势的缓解,有利于南海争端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近代日本奉行海洋军事扩张战略,配合和支持大陆扩张政策,在亚太地区多次挑起海上战争,最终在太平洋战争中遭致惨败.冷战时期,日本曾一度吸取战前教训,制定的海洋安全战略以"专守防卫"为原则,在重建并适度发展海上武装力量的同时,主要依靠美国海权保护海洋安全.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徘徊、调整之后,开始进入新的扩张期,通过制定一系列支持海洋扩张的政策法规、加强对海洋领土和可管辖海域的争夺以及强化对海洋争夺的战略指导等措施,使其海洋安全战略的目标具有了更大的冒险性,战略手段更趋于综合性,其中,军事手段运用正在突破宪法制约,成为影响海洋区域稳定的重大消极因素.日本海洋安全战略上述基本特征,将对中国的海洋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不仅将严重压缩中国面向海洋的战略发展空间,致中国在亚太海洋战略博弈中的被动孤立地位,还可能扰乱台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增大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海洋争端的难度.中国既要辩证看待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现实和走向,正确认识它与过去军国主义海洋扩张的本质差异,也要注意对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地强化海洋综合国力的基础上,强化战略竞争意识,显示敢于应对挑战的决心和恒心,又要注意斗争策略,讲究斗争艺术,为国家和平发展奠定海上安全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破解美国主导的TPP对中国形成的排斥与挤压,修补TPP可能对现存中国-东盟自贸区一体化所造成的"裂痕",并且能够使中国进一步向西推进国际经贸合作关系。在国家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福建必须在服从国家全局战略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战略配合,并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发展本省经济,实现本省建设海洋强省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从美国政府注重语言战略和加强高校外语教学的历史看,1957年苏联卫星成功发射引发美国<国防教育法>出台,开创美国高校外语教学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之先河.21世纪之初的"9.11事件"引发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出台,使美国高校外语教学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进入新阶段.这些都为我国进一步改进与健全外语教学体系以及汉语在"开放"和"安全"之间寻求平衡提供了启发与警示.  相似文献   

17.
潘忠岐 《社会科学》2005,18(4):40-48
国家安全战略具有主体性与时代性特征,并具体表现在安全利益与目标、安全威胁与挑战、安全手段与途径三大要素的确定上.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从老布什政府的领导地位战略,到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战略,再到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都力图权衡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与民主价值观.实现利益与价值观的平衡是美国制定和推行国家安全战略的一条基本思路,也是我们解读它的合理视角.  相似文献   

18.
恐怖主义的内涵及其惩治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恐怖主义危害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各国通过了若干个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国际公约,规制空中劫持行为、危害民用航空和海上航行安全的不法行为、危害受国际保护人员的不法行为、劫持人质等恐怖主义行为。在这一意义上,恐怖主义是一种国际犯罪。这些国际公约为各国在惩罚恐怖主义方面进行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并且建立了适用于各缔约国对恐怖主义的普遍性管辖权.  相似文献   

19.
王伟华 《理论界》2014,(6):143-146,139
国际化是当代恐怖主义发展的重要特征。全球化对世界秩序的重构加速了恐怖主义国际化的进程;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为恐怖主义国际化提供了土壤。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恐怖主义威胁日益超越国界,外溢到地区。与传统安全问题的互动与交织,使恐怖主义对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影响日益突显,成为相关国家和地区乃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通过促使国内动乱外溢,诱发国家之间冲突,吸引外部力量介入,激化各国反恐政策分歧,恐怖主义国际化对地区安全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以来美国的中亚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11”事件后,美国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反恐”的旗帜下向中亚地区全面渗透,打击恐怖主义、控制能源和扩张民主三大战略目标日渐清晰。美国对中亚的强力介入,对俄罗斯、中亚各国和中国等相关国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亚地缘政治形势和国际战略格局日趋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